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二)讲学稿年级:六年级 学科:数学 执笔: 审核:内容:比和比例(2) 课型:复习 课时:2 时间:11年4月教学目标: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3、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二、基础知识复习:(一)正、反比例的意义:1、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正比例:两种 的量;其中一种量增加(或减少),另一种量也 ;两种量的 一定。反比例:两种 的量;其中一种量增加(或减少),另一种量也 ;两种量的 一定。2、你能用字母表示正、
2、反比例的关系吗?(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1、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牛奶袋数(袋)1234就1、2两表分别说一说: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B什么量是一定的?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D分别写一个等量关系式。5质量(g)22044066088011002、每袋面包个数与所装袋数变化情况如下。每袋面包个数2346所装袋数24161283、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订少年报数量和所需钱数。 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圆的周长和半径。 圆的面积和半径。(三)用比例解决问题:例: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3天
3、修了1.5km。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提示: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 。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写出等量关系式_。归纳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设未知数X,列出比例式; 解比例并检验。三、巩固练习:1、仔细辨别,指出每题中两个量成什么比例。(1)X-Y=0,X和Y( )比例。(2)正方体的棱长一定,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比例。(3)3A=4B,A和B( )比例。(4)圆的半径和面积( )比例。(5)扇形面积一定,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 )比例。(6)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比例。(7)距离一定,自行车轮子的半径与转动的圈数( )比
4、例。(8)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周长与长( )比例。(9)X乘Y等于k,当X一定时,Y与k( )比例。(10)梯形上底、下底的和为12米,它的面积与高( )比例。(11)2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它们每分钟的转数和齿数 (12)地球上人口总数与平均每人所占的土地面积 (13)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 (14)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面积2、解比例25:7=x:35 514: 35= 57:x 23:x= 12: 14 x:15=13: 56 34:x= 54:2 x:0.75= 81:25 3、商店运来100台彩电,前5天卖出了10台。照这样的速度,再有多少天能够卖完所有彩电?(用比例方法解)4、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6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超产8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用比例方法解)四、教学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