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童年的朋友课题1、童年的朋友课时 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科任教师授课时间三维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表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3、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重难点重点:学习细腻又饱含深情的语言。难点: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体会我对外祖母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1、导入新课2、出示学习目标3、情读课文,掌握字词 ,了解作者。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文题来看,“外祖母”和我是什么关系?2、品读课文:(1)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
2、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可从文中的句子体会) (2)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外祖母对“我”的理解和关爱。 (3)根据课文的描述,请画出外祖母的肖像。并从性格角度出发,给这幅画拟个标题:“ 的外祖母”(横线上填形容词)。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1、略2、(1)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说外祖母是“终身”的朋友,是因为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灵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外
3、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乐观、坚毅使“我 ”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2)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好似在用心地唱歌” ;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关于奶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3)这是一个(健康、慈爱、乐观、坚毅)的外祖母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模仿课文写法,展开想像,把“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拓展成一段具体的祖孙对话。要求:(1)对话符合人物性格(2)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3)对话内容在100字以内。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1、找出文中描写外祖母的方法,并分析
4、人物的性格。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自主备课记录自主备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板书设计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第二部分(7)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影响。教学反思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
5、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