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术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6646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3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术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术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术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圆园23 年 5 月 第 13 卷 第 13 期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术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陈川赵涛(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昭通 657000)【摘要】目的探讨支架联合抽吸取栓术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 70 例,均符合入选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架取栓,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抽吸取栓。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ompopsites pasticity scale,CSS)评

2、估患者神经功能,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对比两组取栓次数、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对比两组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和最小血流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明显更长,取栓次数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术前两组 CCS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研究组 CCS 量表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术前两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研究组最小血流速度及最小血流量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与对照组

3、预后良好比例(25.71%)比较,研究组预后良好比例(74.29%)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联用能增加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减少取栓次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及预后。【关键词】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预后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以恶心呕吐、头痛、意识障碍、视力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发病机制是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阻断血液流动,导致脑组织缺血和坏死2。保证闭塞血管再通,抑制脑组织缺血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关键,支架取栓术已大幅度提高血

4、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但研究表明支架取栓术的取栓次数较多,且血管再通率较低3。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抽吸取栓术逐渐被认为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高效且简单的方法,能有效清除血栓、恢复血流、改善病情预后4。鉴于此,本研究在支架取栓术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抽吸洗栓术,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以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 70 例,均符合入选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此次研究均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对本项

5、研究进行严格审核并批准。纳入标准:(员)年龄逸18 岁;(2)符合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相关诊断标准5;(3)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大脑中动脉 M1 段急性闭塞;(4)家属签字表示接受直接介入治疗,不行静脉溶栓。排除标准:(员)发病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严重残疾者;(2)造影剂过敏;(3)大面积脑梗死后头颅 CT 可见明显低密度灶;(4)合并恶性肿瘤者;(5)合并心肝肾等器官衰竭者;(6)近半年有头部外伤史者。剔除及脱落标准:(员)临床资料不完整者;(2)研究期间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1.2方法两组介入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团队操作,术前均予以患者全麻,消毒铺巾。施术者先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 8F 动

6、脉鞘,行脑动脉血管造影,观察并确定血管闭塞的准确位置。对照组行支架取栓术,8F 指引导管在超滑导丝引导下置入血管闭塞近处,持续采用高压肝素盐水冲洗,而后微导管在 Synchro 微导丝的引导下顺利通过血管闭塞处,采用微导管造影进一步观察,确定近远端血管通畅,经微导管将 solitaire FR 支架送至筝临床研究筝23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圆园23 年 5 月 第 13 卷 第 13 期血管外释放。此时观察 5 min,将高压肝素盐水停掉,缓慢将支架向导引管拉入,而后取血栓,缓慢拉出体外。再次复查脑动脉血管造影,观察血管是否再通,若血管未通可重复上述操作。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抽吸取栓术,先将 5FN

7、avien 导管沿着血管推进,直到接近闭塞的部位。如果遇到阻力,可以使用 Solitaire 支架来帮助导管通过。Solitaire 支架可在闭塞的部位打开,利用锚钉的作用,将 Navien 导管推向血栓的近端。然后,将微导管向后退 10 cm 左右,这样可以增加 Navien 导管的抽吸面积。然后打开 Navien 导管的抽吸功能,慢慢地将血栓和支架拉入导管内。最后缓慢地将Navien 导管和支架一起拔出体外。若支架卡在Navien 导管内,可用一个 50 mL 的注射器来增加抽吸力,抽吸长鞘尾端,顺着 Navien 导管将支架拉入长鞘,整体拉出体外。若脑动脉血管造影可见新鲜血栓,可采用微导

8、管予以局部溶栓。手术完毕,拔出动脉鞘,封堵穿刺点。1.3观察指标1.3.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取栓次数、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1.3.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ompopsites pasticity scale,C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6,评估时间为术前及术后 3 个月,CSS 量表总分0原45 分,内容包括凝视功能、语音、意识水平、面瘫、步行能力、手肌力、上肢能力、下肢能力,总分 45 分,神经缺损程度分 3 个等级:轻度(0原15 分)、中度(16原30 分)、重度(31原45 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CSS 量表评分升高而加重,各维度 Cronbach 琢 系数为 0.7

9、19原0.823。1.3.3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和最小血流量,检测仪器为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仪。1.3.4预 后采 用 改 良 Rankin 量 表(Modified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7,最低分 0 分,最高分 6 分。0 分:无症状;1 分:具备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正常,日常生活可自理;2 分:轻度残疾,大部分日常生活工作可自行完成;3 分:中度残疾,需在他人协助下完成日常生活;4 分:中重度残疾,无法独立行走,需在他人协助下完成日常生活;5 分:重度残疾,完全依赖他人,大小便失禁、卧床;6 分:死亡。预后良好(0-2 分)、预后不良(3-6 分)。

10、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整理数据,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曾依s 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表示,进行 字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见表 1。2.2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明显更长,取栓次数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 2。2.3两组手术前后 CCS 量表评分比较术前两组 CCS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 3 个月研究组 CCS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11、 值例数(n)3535静脉86.47依3.2182.08依2.376.5090.000动脉43.58依1.1738.65依1.0318.7110.000取栓次数(次)2.08依0.342.82依0.477.5470.000表 2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曾依s)再通时间(min)组别研究组对照组字2/t值P 值例数(n)3535男2022女1513年龄(曾依s,岁)68.53依5.1868.62依5.260.0720.943病程(曾依s,h)2.18依0.842.24依0.780.3100.758基底动脉10120.2650.607闭塞部位(n)大脑中动脉20170.5160.473颈动脉颅内段5

12、60.1080.743表 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性别(n)0.2380.62624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圆园23 年 5 月 第 13 卷 第 13 期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535最小血流速度差值0.95依0.100.52依0.0819.8650.000最小血流量差值3.06依0.212.83依0.175.0360.000表 4两组手术前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值比较(曾依s,cm/s)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535术前36.42依4.5535.98依4.370.4130.681术后 3 个月9.65依3.6215.74依4.696.0810.000t 值27.2381

13、8.679P 值0.0000.000表 3两组手术前后 CCS 量表评分比较(曾依s,分)组别研究组对照组字2值P 值例数(n)3535预后良好26(74.29)14(40.00)预后不良9(25.71)21(60.00)表 5两组预后比较 n(%)8.4000.004量表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 3。2.4两组手术前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术前两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 3 个月研究组最小血流速度差值及最小血流量差值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 4。2.5两组预后比较与对照组预后良好比例(25.

14、71%)比较,研究组预后良好比例(74.29%)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 5。3讨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治疗关键在于尽快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组织血流8。相关研究表明,支架取栓已成为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有效方法,其明显提高血管开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9。但也有资料报道,支架取栓开通闭塞血管的几率为 71.1%,面临取栓失败的患者仍占 28.9%10。究其原因,在取栓回拉过程中,金属材质的支架会一定程度损伤血管壁,增加血管内膜的厚度或形成动脉夹层,最终造成取栓失败。另外支架取栓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失误或患者早期出现出血性转化等问题,导致取栓失败11。支架取栓术也存在一定局限

15、性,如取栓过程中大量微小栓子脱落,引发终末血管继发性栓塞。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优势凸显,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不亚于支架取栓术,该技术能保证充分口径,且操作柔顺性良好,能顺利通过弯曲的血管,保证取栓成功12。为了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血管内膜损伤,本研究联用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本研究结果可见,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明显更长,取栓次数明显更少,提示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联用能增加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减少取栓次数。究其原因,大口径导管充分展示抽吸的优势,能使导管与栓子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抽吸力,避免栓子

16、受顺向血流的过大冲击,提高取栓的成功率13。与国内袁磊等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同样指出 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 Neuro 导管抽吸能提高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14。国内作者任斌等研究证实,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接受支架机械取栓联合 5F Navien 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后 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近期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5。为了进一步探讨两种取栓术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评估术后 3 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研究组 CCS 量表评分更低,提示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联用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究其

17、原因,两种取栓术联用能更快促进血管再通,提高脑部供血,保护脑25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圆园23 年 5 月 第 13 卷 第 13 期细胞,进而促进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颅内大血管闭塞,可能减慢颈动脉血流速度,引起远端血管灌注不足16。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术后 3 个月研究组最小血流速度差值及最小血流量差值明显更高;与对照组预后良 好比例(25.71%)比较,研究组预后良好比例(74.29%)明显更高,提示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联用能改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原因在于研究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时间更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低。综上所述,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联用能增加急性颅内大

18、血管闭塞患者静脉和动脉再通时间,减少取栓次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及预后。但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时间较短、纳入样本量较少,仍需扩大样本量及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展开研究。参考文献1 Ren A,Milln M,San Romn L,et al.Effect of Intra-arterialAlteplase vs Placebo Following Successful Thrombectomy onFunction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Acute Ischemic Stroke:The CHO

19、I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22,327(9):826-835.2 Ospel JM,Holodinsky JK,Goyal M.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Stroke Due to Large-Vessel Occlusion:JACC Focus Seminar J.JAm Coll Cardiol,2020,75(15):1832-1843.猿 Turk AS 3rd,Siddiqui A,Fifi JT,et al.Aspiration thrombectomyversus stent retriever t

20、hrombectomy as first-line approach for largevessel occlusion(COMPASS):a multicentre,randomised,openlabel,blinded outcome,non-inferiority trial J.Lancet,2019,393(10175):998-1008.源 Nabil M,Chater G,Correia P,et al.Thrombectomy-Related Emboli:Direct Aspiration versus Stent Retriever Thrombectomy for Ac

21、uteIschemic Stroke:Our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ReviewJ.WorldNeurosurg,2020,135:e588-e597.缘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19.远 陶子荣.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信度,效度及敏感度的评价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3):3.苑 袁俊亮,张晓丹,李海英等.smRSq 量表在部分中国脑卒中人群中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 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3):161-163.愿 杨清武,资文杰.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血运重建:直接还是桥接取栓研

22、究回顾及展望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1,43(14):5.怨 邓承能,陈志俊,李洪现.机械取栓对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6):4.1园 Bernsen MLE,Bruggeman AAE,Brouwer J,et al.Aspiration VersusStent Retriever Thrombectomy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J.Stroke,2022,53(3):749-757.1员 Barral M,Boudour S,Viprey M,et al.Stent retriever

23、thrombectomy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including THRACE J.Rev Neurol(Paris),2018,174(5):319-326.1圆 朱存良,谢宁,李长茂.导管抽吸取栓术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取栓次数,mRS 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0):101-103.1猿 ElDib R,SpencerFA,SuzumuraEA,et al.Aspiratio

24、n thrombectomyprior to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BMC Cardiovasc Disord,2016,16(4):121.1源 袁磊,刘洋,王明,等.Solitaire 支架取栓联合 Neuro 导管抽吸对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再通率及远端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4):3.1缘 任斌,仝海波,王向阳.支架机械取栓联合 5F Navien 导管抽吸技术治疗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9,5(4):4.1远 王晖,苏娅,黄大刚.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同侧颅外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分析 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0):792-796.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