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八首课前预习: 了解八首诗词作者,标出生字生词注音释义,知道诗词大概内容,熟读成诵,摘抄喜欢的诗句。相关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的的学生,“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在比较中品读诗词,把握作者不同情感。 2、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评价任务: 1、进行自主阅读,整理不会词语及句子。2、细读诗词,体会不同作者对春天不同感受。3
2、、精读诗词,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大家看这两幅图,同样写春风,朱自清、林斤澜写得不一样,一个柔和,让内心舒畅;一个豪迈、粗犷,让人内心痛快。今天学习诗词八首也是写春天,看一下古人及现代人如何写出自己心中的春天。今天先学前三首。(提前板书前三首诗词标题、作者)二、了解作者,朝代 注释:“山郭” “应怜”、“浮生” “长恨”,简介宋祁,官任翰林学,史馆修撰。(旨在引导学生知人论诗,帮助理解诗意)三、明确学习目标 1、朗读理解比较三首诗内容,品味作者感情。 2、品析诗中名句。四、探究学习 (一)、一读 读准字音、节奏 (多媒体出示朗读音节,对照节奏读) (二)、二读,整
3、体感知,了解诗大概内容,教师重点引导第三首,“浮生长恨欢娱少-且向花间留晚照。”(三)、三读,深入探究1、学生找出三首诗中共同的描绘的一种景物。(学生在游园不值玉楼春容易找到,但在江南春绝句,部分学生找不出,教师提示:“千里莺啼绿映红”,教师板书:诗中花)2、三首诗所写的景物花,都是要赞美的事物吗?花在诗词中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 江南春绝句中,火红的春花与莺、绿叶、水村、酒旗呈现出明媚的春天之景。 游园不值“一枝红杏出墙来”是诗中赞美的对象。 玉楼春花不是词赞美对象,花和其他景物一起描绘出东城美好春光,为下阕抒情作铺垫。3、写诗词为了抒发个人情感,这三首诗也不例外,(教师板书:诗中情。) 三
4、首诗都是赞美春天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吗?学生自读讨论。教师引导:江南春绝句第二句,寺庙楼台在细雨蒙蒙中,若隐若现,给人朦胧的美感,南朝寺庙,又有作者对历史的感叹。整首诗赞美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蕴含对历史的感叹。游园不值,让学生依诗句编一小故事。填空:我从“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想到-强调诗人拜访友人,友人不在,情绪失落,但从墙头露出的一枝红杏,想象出满园春色,感到惊喜。启发人们,一切有生命的新生事物,是关不住、封锁不住的。玉楼春引导学生概括上下阕内容,为什么要挽留夕阳的余辉?表达词人对春天的珍惜,对光阴的爱惜。(四)、四读,读出情感,赏析妙词妙句 (多媒体展示:“千里莺啼绿映红”,“春色满园关不
5、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枝头春意闹”,)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出喜欢的理由,教师提醒学生从下面三方面考虑, 好的画面:好的笔法:准确而生动的词:1、“千里”句,写出江南明丽春色,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刻画景物,静景动景构成对比,画面生动。“千里”一词,把实感与想象融合,描绘出广阔江南鸟语花香的春景。2、“春色-”句,写出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画面。表现作者由失落到惊喜。揭示一切有生命的新生事物,是关不住、封锁不住的。3、“红杏枝头春意闹”拟人手法写出杏花争相开放的画面。一个“闹”字,化静为动,写出红杏开得众多与纷繁,表现生机勃勃。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为听觉,把红杏盛开写的时分生动。教师提示:你从
6、“闹”字,看出什么?也可让学生比较“红杏枝头春意开”五、背三首诗六、总结每个人心目中的春天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表现春景时应该表现自己心里的春天,写出自己内心感受和独特体验。 七、达标测试 (一)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水村山郭酒旗风。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满园关不住, 。 ,多少楼台烟雨中。默写连续两句描写出春雨的诗句. , (二)赏析“红杏枝头春意闹”? 板书 诗中花 诗中情江南春绝句 游园不值 玉楼春 明丽春景 失落惊喜 闹 花开的众多与纷繁 迷离春景 新生事物 珍惜时间 热爱生活第二课时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三首诗,从中学习古人对春的理解与描绘。今天我们学习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7、员外、鹧鸪天 代人赋三首。继续用比较探究的方式学习。这三首诗,我们归纳一个主题:“诗中雨,雨中情”。二、 检查预习,了解三首诗词作者,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强调重点词:发生 花重 决胜 已生些sa 三、比
8、较探究1、一读(三首诗),正字音,再读,整体感知,三首诗所写内容,都是重点赞美雨吗? 学生对春夜喜雨、鹧鸪天 代人赋容易回答,第二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学生容易回答赞美雨,教师提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了几种春天景物,这几种景物之间有对比作用的是哪两种?学生很容易理解诗中赞美春草似有若无的色彩。四、学习春夜喜雨1、安排学生在书上标记节奏重音齐读。明确律诗,介绍作者。2、介绍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成都躲避战乱,内心忧国忧民。在他定居两年后,成都发生旱灾,让他心焦,一天夜晚,一场春雨悄悄来临,让他欣喜异常于是提笔写了这场滋润万物的细雨。 3、春夜喜雨中看出作者特别喜爱春雨,读出喜来,
9、检查朗读,师生共同点评,重点在语速节奏,重音上指点4、在诗中,作者喜欢这场雨喜在何处? “好”“知”“当” 雨来的正是时候,它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到来,催发生机,滋润农作物,多好的春雨! “潜入夜”和“细无声”它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5、一生读五六句,这两句说明什么,你从哪个字词体会到喜了呢?野径云俱黑。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田野小路辨不清,天空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诗人猜测雨会继续下,能下够,是一场透雨,心里充满着喜悦。(有感情地朗读),6、看着雨意正浓的情景,诗人兴奋的猜测等到天亮时肯定出现什么景象:(出示七、八两
10、句) (全班齐读)7、“花重锦官城”里的“重”字,诗人让我们看到怎样的春花?他仅仅写花吗?因为受到雨水滋润,春花显得饱满、鲜艳、水灵灵。不仅仅写花,也在写田里的禾苗,山上的树木,大自然的一切景象。8、教师小结:这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表达诗人的喜悦。春雨的到来,滋润万物,让自然展现生机,展现美丽。我们接着学习春雨到来后滋润春草,让春草营造出一种非常有趣味的自然美。五、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学生齐读,介绍韩愈。2、你觉得诗中最美的景是哪个景?你觉得美在哪里?(学生品析)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草色的似有似无,表现早春的自然美,给读者无穷的美感趣味3、诗中写的小雨有何特点? 轻柔、细密4、诗中运
11、用的对比有何作用? 将初春草色与曼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作比较,突出若有似无的初春小草的新鲜感。表现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六、阅读鹧鸪天 代人赋全词词所写景色是乡村的吗?(一)、介绍背景,作者当时罢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 (一) 初读熟悉全诗:1、听范读,要求学生正音正字;2、生齐读;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4、再范读。(二)、研读与赏析: 1、题目解说“鹧鸪天”是词牌,“代人赋”是题目,实际写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2、正文全解: 诗意:田里的桑树冒出嫩芽,邻居家蚕种已孵出幼蚕。小黄犊在草坡上鸣叫,斜阳映照着带有几分春寒的树林,树林上空飞着一只只回巢的乌鸦。 远的、近
12、的山峰连绵不断,路是纵的、横的、斜的互相交错,有卖酒的,也有买酒的。城里的桃、李花不是愁风就是愁雨,可农村的荠菜花却不愁,而且开得十分茂盛。 3、问题探究:()、词的上阕“破”和“鸣”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请想象芥菜花的形象,领悟这两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人格精神?思路点拨()、“破”写桑叶逐渐萌发、膨胀,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速度和力量。“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高兴、得意的神态。()、诗中的景物点染出生机勃勃的早春农村风光,组成的是一
13、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由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赞美乡野溪头迎风开放的芥菜花,表达了一种对不屈精神和顽强生命力的崇敬和追求。 五.小结:这首词寓议论、抒情于写景之中。作者以细腻之笔描绘农村的景色,清新疏淡,以粗线条勾勒山和路,其中也描绘了农村美好和充满生机的生活,寄寓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六、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三首诗词。板书设计 诗中雨 雨中情春夜喜雨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鹧鸪天 代人赋 好 知 潜 雨:轻柔 细密 农村生活重 草色-烟柳 荠菜花 桃李 形成对比第三课时一、 导入 学生背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鹧鸪天 代人赋。今天学习艾青的春和王宜振的初春
14、。大家阅读两首诗,思考在“春之 春之 ” 句子横线上补充什么为好?二、学生默读补充“春之 春之 喜 ” (学生第二横线填的较好,第一处横线难度较大)三、学习艾青的春(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1931年2月7日,“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艾青听到后,气愤异常。1937年4月,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艾青写下这首诗。(二)、学生齐读,感知文章内容
15、。 1、本文写了春天什么景物,为什么写龙华的桃花。 “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2、“血斑点点的夜间” 指什么?烈士的牺牲3、“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连用三个“那些”表达活着的人怎样的心情?巨大的悲痛4、三个“经过”写出革命什么样的过程? 写出革命过程的困难、曲折、艰辛5、“爆开了无数的蓓蕾”有什么含义? 烈士用鲜血培育出革命新人,让人们看到胜利的曙光。6、结尾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画龙点睛,集中点出春天的到来,是由千万烈士牺牲换来的。7、朗读背诵,理解诗中抒发情感。将“春之 ,春之 喜 ”填充完整?多数学生填“春之 伤、悲、希望 ,春之 喜 、乐
16、 ”四,学习王宜振的初春 1、初读,作者勾画描写了初春的哪些景色? 毛毛雨、小树,新芽、人等(教师提示易被学生忽略的“人”)2、你觉得诗中的人大约有多大?儿童,诗中在用儿童的眼光观察春天,描绘春天3、再读,儿童的喜、乐表现在诗中哪些方面,在诗中找出,认真品读。(学生找,回答)4、第四节中,写夏天的蛙鸣有何作用,与朱自清写的桃花有共同点吗?(学生思考) 写夏天的蛙鸣,是欣赏春天蝌蚪展开的联想,与朱自清写的看桃花联想到果实,有异曲同工之妙。5、三读,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节,让不同学生读,读出情感。提醒学生,此时在外欣赏初春景象的儿童心情如何,已经完全被春景怎么样了?心情很高兴,已经完全被春景所陶醉。
17、(教师在“春之 伤、悲、希望 ,春之 喜 、乐 ”上板书春之 伤、悲、希望 ,春之 喜 、乐 、陶醉 )(1)、“把春天吹得摇摇晃晃,”让我们产生怎样的联想?是春天在摇摇晃晃吗?是作者陶醉在初春美景中,陶醉的摇摇晃晃中(2)品味“走进家门抖一抖衣袖,竟抖出一地春的芳香”妙处?(提示修辞手法,与“走进家门抖一抖衣袖,竟抖出一地春的花粉” 比较。)通感,将视觉转化为嗅觉,把春天写的非常美丽,表现自己对初春美景的陶醉。6、总结,两首诗虽写春,但给我们的意境、感受截然不同。板书设计春之 伤、悲、希望 春之 喜 、乐 、陶醉春 初春龙华五烈士 雨 树 叶 蝌蚪 画龙点睛 人陶醉 教学反思 1、诗词八首在课本编排上属于比较探究类型的课文,让学生在比较探究中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设计教案时注意到由浅入深的引领学生,让学生了解溢于表面的知识点:根据诗词蕴含内容,把八首诗词分成三类,“诗中花” “诗中雨”“春之悲、春之喜”。 这样缩小比较范围,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易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不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深入比较探究,教案体现不够,还得继续研究。 2、学习诗歌,让学生多读多品是很好的方式。学习本课时对于读、品设计的并不多,如果多设计一些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环节,学生也许喜欢上诗歌的阅读。但阅读的多,一定会影响比较探究的时间,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