1、第十一课 端午日教学目标:1、 了解详细人民端午节习俗,感受其乡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联想、想象的能力。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组织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 分析龙舟竞渡的精彩场面。2、 联想的作用。3、 对捉鸭子的场景的想象及语言描述。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种样式的诵读为主,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备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吧(春节、端午、仲秋)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生答)是的,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出示儿歌: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
2、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师生齐读。可见,端午节习俗之多,场面之热烈。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它的作者是沈从文。(出示课件:文字:沈从文及边城)二、走进课文:1、 检测生字词:蘸( )酒 擂( )鼓 竞( )赛 呐( )喊伶( ) 俐 泅 ( )水 戍( )军 缚( )2、 作者介绍:沈从文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西散记等。端午日选自边城。二、 研读课文:1、 同学们朗读课文:2、 茶峒人端午日有哪些风俗活动?3、 文章
3、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三、 仔细品味龙舟竞赛场面:1、 请一位同学来读这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浆手。擂鼓的种种情形。”同学们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正面写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的?2、在描写盛况时,作者用了哪些词语准确地写出赛手、浆手、带头的、鼓手、锣手赛船时的动作的? 3、作者用这些词语有什么目的?体现了赛手们怎样一种精神?4、赛手们在同心协力、奋力争先、拼搏向前,那岸上的观众有什么反应?5、整个场面让作者有怎样的联想?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两者相似点在:鼓声如雷声,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 联想的作用是突
4、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热闹师小结: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氛围。6、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嘛。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不是,“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那他们图个啥?(欢乐、热闹)【归纳】体现出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或者说,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力拼搏精神,表现出的是人与人的真诚。其实,在我们的校运会上,不管是参赛的选手也,啦啦队也好,尽管得到了奖品算不了什么,啦啦队不用说了也奖品也没有。但大家图的就是能为班
5、级争光,为学校争光,对不对。同时,齐心协力,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你们说是不是? 从龙舟比赛中我们可领悟到做事要“合作努力、奋勇争先”,光靠一个人是行不通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获得胜利7、好了,龙舟也划累了,呐喊也喊累,下面安排的是什么余兴节目呀? 目的是什么? 我们一齐来把这节读一遍。对于竞追鸭子,作者仅用了一句话:“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就对这热闹有趣的场面作了概括。8、拓展训练 如果你当时也在边上的话,请你用50到100字描写一下你想象中人们竞追鸭子的细节。可以写一个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或者可以写一群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想一下,河面上抓鸭子,一般会采用些什么方法
6、? (提示:穷追猛打迂回包抄合力擒抓守株待兔)五、归纳要点: 1、湘西的端午日,以龙舟竞赛作为重头戏。作者就抓住了这个重点,象一个向导一样,为我们详细描述了龙舟竞赛的精彩场面。并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面,突出了龙舟竞赛的热烈与欢腾。同时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渲染出竞赛的紧张、激烈程度,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一场景中,一同和茶峒人欢笑,嬉戏,共同度过这个充满了喜庆的节日。 2、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 其实、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还有赛马、秋千、竹杆舞等活动,展示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奋进不息的民族的精神,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我们要在吸取外国文化的同时,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六、综合实践中华民族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天是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老人节)。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中我们该为老人们做些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下完成一份同庆重阳策划书。全班齐读齐读字词学生简介作者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讨论归纳: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讨论归纳:授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