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课 题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懂得姓名的作用,姓名权的含义和内容,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懂得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姓名与肖像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反思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侵犯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不良表现,体验给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教学资源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图
2、片及自己的照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学难点:懂得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的义务。 教 学 过 程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导入新课4讲授新课88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给一位同学用布蒙上眼睛,请同组的两位女生或两位男生上台,请被蒙上眼睛的同学猜一猜,被请上台的两位同学是谁?如果猜不出,请说一说怎么做可以最准确的知道他们是谁?一、我有肖像权1、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活动:歌星的案例分析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它的制作方法丰富多样,可以用绘画、剪纸、素描、石膏像、
3、摄影等再现特定人的音容笑貌。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那么,什么是肖像权哪?2、公民有肖像权导入小红的案例提问活动:1.学生分组参与游戏,每组派出三名同学.2.其中一个人蒙上眼睛猜,另外两人与其他组同学在一起在台上被猜学生阅读教材 40 页的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1)这一事件涉及公民的哪些具体权利? (2)法院的判决对受害人有什么意义?(3)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4)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构成侵权吗?通过游戏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利用游戏引出要学习和讲授的内容。通过此案分析,使学生加深认识人格尊严,从感性上对肖像权进行初步了解。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它的制
4、作方法丰富多样,可以用绘画、剪纸、素描、石膏像、摄影等再现特定人的音容笑貌。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那么,什么是肖像权哪?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5105小结13、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得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侵害公民肖像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二、维护姓名权1、公民有姓名权我国法律规定只要 18 周岁以后,公民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姓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2、公民的姓名权不容侵害民法通则第99条的规定:
5、凡是非法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不管是否造成了他人财产损失,均构成他人姓名权的侵害。总结本课内容活动:小丽的故事学生阅读P42页的并思考书中的问题。活动:牛顺父子的冲突。学生阅读P43的材料并思考:牛正干涉牛顺改名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张楠的案例分析学生阅读教材 44 页案例并思考:(1)张楠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2)受害人应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自己试着先总结通过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侵害公民肖像权行为的认识,明确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引导学生知道法律对年满18周岁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体规定;明确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明确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姓名权。系统认识本课内容引导学生知道法律对年满18周岁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体规定;明确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板书设计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一、我有肖像权1、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2、公民有肖像权3、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二、维护姓名权1、公民有姓名权2、公民的姓名权不容侵害教学后记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公民的这两项权利,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并具有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利用一条主线来解决本课中的重难点问题,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