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5819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木兰诗》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木兰诗教学目的、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教学重点、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记叙的详略处理。、对偶和排比。教学难点记叙的详略处理。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花木兰动画片片断:战场上骑兵千军万马,杀敌报国,喊声震天这是迪士尼公司特聘多名动画大师历时四年才制作成功的动画巨片。花木兰!由此可见木兰诗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并已蜚声海外了!二、作品简介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

2、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乐府:最早见于汉初,西汉是指“音乐机关”,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三、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机杼:zh(织布梭子) 可汗:k hn 鞍鞯:n ji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i(缰绳) 燕山:yn 胡骑:j(战马) 戎机:rng(军事)朔气:Shu(北方) 金柝:tu(打更用的梆子) 红妆:zhu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穿) 傍地走:b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四、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五、作业、抄写全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诗歌的情况。

3、(抽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诗意,有感情地朗读了诗歌,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二、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诗歌以时间为记叙顺序),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第一部分(、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第二部分(第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第三部分(5、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第四部分(第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三、学习第一部分(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朗读第一部分。、木兰原来的身份是什么?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织女。“木

4、兰当户织”。、可是木兰在干什么呢?叹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第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为下文设置悬念。(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为何呢?)、背诵第段。、木兰叹息的原因是什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卷卷有爷名”表明名册上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在这种情况下,木兰作出了怎样的决定?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

5、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背诵第段。、木兰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后,接着她干了什么?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排比。(虚写)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了对偶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的神速。、背诵第段。四、学习第二部分、请一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

6、着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夸张。这两句诗,写出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

7、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背诵第段。五、学习第三部分、分组朗读。、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顶真。、木兰凯旋归来后得到了什么赏赐?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当可汗“问所欲”时,木兰怎样回答?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性格品质?“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背诵第段。、木兰回到家园后,家中各人怎样迎接她?“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

8、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木兰回家后做了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六个动词)“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写出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木兰恢复女妆后接

9、着做什么?出门看伙伴。、伙伴们有何反应?“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背诵第段。六、学习第四部分、全班朗读。、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比喻、对偶、反问。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多年来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一段,其原句是是什么

10、呢?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常用来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分辨。、背诵第段。七、讨论概括本诗主题歌颂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古代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八、分析这首诗详略叙述的恰当。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之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利,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而不是战场的情形。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巾帼英雄形象。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九、布置作业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