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 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章、节第三单元课时第 1 课时课型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重点难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导入新课: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观看今昔对比图片)二、初读课文1、正确识读、理解文中生字:萧瑟(s) 和煦(x) 干涸(h) 吞
2、噬(sh)裸露(lu) 戈壁(g) 荡漾(yng) 娱乐(y)2、词语释义: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形容冷落,凄凉。 和煦:温暖,多指阳光、风等。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吞噬:蚕食、并吞。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戈壁滩:蒙古或新疆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3、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罗布泊的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第二部分(414):罗布泊的历史。第一层(49):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第二层(1014):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第三部分(1525):罗布泊的现状。第
3、一层(1520):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第二层(2125):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第四部分(2628):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号召。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三、再读课文,探究问题。1、课文所描述的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它消逝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是生命的绿洲,被称作仙湖。现在则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找学生读课本相关段落)变化的原因: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相应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
4、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这样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2、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明确: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驱动。“盲目”其实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图本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甚至不懂生态平衡,不懂自然规律,兴高采烈地自掘坟墓让黄沙将整个家园掩埋。从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抄写、解释词语。2、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板书设计:罗布泊 过去 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现在 一片死寂,寸草不生根本原因:利益的驱动四盲教训: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教学反 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