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早期国家“游民”治理及其价值意义——以清华简《越公其事》为中心的考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8354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国家“游民”治理及其价值意义——以清华简《越公其事》为中心的考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早期国家“游民”治理及其价值意义——以清华简《越公其事》为中心的考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作者简介:刘光胜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团队成员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学术界(月刊)总第 期.早期国家“游民”治理及其价值意义 以清华简越公其事为中心的考察刘光胜(山东大学 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 济南)摘 要先秦“游民”是指脱离了土地和原先的宗法组织关系当前处于徙居不定状态的农民 清儒王聘珍将之训解为不习士、农、工、商之业者可能存在明显的误读 根据“于”“於”的用语规律清华简越公其事“五政”部分可上溯至春秋末战国初“游民”只见于简本“五政”部分而不见

2、于其他部分可知“游民”作为术语或许在战国前期就已经出现 吴越争战导致游民产生则是越公其事告诉我们的新知 精英阶层立足于本国实际妥善安置游民防范劳动力流失或积极创设优惠条件以利民、爱民之策吸引他国游民归附增强本国的综合竞争力 他们从制度设计、法律约束、道德教化等多重维度为我们展示了早期国家“游民”治理的政治智慧与宝贵经验关键词清华简越公其事游民国家治理:./.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如果农民成为无田可耕的游民不从事粮食生产可谓动摇国本的大事 游民没有生计来源流离失所游走在生存的边缘 如果他们聚众滋事、暴动将会严重威胁政局的稳定破坏社会的繁荣发展 因此“游民”作为社会隐形风险一直是帝制时代国家治理中重点

3、关注的对象 由于游民意识、游民文化产生得相对较晚所以学界多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宋代以后游民现象最初是何时产生的?游民出现的社会症结何在?早期国家为政者是如何应对游民这一社会难题的?以前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学界多将礼记大戴礼记后置为汉代文献致使先秦时期游民问题成为难以置喙的研究区域 清华简越公其事为战国中晚期的传本该篇“游民”两次出现为我们追溯先秦时期游民问题的缘起借鉴早期国家的治理经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契机藉助清华简、礼记 考察游民问题刘成群、王青等学者创获颇丰但他们忽视了简文与传世文献记载的差异之处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试将简本越公其事“游民”置于吴越夫椒之战的社会背景之下细致梳理该篇与礼记

4、大戴礼记记载的不同之处以期推进对于先秦“游民”问题的理解一、何谓“游民”在早期文献中“游民”作为专用术语见于礼记王制一次见于大戴礼记千乘一次关于“游民”的含义清儒王聘珍训释说:“游民不习士、农、工、商之业者”游民乃不习士、农、工、商之业者王聘珍把职业之有无作为界定“游民”的标准 王氏之说影响巨大当今清华简整理者注解越公其事亦沿袭其说王学泰先生在王聘珍的基础上补充资料强调“游民”是一切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主要是宗法秩序)的人们彭华、李菲主张“游民”应为“无法依靠自身能力生存的人”季旭升认为“游民”有两种:一种是贫而无力谋生乞食四方另一种是家庭条件还好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对“游民”的准确训解不能

5、脱离具体的文本语境 为便于论证我们不妨先将相关内容抄录如下 礼记王制曰: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无旷土无游民 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要根据田地的广狭合理控制都市城邑的面积合理安排居民的数量“无旷土无游民”没有闲置的土地也就没有失业的游民 从游民与土地一一对应的密切关系看游民原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后来失去土地才成为游民古代民有四类:士、农、工、商“游民”应属于士、农、工、商四类中的“农”清华简越公其事第四章记载:“纵经(轻)游民不爯(称)貣(贷)(役)(泑)塗泃(沟)(塘)之(功)”“泑塗沟塘之功”泛指各种水利工程的建设由此可知游民承担的徭役之一便是修建各种水利工程

6、 兴修水利工程与商业、手工业几乎无涉而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清华简越公其事勾践实施“五政”:一曰“好农”二曰“好信”三曰“征人”四曰“好兵”五曰“敕民”“游民”在简本越公其事中出现了两次皆在“好农”一节其他环节没有“游民”“好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 兴修水利工程的是游民勾践恢复、发展越国农业生产依靠的力量也是游民(详见下文)简文这些内容与礼记王制相印证说明游民应是失去土地、无田可耕的农民 简言之王聘珍将“游民”训解为“不习士、农、工、商之业者”可能存在误读 先秦“游民”准确的解释很可能是指不习农耕之业者大戴礼记千乘篇云:太古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各安其居乐其官室服事信上上下交信地移民在 今之世上治不平民治

7、不和百姓不安其居不乐其宫(官)老疾用力壮狡用财于兹民游薄事贪食于兹民忧大戴礼记千乘“食节事时”意指粮食合理配给劳作遵守时令 只有农业生产强调时令手工业、商业都不需要遵守时令再次说明“游民”原先从事的职业是农业生产 大戴礼记千乘篇对“游民”增加的限定是“地移民在”如果举族迁徙离开原有土地虽然形式上也是“游”但宗族组织关系尚存也不是游民因此游民的另一个特征是与原先的宗族关系相脱离当前处于徙居不定的状态“游士”亦见于大戴礼记千乘篇 该篇曰:“四方诸侯之游士国中贤余、秀兴阅焉方夏三月养长秀蕃庶物 于时有事享于皇祖皇考爵士之有庆者七人以成夏事”在大戴礼记千乘同一篇中既有“游民”又有“游士”“游民”归司空

8、管理“游士”归司马管理这说明两者是明显不同的概念“游士”与军事联系密切受司马训练其中精于车战、甲兵者.学者专论可以得爵位、受封赏自然不在“游民”之列 所以王青女士将“游士”当作先秦“游民”的主体恐有可商榷之处先秦时期“游食”也是与“游民”颇易混淆的术语 管子治国云: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末作文巧”指的是从事奢侈品制造、销售的工商业“游食”是奔波各地以奢侈品制作、交易谋生之人 在管子看来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打击、禁止奢侈品行业使“游食者”无处谋食从而回归农业生产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粮食产

9、量便提高便国富兵强 商君书外内:“末事不禁 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国家如不限制商业和手工业从事技巧之人获利多则游食者众多 游食者虽然离开原先的居住地(或土地)四处游走谋食但如果他们以工商业维持生计不从事农业生产那也不属于“游民”综上先秦时期的“游民”特指脱离了土地和原先的宗族组织关系当前处于流离失所状态的农民 清儒王聘珍将“游民”训解为不习士、农、工、商之业者可能存在误读 大戴礼记千乘既有“游民”也有“游士”可知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成员流动性加剧“游”的方式多种多样像从事工商业的“游食”者、举族迁徙之人等 他们有生活来源不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未脱离社会宗族关系所以皆不

10、在“游民”之列二、“游民”出现的时间“游民”是何时出现的?礼记王制大戴礼记千乘以讲述政治制度为主其成书年代很难断定以至“游民”出现的时间更是无从稽考“游民”见于清华简越公其事(包括枣纸简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而且没有经过后世的修改为考察“游民”的出现时间提供了新的文献佐证 年赵晓斌先生主持发掘荆州枣林铺造纸厂 号战国楚墓发现大量楚简 其中枣纸简吴王夫差起师伐越与清华简越公其事属于同篇异本枣林铺造纸厂 号战国楚墓的时代为战国晚期前段 另据 碳 年代测定清华简的时代为公元前 年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 根据文献撰作的年代要早于下葬年代的规律清华简越公其事(包括枣纸简吴王夫差起师伐越)可以肯定是战国中期以前的

11、传本 此为“游民”产生的时间下限简本越公其事“游民”出现二次皆见于“五政”部分(第 章)其他部分未见 在文本流传过程中思想观念可能被后儒改动但虚词变动相对较少 因此引入虚词断代分析法借助时代特征明显的虚词可大致估测清华简越公其事“五政”部分的形成时间“于”“於”的用词规律是“于”字先于“於”产生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 春秋时期“於”字出现“于”“於”混用而多作“于”战国时期“于”字频率低而“於”字出现的频率高并最后取代“于”据张玉金先生统计出土战国文献中“於”出现 次而“于”仅出现 次相当于前者的.简言之“於”多“于”少是战国时期虚词使用的典型特征清华简越公其事“五政”部分“于”字出现 次“於”字

12、仅有 例合于春秋用语特征 其他部分“于”字 次“於”字 次合于战国时期用语特征 金卓先生根据用字习惯、称谓与叙事角度转变等推定越公其事选用了若干份不同原始文献材料、分次抄录而成 其中“五政”部分基本用“于”字(仅 处例外)说明其材料来源较早或可上溯至越灭吴后不久的春秋末战国初之际其说可信笔者试从人物称谓方面再作补充论证简本越公其事记载勾践“五政”分别是“好农”早期国家“游民”治理及其价值意义“好信”“征人”“好兵”“敕民”其中“好农”与“征人”分属于不同的环节 勾践依靠游民解决农业的粮食生产问题属于“好农”而在越公其事第七章“征人”一节:“是以劝民是以收(宾)东夷、西夷、古蔑、句(吴)四方之民

13、乃皆闻越地之多食、政(征)溥(薄)而好信乃波(颇)往(归)之越地乃大多人”东夷、西夷、古蔑、句吴等国民众听说越国粮食多、赋税轻政治讲诚信纷纷从他国迁徙至越国居住他们也是“游民”但他们被称为“四方之民”或称为“宾”却不被称为“游民”在清华简越公其事篇“游民”在不同章节的称谓不同暗示该篇可能采撷两种以上材料编纂而成简言之清华简越公其事(包括枣纸简吴王夫差起师伐越)成书当在战国中期以前此为“游民”一语产生的时间下限 简本越公其事材料来源不一各部分的成书时间可能是不同的 从“于”“於”的使用规律看简本“五政”部分可能早至春秋末战国初“游民”出现两次全部见于越公其事“五政”部分而其他部分没有出现 因此笔

14、者猜测“游民”的出现也当在春秋末至战国初期三、简本越公其事“游民”产生的缘由先秦游民产生的原因何在?大戴礼记千乘作者认为“今之世上治不平”官吏治理不公正则会导致游民的产生 清儒孔广森曰:“游民惰游不治生业者”洪颐煊云:“游民惰游之民无职业者”孔氏、洪氏将产生“游民”的缘由归结为民众生性懒惰 刘成群则强调越国部族公社结构的松动致使公社成员从共同体中脱离导致游民的产生历代统治者多对游民持严厉打击的政策但越国国君勾践的做法却截然相反 清华简越公其事第四章曰:王作安邦乃因司(始)(袭)尚(常)王乃不咎不(惎)不戮不罚蔑弃怨罪不爯(称)民恶纵经(轻)游民不爯(称)貣(贷)(役)(泑)塗泃(沟)(塘)之(

15、功)整理者指出称追究民恶民之过错纵放纵轻宽缓“泑塗沟塘之功”指各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有罪之人勾践不予以严厉责罚对于不从事生产的游民勾践采取的是放任政策省苛事、徭役不役使他们从事水利工程建设 清华简越公其事又曰:“王思邦游民三年乃乍(作)五政”兴修水利工程是好事勾践为何不做呢?为何勾践不立即实施“五政”振兴邦国而要等待三年之后呢?这要从简文发生的社会时代背景说起 左传哀公元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檇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 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公元前 年夫椒之战勾践兵败 清华简越公其事 第二章说:“彼(勾践)既大北于平(备)以(溃)去其邦君臣父子其未相得”勾践战败携败军八千(

16、或说五千)仓皇逃遁至会稽山舍弃宗庙社稷君臣父子离散 百姓畏惧兵祸旷土离居成为“游民”对于简本越公其事 中的“游民”整理者前后有两种解释:一是不习士、农、工、商之业者二是流离失所之民当以后者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季旭升先生将“游民”理解为因贫困无力谋生或游手好闲之人其中误读颇多 清华简越公其事中“游民”的出现并非庶民自己不愿劳作也非贫困乃是兵祸逼迫所致 所以勾践“不戮不罚”未施以责罚越公其事说“王思邦游民三年”“思”当训为“息”此句当连读即“王思(息)邦游民三年”意为越王让游民休养生息了三年三年之后“蓐(农)工(功)得寺(时)邦乃暇安民乃蕃(滋)”农耕得时邦国安定人口番多 民力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越

17、王勾践才发力实施“五政”重新复兴越国王青女士认为简本勾践懒政忽视了“游.学者专论民”的问题实际上越国“五政”之一是“敕民”勾践对民众的管理是很严格的不恭敬从命者便命范蠡刑杀之 但他新败之后越国满目疮痍百姓疲敝不堪颠沛流离 他重修宗庙“乍(作)安 邦 乃 因 司(始)(袭)尚(常)纵经(轻)游民”因袭常规减轻民众负担以汇聚民心、恢复民力、稳定邦国 此乃勾践新败之后休养生息、恢复越国国力的举措并非他轻视“游民”问题而有意表现出的懒政之态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游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 礼记王制 认为民众数量与土地面积不匹配大戴礼记千乘强调社会治理不公正皆可导致“游民”问题的产生

18、 简本与传世文献记载不同吴越征战导致“游民”产生则是清华简越公其事作者告诉我们的新知 勾践之所以“纵轻游民”免其徭役不兴修大型的水利工程不惩罚百姓的恶习三年之后才实施“五政”此乃他战败之后休养生息的政策而不是勾践懒政有意轻视游民问题“纵轻游民”简政宽刑与民休息是勾践实施“五政”越国重新走向崛起的政策起点四、由利民、爱民至教民:早期国家“游民”治理的不同进路 春秋战国时期民众多寡是衡量诸侯国兴盛与否的重要标尺 梁惠王向孟子抱怨自己兢兢业业治国为何邻国之民不减少而魏国的百姓却不增加?当时诸侯国对资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人口 从“游民”产生的来源看一是本国二是他国“夫争天下者必先争

19、人”为弥补本国兵源、力役的短缺应对“人口战争”精英阶层解决“游民”问题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种向度:一是合理安置本国的游民避免劳动力外流二是积极“徕民”招募他国游民到本国来从事农业生产以增强自己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一)立足本国实际解决国内“游民”问题.勾践与越国“游民”的妥善安置“游民”产生的原因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措施也自然不同 夫椒之战后越王勾践欲向吴国复仇挽回败局 他解决“游民”难题的方法首先是以鬼神崇拜稳定民心 简本越公其事第四章说:“既建宗庙修祟(位)乃大荐(攻)以祈民之宁”勾践重新修建宗庙设置祟位大量进献祭品以巫术禳除灾祟祈求民心安定其次宽宥游民之过休养生息 清华简越公其事曰:“(王)纵

20、轻游民不爯(称)貣(贷)(役)(泑)塗泃(沟)(塘)之(功)”“泑塗沟塘之功”指的是各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如果在平时邦有“游民”勾践的做法是严厉惩罚他们服劳役兴修水利工程 但夫椒之战刚刚结束勾践的做法与平时有所不同 他执政宽缓有意“纵轻游民”是医治战争创伤、恢复民力之举最后亲自劳作劝勉农夫 清华简越公其事第五章记载:王思(息)邦游民三年乃作五政 五政之初王好农功 王亲自耕有私畦 王亲涉泃(沟)淳(泑)日靖农事以劝勉农夫越庶民百姓乃爯(称)譶(奇?)悚惧曰:“王其有萦(劳)疾?”王闻之乃以熟食脂醢脯(羹)多从 其见农夫老弱堇(勤)历者王必饮食之以农为本重视农功是勾践“五政”之首他先让游民休养生息

21、三年然后发力推行“五政”勾践贵为越国国君身份显赫但他亲自耕种私畦率先垂范 勾践“与百姓同其劳”跋涉低洼沼泽每日省察农事以致百姓称奇担心他会因此积劳成疾 受越王勾践的影响“凡王左右大臣乃莫不耕”越国的贵族大臣皆耕种土地 勾践大力褒奖农夫劝农务本 他平时多带熟食肉羹奖励给老幼以及勤勉耕种者 简本越公其事说“举越庶民乃夫妇皆耕至于边早期国家“游民”治理及其价值意义县、小大、远迩亦夫妇皆耕”越国从国都至边境全民皆耕粮食丰收人口增加 越国战后游民迁居、土地荒芜的困局得以顺利破解.秦、齐等国以户籍制、什伍制等强力限制“游民”徙居面对可能发生的“游民”问题战国时期各国多采取强制性措施将庶民束缚在土地上 秦国

22、规定丈夫、女子需到官府登名造册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曰:“甲徙居徙数谒吏 吏弗为更籍 今甲有耐、赀罪问吏可(何)论?”秦人迁居需先请示所在地官吏批准其户籍迁移 秦国以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民众私自迁徙更不允许私自逃出国境 如果确需通关则要以符传、名籍等作为证明 秦简秦律杂抄记载:“有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为鬼薪公士以下刑为城旦”故秦人即商君书徕民篇“故秦民”如果有人协助秦国之民出逃他国或除去名籍的则以鬼薪、城旦作为相应的惩罚措施齐国施行“什伍”制定期进行人员核查预防游民的自由流动和迁徙 管子禁藏云:“夫善牧民者非以城郭也辅之以什司之以伍 伍无非其人人无非其里里无非其家 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故民无

23、流亡之意吏无备追之忧”善于治民的国君不是依靠城郭的坚固而是推行什伍连坐制 游民如果奔亡、徙居他地难以容身自然也就没有了迁徙的意愿 质言之秦国、齐国借助户籍制、什伍制等将“游民”强行纳入到政权组织之中.消弭制度弊端预防“游民”现象产生根据土地面积合理规划都邑配置民众的数量地尽其用人尽其力是建都设邑的基本原则 礼记王制篇说:“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无旷土无游民”解决“游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城邑、田地与人口的配比 妥善设置城邑大小解决民众的住所问题 合理配置土地解决民众的生活来源问题 城邑规模、田地面积、居民数量三者合理匹配则民众居住舒适生活富足自然也无失业的游民大戴礼记千乘篇曰:

24、“今之世上治不平民治不和百姓不安其居不乐其宫(官)老疾用力壮狡用财于兹民游”当今之世为政者治理不公正老者、疾者用力谋食青壮者以财换取食物便会导致游民产生 大戴礼记千乘作者强调游民产生的原因是国家治理不公正民不安居生活疲敝 大戴礼记千乘篇又说:是故立民之居必于中国之休地 因寒暑之和六畜育焉五谷宜焉 辨轻重制刚柔和五味以节食时事及量地度居邑有城郭立朝市地以度邑以度民以观安危民咸知孤寡之必不未(末)也咸知有大功之必进等也咸知用劳力之必以时息也大戴礼记千乘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更为周详:一是建立民众的居所必须选择气候适宜的“休地”以利于六畜的蕃殖、五谷的生长二是调和五味合理安排庶民食物的配给按时从事农业生

25、产三是依据土地面积大小设置城邑建制建立朝堂、集市合理规划民居四是官吏治理公正鳏寡孤独者皆得到照顾、善待有功勋者必定得到提拔任用以力劳作者按时得到休息总之清华简越公其事是治“已病”属于战后(特殊情况下)的“游民”治理 大戴礼记千乘礼记王制所言则是治“未病”属于预防“游民”现象的发生 越国的“游民”治理主要依靠勾践个人出色的执政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其弊端在于难以长期持续 秦国、齐国主张动用国家机器以什伍制、户籍制等强力限制游民迁居的意愿 而大戴礼记千乘礼记王制作者站在国家顶层制度设计的立场之上主张合理设置城邑规模根据田亩面积配置民众的数量切实解决民众的居住和生计来源问题 他们强调借助官吏的公正治理不误

26、农时.学者专论不过度消耗民力善待弱势群体以此来预防“游民”现象的发生其理论格调显得尤为深刻、高远(二)提供优惠条件积极吸引他国“游民”归附据简本越公其事越国粮食产量提高勾践“好征人”“政(征)薄而好信”征收的赋税比重低政令讲诚信 东夷、西夷、古蔑、句吴等国的“游民”纷纷迁居至越国耕种土地“越地乃大多人”清华简子产篇曰:“(有道之君)有以答天能通于神有以徕民”在子产看来“徕民”与“通神”的重要性相当是有道之君治政有方的体现 滕文公行仁政吸引许行自楚国徙居至滕国耕种土地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齐国、郑国、滕国等纷纷招募游民可知“徕民”之策并非当时某国独有而是在多国普遍付诸实施的方略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日

27、趋紧张、激烈而人口则是国家存续的命脉与根基 招徕他国“游民”增加本国农耕人口提高粮食产量便意味着敌国实力的削弱从而使本国在生死博弈中居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与战争消灭对方的士兵相比“徕民”则是更为高明的竞争手段.商鞅与秦国的利民、徕民之策秦国土地多人口稀少于是商鞅及其后学向秦王献徕民之策 商君书徕民篇云: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秦国有方圆五千里的土地但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却不及十分之二 湖泊沼泽、山谷溪流、名山大川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商鞅看来秦国之弊在于“人不称土”劳动力与土地面积严重不匹配 而三晋土地面积狭小人口众多

28、 于是他向秦王献“徕民”之策:“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招徕三晋游民让他们到秦国从事农业生产增加秦国的粮食收成同时削弱敌国的实力比单纯征伐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晋游民耕作于内秦人征伐于外商鞅的徕民之策与秦、晋当时的国情密合可谓一项精准化的治国谋略与方案但人们并不愿意来秦国原因是“秦士戚而民苦”百姓生活困苦 徕民篇说:“今王发明惠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复之三世无知军事秦四竟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三晋之民依附于秦者免除其赋税三代不用服兵役 在丘陵、沼泽开荒种田十年之内免征其赋税 秦国以赏赐田宅爵位、免赋等优惠条件招揽游民 商鞅抓住民众好利的本性其“徕

29、民”策略的核心是“以利诱之”用赐予田宅、免除赋税等措施吸引游民 重农尚武、奖励耕战是商鞅思想的主轴他建议秦王将“徕民”固定为法律制度在全国推广开来秦法严苛山东之人“畏为秦民”秦简法律答问:“臣邦人不安其主长而欲去夏者勿许 可(何)为夏?欲去秦属是谓夏”臣邦人指臣服秦国并欲迁出秦地的庶民 六国之民不服从主人管理欲逃离秦至“夏”说明他们“不乐意为秦人”上古时期各国有各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众的喜好与厌恶也有差异战国策魏策三:“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秦国的风俗、价值观念与戎狄接近舍弃礼仪而崇尚军功有时不顾念亲戚兄弟的情分 这种不注重礼仪、德行

30、做法为华夏之人所不齿 秦国“徕民”之策在商鞅之后实施过但徕民篇所言“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也恐是溢美之辞.管子的利民、爱民之道欲要“徕民”必先利民即把民生问题置于国家治理的首位 管子形势解:“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 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 故欲来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 设其所恶虽召之而民不来也”有利则民众主动前来归附有害则民众自会远离 如果生存艰难困苦即便是国君亲自召唤百姓也早期国家“游民”治理及其价值意义不会归附 管仲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国家富裕多财则远方的百姓会前来归附荒地得到开发国内的游民自然会安居乐业 管仲注重利民、富民强调不违农时减轻百姓徭役、赋税负担以物质富足

31、争取远人的归附管仲优于商鞅之处在于以民为本只有利民是不够的还要爱民 管子版法解:“凡众者爱之则亲利之则至 是故明君设利以致之明爱以亲之 徒利而不爱则众至而不亲徒爱而不利则众亲而不至”爱民则百姓亲近利民则百姓归附 欲得民心必须利民、爱民兼施 管子轻重甲篇齐桓公问如何致天下之民?管仲回答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资者得振(赈)则天下之归我者若流水 此之谓致天下之民饥饿的人得到食物受冻的人得到衣服死者得到安葬贫困者得到赈济则天下之民便会归之如流水 管子着眼于称霸诸侯从增强齐国国力的角度强调只有利民与爱民并重顺应民心“徕民”之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富有成效.儒家富民、教民并举德教化民“游民”治理核心在

32、推行仁政 如果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与管仲学派不同孔子把国君有德作为“徕民”的首要条件 论语子路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如果国君为政以德能做到“好礼”“好义”“好信”那么四方之民自然会背负着儿女前来投奔如何吸引游民归附?孟子给出的答案是实施仁政得民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篇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 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 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孟子把远方归附之民称为

33、“氓”他说如果只耕种公田而不需要交额外的赋税那么天下的民众皆欣喜而愿意来这里耕种田地了 如果居住的地方不征收额外的地税和雇役钱那么远方之人皆欢悦而愿意到这里居住了 孟子追求的治国境界是让远方之民心悦诚服地归附孟子提出仁政实施的制度设计:一是富民制民之产满足民众的物质生活需要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五亩桑田、百亩粮田不夺农时则数口之家可以免除饥饿、冻馁之苦二是教民 早期儒家已认识到教化和民心之间的密切关系善政不如善教得民心郭店简尊德义曰:“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民性可以引导但不能强制、逼迫 政、刑

34、是硬性强制而教化是柔性引导 简本尊德义:“教非改道也教之也 学非改伦也学己也”教化并非要“改道”而是引导民性、民情 郭店简性自命出说:“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庶民“心无定志”教化是将其内心固有的善性生发出来 本乎民性顺乎民情所以教化更容易深入民心孟子梁惠王上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主张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向百姓反复申明则头发斑白的老人不用背负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早期儒家强调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惠民、恤民则“近者悦远者来”国君践行德政富民、教民得万民之心而后远人皈依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在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中“徕民”已经提升为削弱敌国、增强自身实

35、力的国家战略“兴民之所欲除民之所恶”是“徕民”最为核心的策略与原则 民性“好利.学者专论而欲得”所以商鞅及其后学赤裸裸地诱之以利以赐予田宅、减赋等物质利益招徕游民 其“徕民”手段相对单一且秦法严苛东方之民大都不喜徙居秦地 管仲强调利民与爱民并举主张国君要爱民如子 早期儒家着眼于民众利益与道德情感的双重需求强调国君为政以德富民、教民并举由硬性强制转向柔性引导直指民心让远人心悦诚服地归附 由利民、爱民至以德化民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徕民”手段精彩纷呈代表了早期国家治理体系日益深化的趋势综上所述先秦时期“游民”是指脱离了土地和原来的宗族组织不习农耕之业者 清儒王聘珍将之解释为不习士、农、工、商之业者恐非

36、据礼记王制大戴礼记千乘“游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田亩与民众数量搭配不合理官吏治理不公正 兵祸战乱亦可造成“游民”的产生此乃清华简越公其事 告诉我们的新知礼记王制大戴礼记千乘成书时间难以断定导致“游民”出现的时间缺少可信的参照坐标 而清华简越公其事“游民”出现两次皆见于“五纪”部分 根据“于”“於”的用词规律“五纪”部分成书时间可上溯至春秋末战国初则“游民”作为术语在此时很可能已经产生或立足本国实际妥善安置游民防止劳动力流失或由硬性强制转向柔性引导以富民、教民吸引他国游民归附 这些都从制度设计、法律约束、道德教化等不同维度指向“游民”问题的解决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政治智慧注释:相关

37、研究成果参见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北京:同心出版社 年孙尧奎:中国的游民文化传统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第 期郭培培:宋代游民群体形成原因探究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参见翁倩:释清华简越公其事的“游民”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成群:清华简越公其事与句践时代的经济制度社会科学 年第 期王青:试论先秦时期的“游民”及其社会影响 清华简越公其事补释中国史研究 年第 期郭店简、上博简证明缁衣孔子闲居武王践阼等篇成书于战国时期可知礼记大戴礼记虽成书于汉代但其大部分篇目承袭先秦时期而来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卷九北京:中华书局年第 页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北京:

38、同心出版社 年第 页彭华、李菲:清华简越公其事研究述评地方文化研究 年第 期季旭升:清华柒越公其事第四章“不称贷”、“无好”句考释饶宗颐国学院院刊第六期 年第 页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页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上海:中西书局 年第 、页引文据戴礼等人意见校改参见黄怀信等:大戴礼记汇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 年第 页黄怀信等:大戴礼记汇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 年第 、页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中的“游士”指专门从事游说的人和本文所言“游民”亦不同 王青:试论先秦时期的“游民”及其社会影响 清华简越公其事补释中国史研究 年第 期

39、黎翔凤:管子校注卷四八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蒋礼鸿:商君书锥指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页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第 页董志翘、洪晓娟: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贰)中的介词“于”和“於”兼谈清华简的真伪问题语言研究 年第 期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虚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第 页和金卓先生略有不同笔者认为简本越公其事取材多元出自作者而非书手在抄录时有意识地分批抄写而成参见金卓:清华简越公其事文献形成初探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据传统的说法“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和“事”出自不同的史官 清华简越公其事主体由“事”“语”两种体裁的文献

40、组成勾践有“越王”“越王勾践”“勾践”“王”“越公”早期国家“游民”治理及其价值意义等多种称谓暗示其有两种以上文献来源而非裁剪、抄撮自同一文本彭华先生主张东夷、西夷、古蔑、句吴是四个地名其说可信 笔者认为同一国家税率相同四方之民听闻越地征税少那他们就不属于越国 所以将东夷、西夷、古蔑、句吴理解为越国之外的周边地区 参见彭华:四方之民与四至之境 清华简越公其事研究之一出土文献 年第 期“收宾”之“宾”指从越国以外的地方前来归附的人口 参见王宁:清华简七越公其事读札一则简帛网:/./?/.黄一村、侯瑞华:越公其事零拾出土文献 年第 期刘成群:清华简越公其事 与句践时代的经济制度社会科学 年第 期笔

41、者对整理者的注释有修正参见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上海:中西书局 年第 页晋杜预注、唐 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 卷五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清华简越公其事第九章:“王乃趣至于泃(沟)塘之功乃趣取戮于后至后成”在“敕民”一节凡是修建水利工程后至或延误工期的百姓勾践皆予以严惩亦可证明此处“纵轻游民”是休养生息之举参见黄一村、侯瑞华:越公其事 零拾出土文献 年第 期清华简越公其事第九章:“越邦多兵王乃敕民、修令、審刑”国语吴语勾践曰:“越国之中吾宽民以子之忠惠以善之 吾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求以报吴愿以此战”越国的游民是因为战争造成的勾践

42、为此“纵轻游民”善待民众缓和国内矛盾指向的是如何恢复国力伺机报复吴国事见孟子梁惠王上释文有改动参见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上海:中西书局 年第 页商君书境内篇:“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第、页管子立政 说:“三月一复六月一计十二月一著”黎翔凤:管子校注卷一七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上海:中西书局 年第 页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关于商君书徕民篇的成书

43、学界意见不一 笔者认为该篇反映的是商鞅及其后学的思想 本文对管仲、子产思想的界定亦与商鞅同 相关研究参见仝卫敏:商君书徕民篇成书新探史学史研究 年第 期范祥雍:战国策笺证卷二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第 页参见日 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 二十等爵制研究武尚清译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王子今:秦兼并战争中的“出其人”政策 上古移民史的特例文史哲 年第 期黎翔凤:管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页程树德: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焦循:孟子正义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 年第 、页孟子尽心上:“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第、页责任编辑:陶婷婷.学者专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