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一步,再走一步课 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时两课时课 型新授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掌握“灌、峭、嘲、纳、翼、遥、攀”等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教学难点1、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2、学习本文关于行动、心理描写的内容及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基础差,字词积累少。语感差,理解重点语段吃力。学法指导讲授法、讨论法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故事导入:(二)生字词教学(三)故事复述(四)合作学习1、合作探究(1)2、
2、合作探究()3、体验反思 、介绍作者莫顿亨特成功完成一项飞行任务的故事(先不说出作者的名字,制造一个悬念)2出示幻灯,展开讨论: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板书,走一步,再走一步)训诫 陡峭 嶙峋 啜泣 纳罕 着眼空地、 崩土、 凸出、 凹进、颤栗、 颤抖、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首先请问大家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也就是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好了,既然这是一篇叙事文,那么请问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出与六要素相应的内容4、下面就先请一些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2分钟的准备)接下来再在同学们的复述中归纳出文章的:通过复述故事
3、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他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联系你的生活,讲讲你“吃一堑,长一智”的经历,把你的感悟与同学们分享,让大家都变得聪明起来!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大屏幕投影问题: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1学生讨论后明确他就是作者莫顿亨特2、学生讨论后明白遇到困难所采用的方法就跟课文题目一样,采用了走一步,再
4、走一步,把大困难便成小困难,逐一克服,终于取得成功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字典给生字词注音及解释1学生思考文章的体裁有哪些?(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等)2.学生思考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等)3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与六要素相应的内容。(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 (2 )、地点:悬崖上(3)、人物:“我”内德、杰利、父亲4、先请一些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2分钟的准备)起因:无聊、寻求新花样来玩经过:冒险、遇险、脱险结果: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拿出准备的练笔,可小组交流,也可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都
5、要鼓励)。很多学生可能没有预习不知道介绍的人物是谁虽是初一学生但对生字词还是容易出错很多学生有类似经历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无法有自己的话说出来教师应指导学生个别生字词书写及读音(特别是容易出错的比如“纳罕”的“罕”读音为三声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分析结构(二)分析描写心理的词语并理解其作用。(三)教师总结幻灯片出示名人战胜困难的事例 (四)课堂练习(五)拓展阅读,课外阅读迷途笛音、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启示把故事分成三个部分,并在课文中标出。(板书)2、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大意并用一句简短的语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记
6、叙的顺序是什么?。1、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得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齐读第二部分,划出描写“我”的心理状态的词语3这些词语描写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状态、心理?4、如何理解“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却是自己”。为何不直接写“我”哭了?5、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历过几个变化过程?6、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还给你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文中父亲的做法与父亲直接爬上去把“我”抱下悬崖,那种比较好?为什么?总结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
7、,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这篇课文,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说的是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这篇课文,它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东西可写,在不起眼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 2、在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细地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 )继而是( ),随后是( )最后是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 )。、老师送学生一首诗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一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你的
8、每一步 1. 学生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1.学生思考后明确(孱弱多病,常受到母亲“不要冒险”的训诫)或“乖、懦弱、胆怯”2. 学生划出(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嶙峋的胸腔里面扑扑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些词语3. 学生思考后明确(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到最后:激动啜泣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让一部分学生起来回答。,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很多学生可能不记得记叙文的顺序有哪些?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故事:遇险脱险 哲理:把困难分解再去克服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教学反思不 填 写备注:1、效果预测不是每个环节都有,而是比较在的教学环节完成后,才去预测。2、教学反思不需要填写,只是执教的老师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