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松鼠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方法。 2了解作者思路,学习其合理的说明顺序。 3体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播放央视“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喜欢什么动物?2、介绍作者。二、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假如有机会,你们愿意养只松鼠做宠物吗?2、请同学们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松鼠的特征呢?2、漂亮、驯良、乖巧为什么不可以调换位置呢?三、品味语言1、老师也对松鼠的外貌进行了一次描写,请同学们将它跟原文读一读,比一比,谁写的好?“松鼠面容清瘦,眼睛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2、比较敏捷,比较机警。一条粗大的尾巴向上翘起来。它们直竖着尾巴吃东西。”2、课文把松鼠写得如此生动,就是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加以形象生动的说明。那你能否从文中其他部分找出这样形象生动的例子呢?3、学生自由组合讨论。4、交流自己所得三、学以致用1、同学们也学习这种方法,来介绍一下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吧。要求:(1)、先确定特征,再选择其中一个特征来具体说明。(2)、采用第一人称来写。2、展示交流,学生评价。四、总结,作业布置:将上课的小作文整理出来,写在作业本上板书: 松鼠 布丰 一、总说三个特征 1节 漂亮 2节 外 驯良 3节 主 二、分说 乖巧 4、5节 内 三、补充介绍其他特征和用途
3、6节 次 【教后反思】这篇课文属于科学小品文,所以把重点放在本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上,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让学生在赏析完富有生动性、趣味性的语言后,能够学以致用,在实际写作中学会运用这样的生动说明语言。 我的初衷是好的,可在教学过程中,我仍在课文内容分析上花费了较多时间,这样留给语言赏析、写作片断练习的时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这样也就导致了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学生活动太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还有最后环节:学生的仿写。如果课前先让学生来写,上课学了这个知识点后来进行修改,应该更能体现读、说、写的有机结合。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还有很多问题要求我去仔细探求,修正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