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一面课题二、一面课时 1 课时(总第 课时)科任教师授课时间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写法。学习叙议结合、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以阅读为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重难点重点: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法。 难点:了解语言的感情色彩,以及叙议结合,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左右)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一次面就记忆
2、深刻,无法忘记的人呢?如果有,请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回答,谈自己的发现与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作者阿累在见到文章主人公一面以后给他留下的印象而写的,你们知道是谁吗?(学生一起回答:鲁迅)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看看他为什么只见到鲁迅先生一面就有如此深刻的印象。2、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法。(2)学习鲁迅同情、爱护劳苦大众,和工农站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坚定立场,激励学生以鲁迅为榜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1、出示学习提纲(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2)、整体感知理出课文层次(3)、读文思考: A、课文
3、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那些?根据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判定本文采用了那种写作顺序? B、本课写人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找出来,这些手法的作用是什么?2学生按自学提纲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3、教师检查学情。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2):第一部分(1-38):叙述者和鲁迅先生的一次偶然会面。 先写一面之交的起因,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重点写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经过-成为 文章主体。第二部分(39-43):写“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及事隔四年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沉痛悼念。这部分主要通过衬托、
4、对比、抒情和议论来表现。(3):A、“1932年秋天”、“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顺叙(回忆)B、外貌描写。作用: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顽强不屈的刚毅性格,突出鲁迅的精神,突出他那种斗志,表现了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左右)阅读对鲁迅先生的三次肖像描写的段落,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段都是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但由于距离、光线明暗,状貌也就不一样。第一次作者是站在处,光线 ,而人物形象模糊,作者只作了 的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景。第二次作者站在处,光线,因而人物形象刻画
5、得、细致,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 景。2.这三次描写都抓住了鲁迅先生外貌的最突出的特点:3.第二次有两处突出的细节描写:一是;一是 。这些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性格和的精神。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六、教师小结(1分钟) 自主备课记录自主备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板书设计一面 阿累阿累: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鲁迅:刚毅的性格、崇高的品质、顽强的意志。教学反思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
6、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