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5454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课我的母亲教学目的1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语。2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教学重难点1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2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语。2了解作者,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

2、学家、哲学家,曾获35个博士学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周评论。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45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1949年1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

3、哲学史大纲等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散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文眼等,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一、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文绉绉(wn zhu zh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翳(y):指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本家:指同姓或同宗族的人。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庶(sh)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浪人:游荡无赖之徒。气量: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肚量或容忍谦让的限度。广漠:广大空旷。宽恕:指饶恕。管束:遏制自由行动或言论;

4、加以约束,使人不越轨。责罚:处罚;惩罚。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牢骚:烦闷不满的情绪。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来询问;责问。侮(w)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筹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筹划准备。二、整体理解1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部分(1-4):我童年体弱好学。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言传从不在外人面前打骂我责罚我说话轻薄第二部分(5-12):母亲对我的教育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身教与大嫂、二嫂相处让五叔当众认错第三部分(13):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课文前几个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作为课文内容鲜明精练概括的文题无关,作者这样

5、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呼应。另一原因是,这篇课文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

6、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明确: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总结固趣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之情,记下自己母亲可

7、亲可敬的形象(教子有方,性格温和,仁慈、刚强、宽厚),唱出了一支母亲的颂歌,同时在文中也流露作者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天性的不满,强调从小进行“做人训练”的重要。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2思考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解胡适对母亲的感情。第2课时教学目的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母亲的形象特点,理解胡适对母亲的感情。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课文写于1930年,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忆。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死去。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8、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这一切在胡适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最初、最深的回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理解母亲这一形象,理解胡适对母亲的感情。探究生趣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母这一形象,理解胡适对母亲的感情。深入理解课文1.作者写童年游戏及失掉的机会,表

9、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对童年往事的追悼及惋惜之情。2文章前3段与母亲有什么联系?答: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前三段在内容上说明了“我的母亲”是“我”性格的形成原因之一,突出了母亲在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结构上为下文做铺垫,首尾呼应。3为什么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景?答:在文中,除了写

10、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了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的体现在母亲平时待人接物上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5母亲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答:保护了儿子的自尊心,也因为这样做并不是给别人听的,给别人看的。6.“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文中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答:内容上:更加巩固了母

11、亲严师的形象。结构上:与下文嫂嫂打儿子出气做对比。4本文主旨?答:文章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九年之中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教子严而有方是我恩师,慈母,严父的性格特征,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理解母这一形象1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明确:提示母亲品性的语句有:“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

12、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精彩填充有:“母亲是一个对我管教深细而严格的人”、“母亲是一个容忍善良、仁慈温和又很有刚气的人”。2本文写了哪几件关于母亲的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答:本文一共写了7件关于母亲的事。母亲叫“我”起床训导,催“我”上学严格督促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打骂“我”保护“我”的自尊心,教子有方“我”说轻薄的话,受到母亲重重责罚对“我”要求严格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爱子情深母亲处理大哥欠下的债务宽容,温和,仁慈母亲处理两个嫂子之间的矛盾宽容,温和,忍让母亲受到五叔的侮辱,要五叔当

13、众认错,讨回公道有刚气理解胡适对母亲的感情。在文中找出作者表达对母亲感情的语句,然后概括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如果我学的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的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在这里,作者写出了在大家庭之中作为当家后母操持家务、维持家庭和睦的不易,表达了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最后一段:篇末点题,指出母亲是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浸染着作者对母亲的敬意和爱。第三步,选读课文,个性解读1你对本课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2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总结固趣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

14、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布置作业:预习我的第一本书,要求基本理解课文,列出不懂之处。上网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有关的趣味教学资料胡适简介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铁儿、适儿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15、。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大教授、校长。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4岁到上海求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论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

16、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到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享年72岁。胡适的故事胡适在提倡白话文的暴名时代,有一次胡适想制一枚上好的印章,买了一方上好的“鸡血石”,遍求雕刻印章的高手。老北平的“京华刻印店”,是当时北平的名店和王牌。其店老板王老,也系湖南才子,书香门第,中过举人,书法在京城也较有

17、名气,但王老对胡适先生搞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持坚决反对态度,是一个反抗提倡白话文的老顽固。见胡适博士身穿长褂,眼戴金边眼镜,慈祥和气,上门求“治印”,王老有“忌妒”的心情,表面上以热烈欢迎的姿态,当即以贵宾礼接胡先生入内厅上座奉茶,暗地里就心想着,平常无机会表达他坚持“文言”之理,今日胡却是自投罗网,尽可以较量一番。王老问道:“胡先生是提倡白话文的先驱,今天刻印有什么新花样,印章要求怎么个刻法?”胡适赶紧谦逊地回答:“王老夸奖了,小生提倡白话文,不过是为了民众适用白话文的一种新尝试,白话文古来有之,我想再作一次推动努力而已。我的印章请刻胡适之印即可!至于王老的雕章技艺之高超,我是慕名而来,有

18、攀高门了。”王老抓住战机抡口质问:“胡博士提倡白话文,怎么也用之乎者也的之字呢。那可不相称吧?”胡适未作辩答,含笑告辞了。三天后,胡适收到了印章,上记刻“胡适的印”四个大字,王老暗地施招,弄得胡博士哑口吃黄莲,胡适即以将错就错,堂而皇之对外行章了,成了著名的胡适“白话文”之印。现代学者章士钊,对胡适提倡白话文,异议颇多,观点相左。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间,章曾“以适之为大帝,绩溪为上京”讥讽胡适。但那时的知识分子以“宽厚的心态”对待学术之争,对个人私谊仍平常与祥和。1925年8月30日国语周刊第12期胡适发了老章又反叛了一文,谈到他和章士钊对文言和白话之争的一段往事。有一天胡、章两人在饭馆相遇,章

19、邀胡餐毕合影一张。事后,章在照片上题白话诗一首赠胡适:“你姓胡,我姓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作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诗送给你,总算老章投了降。”胡适看后,即表示了学人之间的和善与诚意,在文中有题章士钊胡适合照诗一首:“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抗战期间,胡适任驻美国大使,有一记者写了一篇关于胡适的报道,说胡适是个收藏家,一是收藏洋火盒,二是收藏荣誉学位。1958年,身在台湾的胡适出席“中央研究院”同人的庆祝宴会,接着收藏这个话题即兴演讲。胡适说,他在大使任内收集的火

20、柴盒有五千多个,留在了大使馆内。他收藏的荣誉学位,也有三十多个,但不能算他的收藏,都是人家送的。胡适真正的收藏是全世界各国怕老婆的故事。“这个没有人知道。这个很有用,的确可以说是我极丰富的收藏。世界各种怕老婆的故事,我都收藏了。”胡适发现,有三个国家是没有怕老婆的故事德国、日本、俄国。而意大利倒有很多怕老婆的故事,“我预料意大利会跳出轴心国,不到四个月,意大利真的跳出来了。”大家都安静地听胡适讲,胡适话锋一转:“现在可以这个收藏里得出一个结论:凡是有怕老婆的国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反之,凡是没有怕老婆的国家,都是独裁的或极权的国家。”原来如此,胡适以怕老婆话题谈他对二战期间国家政治局势的见解,

21、胡适说的大抵没有错,二战时期的苏联,是个没有怕老婆故事的国家,那时已露端倪,而胡适讲这番话时,苏联正是独裁和极权的时期。胡适是在借怕老婆的话题发挥呢。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1891-1962年)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胡适还常在课堂上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有位学生不服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一点缺点都没有吗?”胡适微笑道:“没有。

22、”这位学生反驳道:“怎会没有呢,白话文语言不简洁,打电报用字就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同学们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不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个字:干不了,谢谢。随后又解释道:“干不了,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而谢谢既有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

23、,又有婉拒之意。可见,白话也能比文言文更简练。”胡适家人说胡适平生有三大喜好:读书,写作、交友,这一概括无不道理,我们从胡适日记中即可得到确认。胡适先生的藏书颇丰,这是他留下的一笔精神遗产。有一年,好友查良钊陪同熊希龄遗孀毛彦文女士往南港参观先生的书房,胡适指着书架,幽默地对他们说,我的太太以前对人家说:适之造的房子,给活人住的少,给死人住的多。这些书,都是死人遗留下来的东西然而,“就在这些死人中,他埋头整理国故,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都是好材料”。胡适一生清廉,身无长物,除了这些藏书之外,可说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但“他的书籍、他的朋友、他的著作,都是巨大财富,天下立言者众,得人

24、心者寡,若说他生平最大成就,恐怕该是广结人缘了”。尽管世事多变,“他这条路走得很漫长,很辛苦”,却始终能有良好的人缘交往,与其说这由于他的温和秉性,还不如说是他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正因为如此,当“一切知遇、曲解、绚烂、沧桑都成过去”,惟“我的朋友胡适之”这句话,在朋友们的记忆中一直流传至今。胡适的幽默爱国人士杨杏佛是胡适当年教过的学生,此人鼻高嘴阔,绰号“杨大鼻子”。有一天,胡适去他家找他议事,适逢杨不在家。等得无聊的他忽然想起了寻隐者不遇的古诗,不禁童心骤生,拿起书桌上的笔写下一首致杨大鼻子的诗: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筒。亲嘴全无份,闻香大有功。江南一喷嚏,江北雨蒙蒙。

25、写毕,他边念边笑,正巧杨杏佛回家,见诗之后连呼:“好诗,好诗!” 二人捧腹大笑。有一次,胡适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便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写的却是“胡说”,引得下面哄堂大笑。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前后,蒋介石和汪精卫联名邀请全国各界名流学者到江西庐山开谈话会。7月11日谈话会上,蒋、汪发言后,胡适慷慨激昂,发表了一通抗日救国演讲。在座的胡健中听后,即席赋诗一首:“溽暑匡庐盛会开,八方名士溯江来。吾家博士真豪健,慷慨陈辞又一回!” 言语中颇含戏谑之意。胡适也随手写了一首白话打油诗回赠:哪有猫儿不叫春?哪有蝉儿不鸣夏?哪有蛤

26、蟆不夜鸣?哪有先生不说话?据说后来中央日报登出这首诗,蒋介石看了,也忍俊不禁。胡适评价冯友兰的话和冯友兰评价胡适的话对照起来看十分有趣,何炳棣回忆录有冯友兰损胡适的话。这里看看胡适怎么说冯友兰的,“他本来是个会打算的人,在北平买了不少的房地产。1950年在檀香山买了三个很大的冰箱带回去,冰箱里都装满东西,带到大陆去做买卖,预备大赚一笔的。”这还不算损,还有更损的,“他平日留起长胡子,也是不肯花剃胡子的钱。”胡适:“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

27、很情愿挨骂。”胡适与辜鸿铭话说胡适1917年刚被聘为北大教授时,作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做了一次演讲,用英文念了一句荷马的诗,结果下面也传来了一阵英文,意思是胡适先生的英语是英国下等人的发音,而嘲讽胡适的也就是辜鸿铭,这便是两人的第一次冲突。之后就是各种冲突不断。话说辜先生留着辫子,也是思想先进的北大的一道奇观,后来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在众人都不敢剪辫的晚清时候,辜鸿铭首先剪掉了辫子,在众人剪掉辫子的现在,辜鸿铭却留起了辫子,之前是“立异以为高”,现在是“久假而不归”,后来辜鸿铭看到了此文,很是不满,并且威胁要状告胡适,不过事情后来也不了了之了。关于白话文革丵命的问题,辜鸿铭在

28、反对中国文学革丵命一文中又指名道姓的反驳胡适,他先将莎士比亚的诗用通俗英语写了一遍,再与原文比较,证明了用通俗英语来描述莎士比亚的诗歌之后诗意全无,之后他又写道:“任何一个不懂汉语的人,如果将我的白话英语和莎士比亚高雅的语言加以比较,他就会明白中国的文言和白话,或者像胡适博士以及他的归国留学生英语称之为的通俗汉语之间,有什么不同,如果他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会认识到这种文学革丵命的极端愚蠢”,后来胡适回应了一文,大意是,通俗英语比莎士比亚的高雅英语更能为大众所接受,而中国之所以90%的人不识字是因为中国语言太难学(就是指的文言文太难学),而辜鸿铭又回了一文,此文就几乎是在诡辩,大意是你们这群留学生

29、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得感谢那90%的文盲,因为要是他们都识字,就要和你们这些人抢饭碗。不过虽然辜鸿铭千方百计的证明文言文不是所谓的死文学,但是最后的结局仍然是胡适的一方获胜,文言文也变得不再为书面语言。对于宪政,胡适自然是宪政的忠实拥护者,而辜先生,自然就是忠实的反对者,辜鸿铭认为“简而言之,中国人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的原因有二:第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廉耻感:一种高度道德标准的民族;第二,中国政治赖以建立的基础不是功利,而是道德,一句话,中国人之所以没有成文宪法,是因为他们拥有道德宪法”(出自其着的宪政主义与中国)此外,在妇女解放,中西文化的辩论中,辜鸿铭和胡适也是冲突不断。后来辜鸿铭死

30、后,胡适也多次写文提到他,对他念念不忘。本文出自 中国历史故事网胡适与黄侃黄侃,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音韵学家,湖北蕲春县青石镇大樟树村人,1886年4月3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书香门第。初名乔馨,字君梅,号量守庐居士。1905年他被派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更名黄侃,改字季刚。黄侃所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多有创见,自成一家,在我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他也因此被后人与章太炎先生并称为“国学大师”,其所治之学亦并称为“章黄之说”。在生活中,黄侃性直口急,恃才傲物,狷狂不羁,“俾倪调笑,行止不甚就绳墨”,乃至与人“言小学不相中,至欲以刀杖相决”(见太炎文录续编

31、黄季刚墓志铭)。正因为这一原因,时人将其黄侃、章太炎和刘师培并称为“三疯子”。“五四”前后,黄侃和胡适同在北京大学任教,并竭力反对胡适所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为此,黄侃每次见到胡适,总喜欢嘲讽、奚落胡适一番。胡适深知黄侃的“疯”脾气,一般不与他计较。可即使是这样,胡适仍没少受黄侃的戏谑。有一次,黄侃对胡适说:“你口口声声要推广白话文,却未必出于真心。”胡适不解其意,问其故。黄侃答道:“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就不应叫胡适,应该叫往哪里去才对。”胡适听后一时语塞。原来,胡适,字适之。“适”与“之”在古汉语中都有“到去”的意思。某次宴会,胡适谈及墨学,滔滔不绝。黄侃忽然张口就骂:“现在讲墨学的人,都是

32、些混账王八。”胡适猛闻此言,尚未反应过来,只听黄侃继续在骂:“便是适之的尊翁,也是混账王八。”这一下胡适大怒起来。可是黄侃此时却又大笑起来,说:“且息怒。我只是试试你,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你今有父,何足以谈论墨学?我不是骂你,不过聊试之耳!”举座哄然大笑。某段时间,谭鑫培之京戏风靡北京,北京大学也不例外。一次课间休息,教师们闲话谭鑫培之秦琼卖马,胡适插话道:“京戏太落伍,用一根鞭子算作是马,拿两把旗子算作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这时,只见黄侃起身,说道:“适之、适之,那要唱武松打虎怎么办?”,呵呵,又是胡适无语了。黄侃某次在中央大学上课时对学生说:“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学生们不解,问其原因?黄侃道:“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了也。”学生们恍然大悟,大笑不止。原来,胡适之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一直仅存上半部,下半部则一直没有完成,故而遭到黄侃调侃。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