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6655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 6卷 第3期2 0 2 3年5月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W 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V o l.3 6 N o.3M a y 2 0 2 3收稿日期:2 0 2 2-1 1-0 2作者简介:李殊琦(1 9 8 7-),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本市场、公司金融等研究。通信作者:吴万宗(1 9 8 6-),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政策、收入分配等研究

2、。*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评级机构的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研究”(2 0 2 0 V I 0 3 4)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李殊琦1,吴万宗2(1.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武汉 4 3 0 0 7 0;2.扬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扬州 2 2 5 0 0 9)摘 要:2 0 2 2年1月我国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执行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模式,即存有当期结余的省份上缴当期结余形成全国统筹调剂资金,用于补贴出现当期缺口的省份。基于上述背景,运用精算模型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保持可持续性的情况为:当不引入任何政策干预,全国统筹政策仅可实施至2

3、0 2 5年;如果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并采用“小步前行”的方案,该政策仍可实施至2 0 2 5年;如果引入地方政府保费征缴激励机制,征缴率可提高3.3 9%,该政策可实施至2 0 2 7年;如果给予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贴,即每征缴1元,给予0.2 4 6 4元财政补贴,该政策可实施至2 0 3 1年;如果实施上述所有改革,该政策至少可实施至2 0 3 5年。综上所述,为保证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在中长期内可持续发展,应尽快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引入保费征缴激励机制且给予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贴。关键词: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可持续性;政策组合中图分类号:C 9 1 3.7;F 8 1 2.4 4

4、文献标识码:A D O I:1 0.3 9 6 3/j.i s s n.1 6 7 1-6 4 7 7.2 0 2 3.0 3.0 0 6截至2 0 2 2年底,我国6 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 9.8%,已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水平,较2 0 1 0年的1 3.2 6%提高了6.5 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将逐步受到冲击。根据2 0 1 9-2 0 2 1年 中国统计年鉴1的数据,2 0 1 8年及以前至少有7 7.4 2%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基金收入(含财政补贴)可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但是到了2 0 1 9年这一比例降至为6 7.

5、7 4%,有1 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即使给予财政补贴,其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仍无法应对基金支出;2 0 2 0年这一比例继续降至到1 9.3 5%,有2 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即使给予财政补贴,其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仍无法应对基金支出。2 0 1 9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财政补贴首次超过1万亿元,达到1 0 3 1 8.6 6亿元,占2 0 1 9年财政总支出的4.3 2%。因此,缓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迫在眉睫。2 0 2 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 0 3 5年远景目标纲要 明确指出要实现养老保险全

6、国统筹。2 0 2 1年1 2月1 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召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 0 2 2年2月2 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从2 0 2 2年1月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2,这标志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全国统筹政策并未执行基金统收统支模式,而是采用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模式,即存有当期结余的省份上缴当期结余形成全国统筹调剂资金,用于补贴出现当期缺口的省份。那么,当前实施的这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能否持续发展?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进一步优化正在实施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本研究运用

7、精算模型,分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的可持续性,判断2 0 3 5年之前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政策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以期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的完善提供实证依据。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 第3期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一)关于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基金的可持续效应研究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是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一项过渡制度,在实施初期,有较多研究分析中央调剂制度的效应,具体如下:朱小玉、施文凯的研究指出3,虽然在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直至全国统筹的进程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是大势所趋。为减少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碍和风险,我国选择渐进式

8、改革路径,于2 0 1 8年6月1 3日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中央调剂制度,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迈出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关键一步。中央调剂制度使得部分养老保险基金可以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统筹调拨。石晨曦和曾益研究发现4,中央调剂制度有利于提高西部及低市场化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提高中央调剂制度的上解比例,有利于增强中央调剂制度的调剂效果。房连泉和魏茂淼5、彭浩然和王琳琳6、肖严华7、李明桥8等人的研究均认可作为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第一步的中央调剂制度能够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然而,也有少部分学者持不同的观点。毛婷9认为中央调剂制度虽然能缓解部分省(

9、自治区、直辖市)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却无法弥补全国总量上的支付缺口,且该制度的实施将在部分地区出现逆向调节趋势;范维强等1 0认为中央调剂制度对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状况的改善作用较为有限,实施中央调剂制度仅能延迟1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养老保险基金开始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基金开始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将保持不变甚至提前。此外,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是我国开创的中国特色制度,当前也尚未有国外文献进行针对性研究,且随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的落地,中央调剂制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二)关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基金的可持续效应研究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统筹层次主要

10、在县级或市级,养老保险处于地区分割状态1 1-1 2,基金风险共担能力较弱,地区间收支余缺两级分化1 3。对此,有必要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并尽快实现全国统筹1 4-1 5。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指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收统支、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政策全国统一、经办服务流程全国统一等。大多数学者赞同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直至全国统筹能够实现区域间的基金互助共济、增强基金可持续运行能力、改变当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畸轻畸重局面的观点1 6-1 8。邓大松等1 9认为基于“大数法则”原理,制度“扩面”及整合“碎片式”筹资机制均能发挥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分散功能,但前者在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

11、后难以持续发挥作用,提高统筹层次则能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内部共济能力,使养老保险基金在更大范围内平滑调剂(风险共济),由此保证制度公平性。此外,已有学者开始定量分析全国统筹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可持续性)的影响,但与中央调剂制度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影响的研究相比,此类研究偏少。庞凤喜等2 0测算了以北京标准作为统一支付标准的全国统收统支模式下的财政负担情况,发现全国统筹政策下,中央需要承担的财政补贴明显低于现行省级统筹政策下的财政补贴总额。邓大松和杨晶2 1则通过精算模型分析发现,在全国统收统支制度下,预测期内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不会出现收不抵支状况。徐森和米红2 2、C h e n和S h a

12、 n g2 3、张松彪等2 4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发现,全国统筹能够降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且能够为养老保险缴费率下调创造空间。王银梅和李静2 5则另辟蹊径,运用2 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省级统筹有助于缩小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这一结论可推广至全国统筹政策的效果。综上所述,当下已有较多研究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在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直至全国统筹的背景下,也有较多定性及部分定量研究分析了全国统筹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在提高统筹层次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方面,相关研究者对中央调剂制度的模拟测算较多,普遍认为中央调剂制度能够有

13、效缓解省际养老保险基金余缺不均的矛盾,但全国范围内的基金缺口并未有效减少。众多学者认为,全国统筹是增强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根本办法,但支撑这一观点的实证研究较少。由于全国统筹政策于2 0 2 2年刚刚实施,并执行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模64第3期李殊琦等: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式,当前对于此模式的研究极少,且缺少此模式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最近实施的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模式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并构建精算模型进行仿真测算,意在得出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政策的可持续性并考察不同政策组合下全国统筹政策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为优化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政策提供实

14、证依据,以推动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政策的顺利落地与实施。二、分析模型与方法(一)参保职工分类1 9 9 7年7月1 6日出台的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 9 9 72 6号)标志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根据该文件,参保人员被细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随后,2 0 0 5年1 2月3日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 0 0 53 8号文件)对国发1 9 9 72 6号文件的部分规定(包括缴费率、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等)进行了修改,根据该文件,参保人员也被细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然而,

15、这两项文件中所指的“老人”、“中人”和“新人”并不完全一致,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将参保人员细分为“老人1”、“老人2”、“中人”和“新人”四类,具体的分类标准详见表1。表1 参保职工的分类职工分类对应时间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 0 2 2年的年龄区间老人1国发1 9 9 72 6号文件实施前退休的人员退休前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无无男性8 5,1 0 0女干部8 0,1 0 0女工人7 5,1 0 0老人2国发1 9 9 72 6号 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1 9 9 72 6号 文件 实 施 后 至 国 发2 0 0 53 8号 文 件 实施前退休的人员上年 度 职 工

16、 月 平 均工资的2 0%上 年 度 职 工 月平均工资的1%1.4%个 人 账 户 储 存 额除以1 2 0男性7 7,8 4女干部7 2,7 9女工人6 7,7 4中人国发 1 9 9 72 6号 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 2 0 0 53 8号 文件实施后退休的人员计发 基 数 为 上 年 度职工 月 平 均 工 资 和指数 化 月 平 均 缴 费工资的平均值,缴费每满一年计发1%指 数 化 月 平 均缴费工资的1%1.4%男性: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 3 9女干部: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 7 0女工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 9 5男性4 5,7 6女干部4 5,8 1女工人4 5,6 6新

17、人国发1 9 9 72 6号 文件实 施 后 参 加 工 作的人员同“中人”无同“中人”男性2 2,4 4女干部2 2,4 4女工人2 2,4 4(二)基金收入与支出模型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为现收现付制,即征收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并用于支付退休职工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该模式具有代际转移特点和共济性。个人账户为完全积累制,即个人在工作期间积累资金并用于支付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该模式不具有代际转移特点和共济性,所以本文并未引入个人账户,仅分析统筹基金。本文的精算分析时点始于2 0 2 2年,结束于2 0 3 5年,时长为1 4年。基金收入等于

18、参保在职职工人数乘以缴费基数(上一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乘以法定缴费率再乘以征缴率,具体表达式如下:A I t=bmt-1x=amtNmt,x+bf,lt-1x=af,ltNf,lt,x+bf,wt-1x=af,wtNf,wt,x wt-1Rtt式中:Nmt,x、Nf,lt,x和Nf,wt,x分别为t年x岁的参保男性职工、女干部和女工人数,amt、af,lt和af,wt分别为t7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 第3期年男性职工、女干部和女工人最初参加养老保险的年龄,bmt、bf,lt和bf,wt分别为t年男性职工、女干部和女工人的退休年龄,那么bmt-1x=amtNmt,x+b

19、f,lt-1x=af,ltNf,lt,x+bf,wt-1x=af,wtNf,wt,x 为t年的参保在职职工人数;wt为t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且wt=wt0ts=t01+ks ,其中ks为s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Rt为t年养老保险缴费率;t为t年养老保险征缴率。对于“老人1”来说,其养老金支出(A C1t)为基础养老金的支出总额,等于退休“老人1”(包括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的人数乘以计发基数乘以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或替代率),具体表达式为:A C 1t=1 0 0 x=t+6 0-1 9 9 7Nmt,xwt-x+5 9ts=t-x+6 01+js s1,mt,x+1 0 0 x=t+5 5-

20、1 9 9 7Nf,lt,xwt-x+5 4ts=t-x+5 51+js s1,f,lt,x+1 0 0 x=t+5 0-1 9 9 7Nf,wt,xwt-x+4 9ts=t-x+5 01+js s1,f,wt,x其中s1,mt,x、s1,f,lt,x和s1,f,wt,x分别为t年x岁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老人1”)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jt为t年基础养老金调整幅度,其他符号的意义同上。对于“老人2”来说,其养老金支出(A C2t)由基础养老金支出总额(A C2t,j)和过渡性养老金支出总额(A C2t,g)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支出总额等于退休“老人2”人数乘以计发基数,再乘以基础养老金计发

21、比例,过渡性养老金支出总额等于退休“老人2”人数乘以计发基数,再乘以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比例,具体表达式为:A C 2t,j=m i nt+6 0-1 9 9 8,1 0 0 x=t+6 0-2 0 0 5Nmt,xwt-1s2,mt,x+m i nt+5 5-1 9 9 8,1 0 0 x=t+5 5-2 0 0 5Nf,lt,xwt-1s2,f,lt,x+m i nt+5 0-1 9 9 8,1 0 0 x=t+5 0-2 0 0 5Nf,wt,xwt-1s2,f,wt,xA C 2t,g=m i nt+6 0-1 9 9 8,1 0 0 x=t+6 0-2 0 0 5Nmt,xwt-1g2,

22、mt,x+m i nt+5 5-1 9 9 8,1 0 0 x=t+5 5-2 0 0 5Nf,lt,xwt-1g2,f,lt,x+m i nt+5 0-1 9 9 8,1 0 0 x=t+5 0-2 0 0 5Nf,wt,xwt-1g2,f,wt,x其中,s2,mt,x、s2,f,lt,x和s2,f,wt,x分别为t年x岁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老人2”)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g2,mt,x、g2,f,lt,x和g2,f,wt,x分别为t年x岁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老人2”)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比例,其他符号的意义同上。与“老人2”比较相似,“中人”的养老金支出(A C3t)仍由基础养老金支

23、出总额(A C3t,j)和过渡性养老金支出总额(A C2t,g)组成,但其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与“老人2”不同,具体表达式为:A C 3t,j=m i nt+6 0-2 0 0 6,1 0 0 x=m a xt+2 0-1 9 9 7,bmt Nmt,xwt-1+mt,xwt-x+5 9 2s3,mt,x+m i nt+5 5-2 0 0 6,1 0 0 x=m a xx+2 0-1 9 9 7,bf,lt Nf,lt,xwt-1+f,lt,xwt-x+5 4 2s3,f,lt.x+m i nt+5 0-2 0 0 6,1 0 0 x=m a xx+2 0-1 9 9 7,bf,

24、wt Nf,wt,xwt-1+f,wt,xwt-x+4 9 2s3,f,wt.xA C 3t,g=m i nt+6 0-2 0 0 6,1 0 0 x=m a xt+2 0-1 9 9 7,bmt Nmt,xmt,xwt-x+5 9g3,mt,x+m i nt+5 5-2 0 0 6,1 0 0 x=m a xx+2 0-1 9 9 7,bf,lt Nf,lt,xf,lt,xwt-x+5 4g3,f,lt,x+m i nt+5 0-2 0 0 6,1 0 0 x=m a xx+2 0-1 9 9 7,bf,wt Nf,wt,xf,wt,xwt-x+4 9g3,f,wt,x其中,s3,mt,x、

25、s3,f,lt,x和s3,f,wt,x为t年x岁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中人”)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g3,mt,x、g3,f,lt,x和g3,f,wt,x为t年x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比例,mt,x、f,lt,x和f,wt,x为t年x岁参保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其他符号的意义同上。“新人”仅计发基础养老金(A C4t),但其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中人”一致,具体表达式为:A C 4t=m i nt+2 0-1 9 9 8,1 0 0 x=bmtNmt,xwt-1+mt,xwt-x+5 9 2s4,mt,x+m i nt+2 0-1 9 9 8,1

26、0 0 x=bf,ltNf,lt,x84第3期李殊琦等: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wt-1+f,lt,xwt-x+5 4 2s4,f,lt,x+m i nt+2 0-1 9 9 8,1 0 0 x=bf,wtNf,wt,xwt-1+f,wt,xwt-x+4 9 2s4,f,wt,x其中s4,mt,x、s4,f,lt,x和s4,f,wt,x为t年x岁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新人”)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其他符号意义同上。将A C1t、A C2t、A C3t和A C4t相加即可得到t年统筹基金的支出,具体表达式为:A Ct=A C1t+A C2t+A C3t+A C4t(三)基金累

27、计结余模型上年度基金累计结余、本年度基金当期结余及利息共同构成本年度基金累计结余,公式如下:Fit=Ft-1 1+it +A I t-A C t 1+it 其中,Fit为t年i省的基金累计结余,it为t年基金保值增值率。t年存有当期结余省份可上解的当期结余加总值等于3 1i=1m a xA I t-A C t,0 ,形成全国统筹调剂资金;t年出现当期缺口省份需要弥补的当期缺口加总值等于3 1i=1m a xA C t-A I t,0 。(四)精算模型的参数取值在构建精算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和现有学者研究,对精算模型参数进行合理设定,以尽可能使参数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匹配。具体模型设定

28、如表2所示。表2 精算模型参数含义及取值一览表参数含义取值Nmt,xt年x岁男性参保在职职工人数Nf,lt,xt年x岁女干部参保在职职工人数Nf,wt,xt年x岁女工人参保在职职工人数根据2 0 2 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队列要素法预测t0精算分析起始时间2 0 2 2年a初始参保年龄2 2岁b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 0岁,女干部5 5岁,女工人5 0岁c最大生存年龄1 0 0岁wtt年法定缴费基数等于上年度城镇单位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kss年法定缴费基数增长率根据各省历年法定缴费基数计算平均增长率,在此基础上每5年下降0.5%Rtt年养老保险缴费率单位缴费率+个人缴费率=1 6%+8

29、%=2 4%tt年征缴率数据来源于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 和各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st,x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1%gt,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比例1.2%t,x缴费指数1jss年养老金增长率法定缴费基数增长率的8 9%itt年基金保值增值率2.5%三、实证模拟分析为分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的可持续性,本文首先模拟仅实施全国统筹政策下养老保险基金财务运行状况。在实施全国统筹政策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引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包括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引入保费征缴激励机制、引入外源性融资(即财政补贴)及政策组合。(一)模拟情形1:仅实施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模式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

30、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 0 2 14 8号),将2 0 2 2年1月1日作为精算模拟的起始时间。对于存有当期结余的省份,上解部分甚至全部当期结余形成全国统筹调剂资金,用于弥补出现当期缺口的省份。对于出现当期缺口的省份,如果存有累计结余,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弥补当期缺口的8 0%,如果不存有累计结余,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弥9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 第3期补当期缺口的9 0%。本文首先对各省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当期结余或缺口(即收支差)进行模拟,对于存有当期结余的省份,计算它们加总的当期结余(即可筹集的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以下简称“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对于出现当期缺口的

31、省份,计算它们加总的当期缺口(即需要弥补的当期缺口,以下简称“需弥补的当期缺口”)。随后,得出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以此判断全国统筹政策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如果这一百分比低于8 0%,即认为全国统筹政策不可持续。如果某省出现当期结余,则无需给予财政补贴;如果某省出现当期缺口,则依据 全国统筹调剂资金调拨核定办法 动用累计结余基金、全国统筹调剂资金进行弥补,剩余部分则为财政应承担的补贴,加总可得全国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表3 养老保险基金财务运行状况:模拟情形1年份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亿元需弥补的当期缺口/亿元百分比/%是否大于8 0%2 0 2 21 4 5 7 8.4 85 9

32、4 7.8 41 0 0是2 0 2 31 3 3 3 6.1 37 8 4 9.0 51 0 0是2 0 2 41 2 8 1 0.3 99 8 7 4.8 41 0 0是2 0 2 51 2 0 1 4.4 91 3 0 1 6.2 59 2.3 0是2 0 2 61 1 1 6 6.8 21 6 3 7 1.3 96 8.2 1否2 0 2 71 0 5 8 5.5 01 9 5 2 8.3 15 4.2 1否2 0 2 88 8 4 8.5 82 4 0 7 1.4 53 6.7 6否2 0 2 97 3 9 5.7 72 9 0 0 2.7 02 5.5 0否2 0 3 05 9 8

33、 2.6 63 5 7 3 9.2 81 6.7 4否2 0 3 14 5 3 4.0 24 3 0 3 5.0 31 0.5 4否2 0 3 22 7 1 6.1 05 1 3 6 8.1 15.2 9否2 0 3 39 3 8.9 35 9 7 6 3.5 61.5 7否2 0 3 44 4 5.4 67 0 0 5 3.4 70.6 4否2 0 3 53 4 3.5 88 0 8 0 3.4 30.4 3否 注:百分比=m i n 全国统筹调剂资金/需弥补的当期缺口,1 0 0%,下同。如表3所示,当仅实施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模式,2 0 2 2年加总的当期结余为1 4 5 7 8.4 8亿

34、元,加总的当期缺口为5 9 4 7.8 4亿元,当期结余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为1 0 0%,存有当期结余的省份只需上解当期结余的4 0.8 0%(=5 9 4 7.8 4/1 4 5 7 8.4 8)。也就是说,2 0 2 2年存有当期结余的省份所筹集形成的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以完全达到余缺调剂目标。2 0 2 3年和2 0 2 4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均可弥补当期缺口的1 0 0%。2 0 2 5年时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下降至9 2.3 0%,尽管不能1 0 0%覆盖当期缺口,但这一比例仍超过8 0%,此时依旧能完成全国统筹政策的余缺调剂目标。到2 0 2 6年这一比例下降至6

35、 8.2 1%,即加总的当期结余仅能弥补当期缺口的6 8.2 1%,也就是说,全国统筹政策至2 0 2 6年将不可持续。2 0 2 6年及以后加总的当期结余逐年下降,加总的当期缺口逐年上升,由此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逐年下降,至2 0 3 5年下降至0.4 3%。为保证各省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运行,财政负担从2 0 2 5年的1 8 5 7.2 1亿元增加至2 0 3 5年的1 1 6 5 2 9.8 6亿元,财政共需累计投入5 8.5 1万亿元。(二)模拟情形2: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此模拟情形为在实施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本文设定于2 0

36、 2 5年开始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按照女工人、女干部、男性的顺序逐步延迟,并设定延退速度为每年延迟3个月(“小步前行”方案),即女工人、女职工、男性分别于2 0 2 5、2 0 4 5、2 0 6 5年开始延迟退休年龄。由表4可知,2 0 2 2-2 0 2 5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均为1 0 0%。2 0 2 6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为7 9.5 4%(小于8 0%),此时全国统筹政策已不可持续,2 0 2 6年及以后加总的当期结余逐年下降,加总的当期缺口逐年上升,由此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逐年下降,至2 0 3 5年下降至1.2 0%。为保

37、证各省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运行,财政负担从2 0 2 6年的5 6 8 9.2 2亿元增加至2 0 3 5年的9 9 2 5 5.9 1亿元,2 0 2 2-2 0 3 5年财政需累计投入4 8.2 1万亿元,相较于模拟情形1下降1 7.6 1%。总之,引入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无法增强全国统筹政策的可持续性,但长05第3期李殊琦等: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期内能够有效降低财政负担。表4 养老保险基金财务运行状况:模拟情形2年份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亿元需弥补的当期缺口/亿元百分比/%是否大于8 0%2 0 2 21 4 5 2 7.7 15 9 4 7.7 51 0 0是2 0 2

38、 31 3 2 8 4.3 27 8 4 8.9 41 0 0是2 0 2 41 2 7 5 6.9 09 8 7 4.7 01 0 0是2 0 2 51 2 9 9 7.2 91 1 9 8 3.8 61 0 0是2 0 2 61 2 2 2 6.2 71 5 3 7 1.7 07 9.5 4否2 0 2 71 1 5 6 9.7 01 8 6 2 1.8 96 2.1 3否2 0 2 89 9 7 8.2 72 3 0 2 3.2 84 3.3 4否2 0 2 99 9 1 8.5 22 6 2 7 2.1 73 7.7 5否2 0 3 07 9 8 1.9 83 2 3 0 6.5 12

39、 4.7 1否2 0 3 16 2 5 6.0 23 9 0 3 3.3 21 6.0 3否2 0 3 24 6 3 7.8 94 6 4 7 7.1 79.9 8否2 0 3 34 1 8 3.3 05 1 4 3 6.2 48.1 3否2 0 3 42 3 7 4.6 85 9 8 5 8.0 83.9 7否2 0 3 58 2 9.7 76 9 3 6 2.5 61.2 0否(三)模拟情形3:引入保费征缴激励机制根据曾益和姚金2 6的研究,当引入保费征缴激励机制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养老保险征缴率可提高3.3 9%。据此,本文将各省征缴率上调3.3 9%。由表5可知,提高征缴率后,2

40、 0 2 2-2 0 2 6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大于加总的当期缺口,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一直为1 0 0%。2 0 2 7年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为9 6.8 1%,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调度,充分实现下拨目标。2 0 2 8年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为7 1.7 4%(小于8 0%),此时全国统筹政策不可持续。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呈递减趋势,2 0 3 5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下降至1.1 0%。为保证各省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财政负担从2 0 2 8年的1 0 4 1 5.7 8亿元增加至2 0 3 5年的9 2 9 1 7.2 7亿元,财政需累计投入4 0.1

41、 7万亿元,相较于模拟情形1下降了3 1.3 4%。总的来说,引入保费征缴激励机制既可增强全国统筹政策的可持续性,也能有效降低政府财政负担。表5 养老保险基金财务运行状况:模拟情形3年份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亿元需弥补的当期缺口/亿元百分比/%是否大于8 0%2 0 2 21 8 8 5 5.4 35 0 9 2.1 21 0 0是2 0 2 31 8 1 3 0.0 36 9 2 9.3 11 0 0是2 0 2 41 7 9 9 0.9 38 6 7 9.4 11 0 0是2 0 2 51 7 1 1 5.7 81 1 1 1 2.0 11 0 0是2 0 2 61 6 5 0 2.7 61

42、4 0 4 4.4 31 0 0是2 0 2 71 6 5 0 1.4 01 7 0 4 5.0 69 6.8 1是2 0 2 81 5 3 5 7.8 02 1 4 0 7.9 67 1.7 4否2 0 2 91 4 2 4 2.8 52 5 8 2 0.6 15 5.1 6否2 0 3 01 2 5 5 3.4 43 1 3 9 2.7 03 9.9 9否2 0 3 11 0 3 3 1.1 73 7 0 0 5.5 22 7.9 2否2 0 3 27 6 1 4.8 94 3 4 9 6.0 91 7.5 1否2 0 3 35 2 1 2.2 95 0 1 8 6.8 21 0.3 9否

43、2 0 3 42 5 6 1.2 75 7 1 4 0.9 34.4 8否2 0 3 57 1 3.2 16 4 8 6 9.3 81.1 0否(四)模拟情形4:引入外源性融资在实施全国统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外源性融资,即财政补贴。根据近年平均财政补贴率,即以财政补贴与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之比为依据,本文设定财政补贴率为2 4.6 4%。由表6可知,在15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 第3期实施全国统筹政策的基础上,给予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 4.6 4%的财政补贴后,2 0 2 2-2 0 3 1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均高于8 0%,全国统筹政策可完成资金

44、下拨任务。全国统筹政策可实施至2 0 3 1年,2 0 3 2年全国统筹政策将不可持续。为保证各省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额外的财政负担从2 0 3 1年的3 0 5 7.9 0亿元增加至2 0 3 5年的3 2 9 3 2.1 8亿元,财政需对缺口部分累计投入1 3.4 4万亿元,相较于模拟情形1下降了7 7.0 3%。也就是说,在实施全国统筹政策的基础上,给予各省财政补贴可以明显增强全国统筹政策的可持续性。表6 养老保险基金财务运行状况:模拟情形4年份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亿元需弥补的当期缺口/亿元百分比/%是否大于8 0%2 0 2 22 8 1 6 3.7 12 5 4 5.1 91 0

45、0是2 0 2 32 8 0 0 5.1 43 9 3 6.4 11 0 0是2 0 2 42 8 5 6 1.1 25 2 4 5.1 51 0 0是2 0 2 52 8 0 6 3.8 16 9 1 8.1 81 0 0是2 0 2 62 7 3 4 5.9 78 5 4 7.5 11 0 0是2 0 2 72 7 4 7 5.8 31 0 3 4 4.6 11 0 0是2 0 2 82 6 1 5 0.2 31 3 1 7 0.0 21 0 0是2 0 2 92 5 2 8 3.0 21 6 3 4 3.4 91 0 0是2 0 3 02 3 3 7 9.6 02 0 1 6 9.1 8

46、1 0 0是2 0 3 12 0 9 7 4.4 52 4 0 3 2.3 48 7.2 8是2 0 3 21 8 0 4 1.9 32 8 7 0 1.4 76 2.8 6否2 0 3 31 6 3 9 0.5 93 4 3 1 4.9 64 7.7 7否2 0 3 41 5 0 9 4.8 64 0 6 4 2.4 93 7.1 4否2 0 3 51 3 8 2 1.1 64 6 7 5 3.3 32 9.5 6否(五)模拟情形5:实施政策组合上述精算结果表明,单独实行某项改革方案均无法使全国统筹政策长期可持续运行,考虑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引入保费征缴激励机制提高征缴率以及给予财政补贴是

47、我国养老保险必行的改革路径及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将结合上文所述三方面改革以考察全国统筹政策的可持续性。该模拟情形为引入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保费征缴激励机制提高征缴率以及财政补贴在内的养老保险政策组合。精算预测期内(2 0 2 2-2 0 3 5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可弥补当期缺口的百分比均为1 0 0%,全国统筹政策在中长期内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保证全国统筹政策可持续运行,应该综合引入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保费征缴激励机制提高征缴率以及给予财政补贴。表7 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模式运行状况:模拟情形5年份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亿元需弥补的当期缺口/亿元百分比/%是否大于8 0%2 0 2 23 3 6 9

48、3.9 61 7 6 9.4 91 0 0是2 0 2 33 4 1 7 8.0 93 0 8 6.4 01 0 0是2 0 2 43 5 4 8 7.8 54 3 3 2.0 31 0 0是2 0 2 53 7 4 5 1.0 45 3 8 1.0 31 0 0是2 0 2 63 7 5 8 8.8 66 9 8 5.0 91 0 0是2 0 2 73 8 1 8 2.3 88 5 0 9.6 61 0 0是2 0 2 83 7 8 3 4.4 31 1 0 2 1.0 61 0 0是2 0 2 94 0 3 4 6.2 71 3 0 6 7.9 71 0 0是2 0 3 03 9 1 3

49、5.0 61 6 2 5 1.5 01 0 0是2 0 3 13 7 9 2 6.3 11 9 8 1 7.4 41 0 0是2 0 3 23 6 5 7 6.7 62 3 6 3 6.3 31 0 0是2 0 3 33 8 7 4 9.0 52 6 3 8 7.5 61 0 0是2 0 3 43 7 2 3 8.3 03 0 3 3 8.1 81 0 0是2 0 3 53 5 2 1 7.0 03 4 2 4 0.5 01 0 0是25第3期李殊琦等: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基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理论,运用精算模型分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的可持续

50、性,研究结论如下:(1)当不引入任何政策干预时,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仅可实施至2 0 2 5年;(2)如果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即实施“女工人优先、女先男后”且每年延迟3个月的方案,该政策可实施至2 0 2 5年;(3)如果引入地方政府保费征缴激励机制,征缴率可提高3.3 9%,该政策可实施至2 0 2 7年;(4)如果给予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贴,即每征缴1元,给予0.2 4 6 4元财政补贴,该政策可实施至2 0 3 1年;(5)如果上述所有改革一并实施,则该政策至少可实施至2 0 3 5年。综上所述,为保证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在中长期内可持续运行,应尽快实施以下政策,并注意政策实施中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