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入侵物种ppt课件.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80389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7.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侵物种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入侵物种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入侵物种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入侵物种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入侵物种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王蓉王蓉 2015079399022紫茎泽兰紫茎泽兰是农田、荒坡、山地、草场上一种有毒的、侵占性很强的恶性杂草,原产于墨西哥。因其茎和叶柄呈紫色,故名紫茎泽兰,别名腺泽兰。其学名为Eupatorium coelestinum L,系菊科泽兰属多年丛生型半灌木草本植物,株高50120厘米,最高达23米,根呈绳索状,十分发达;喜温、喜湿、耐干旱、耐瘠薄,且能耐-5低温,生态适应性很广,能蔓延到广大的湿润、半湿润亚热带地区,且能迅速形成单生优势,严重破坏入侵地的植被生态平衡。紫茎泽兰的繁殖主要靠种子,其根、茎也能进行无性繁殖。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分布在北纬

2、37至南纬35范围内。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西班牙、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缅甸、越南、中国、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太平洋岛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中缅边境传入中国云南南部,现云南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等地都有分布,大约以每年10-30公里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扩散。生长习性紫茎泽兰具有长久性土壤种子库;是强入侵性物种,具有高繁殖系数、生化感应作用、耐贫瘠和解磷解氮作用;传播途径多,有风媒传播、流水传播、动物传播、车载传播等。生命力强,适应性广,化感作用强烈,易成为群

3、落中的优势种,甚至发展为单一优势群落。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适应能力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生物危害u紫茎泽兰对畜牧生产的危害,表现为侵占草地,造成牧草严重减产。天然草地被紫茎泽兰入侵3年就失去放牧利用价值,常造成家畜误食中毒死亡。u紫茎泽兰入侵农田、林地、牧场后,与农作物、牧草和林木争夺肥、水、阳光和空间,并分泌克生性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对农作物和经济植物产量、草地维护、森林更新有极大影响。u紫茎泽兰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性强,能极大地损耗土壤肥力。另外,紫茎泽兰对土壤可耕性的破坏也较为严重。植株能释放多种化感物质,排挤其他植物生长,常

4、常大片发生,形成单优种群,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园林景观,影响林业生产。u紫茎泽兰植株内含有芳香和辛辣化学物质和一些尚不清楚的有毒物质,其花粉能引起人类过敏性疾病。防治措施拔除拔除在秋冬季节,人工挖除紫茎泽兰全株,集中晒干烧毁。此方法适用于经济价值高的农田、果园和草原草地。在人工拔除时注意防止土壤松动,以免引起水土流失。人工除治可以达到控制紫茎泽兰传播,据调查,9月-10月割除的紫茎泽兰新萌植株异年开花结实较少或没有开花结实,有效地控制紫茎泽兰高度,一般割除后由于萌生植株较多,紫茎泽兰种内竞争较大,植株普遍偏小和变矮。生物生物植物的替代控制:利用柠檬桉、皇竹草、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

5、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等,作为替代植物来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生物防除:利用泽兰实蝇、旋皮天牛和某些真菌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泽兰实蝇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以上。泽兰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具有专一寄生紫茎泽兰的特性,卵产在紫茎泽兰生长点上,孵化后即蛀入幼嫩部分取食,幼虫长大后形成虫瘿,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削弱大面积传播危害;旋皮天牛在紫茎泽兰根颈部钻孔取食,造成机械损伤而致全株死亡;泽兰尾孢菌、飞机草链格孢菌、飞机草绒孢菌、叶斑真菌等可以引起紫茎泽兰叶斑病,造成叶子被侵染,失绿,生长受阻。化学化学农田作物种植前,每亩田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60-400克,兑水4

6、0-60千克,均匀喷雾;松林每亩用70%嘧磺隆可溶性粉剂15-30克,兑水40-60千克,均匀喷雾;荒坡、公路沿线等,每亩用24%毒莠定水剂200-350克,兑水40-60千克,均匀喷雾;草地、果园中的紫茎泽兰用草甘膦进行防治,慎用甲嘧磺隆。薇甘菊薇甘菊,也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薇甘菊为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茎细长,匍匐或攀缘,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幼时绿色,近圆柱形,老茎淡褐色,具多条肋纹。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包括斐济、西萨摩亚、

7、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状况在中国,薇甘菊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主要对当地6-8米以下的几乎所有树种,尤其对一些郁闭度小的林分危害最为严重。危害严重的乔木树种有红树、血桐、紫薇、山牡荆、小叶榕;危害严重的灌木树种有马缨丹、酸藤果、白花酸藤果、梅叶冬青、盐肤木、叶下珠、红背桂等;危害较重的乔木树种有龙眼、人心果、刺柏、苦楝、番石榴、朴树、荔枝、九里香、铁冬

8、青、黄樟、樟树、乌桕;危害较重的灌木植物有桃金娘、四季柑、华山矾、地桃花、狗芽花等。通过攀缘缠绕并覆盖附主植物,对森林和农田土地造成巨大影响。由于薇甘菊的快速生长,茎节随时可以生根并繁殖,快速覆盖生境,且有丰富的种子,能快速入侵,通过竞争或他感作用抑制自然植被和作物的生长。在马来西亚,由于薇甘菊的覆盖,橡胶树的种子萌发率降低27%,橡胶树的橡胶产量在早期32个月内减产27%-29%;在东南亚地区,薇甘菊严重威胁木本植物,油棕、椰子、可可、茶叶、橡胶、柚木等都受危害。由于薇甘菊常常攀缘至10米高的树冠或灌木丛的上层,因此,清除它时常伤害附主作物。在广东内伶仃岛,发育典型的白桂木-刺葵-油椎群落常

9、绿阔叶林,几乎被薇甘菊覆盖,除较高大的白桂木外,刺葵以下灌木全被覆盖,长势受到严重影响,群落中灌丛、草本的种类组成明显减少。疏林树木、林缘木被薇甘菊缠绕,出现枝枯、茎枯现象,呈现明显的逆行演替趋势。薇甘菊-防治方法u人力铲除是最原始的方法,但也是目前(2012年)比较有效的方法,缺点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一次铲除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又要再铲除,成本高、效率低。u化学方法用化学除草剂(如2,4-D等)在开花之前喷洒叶面,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缺点是污染环境,还会影响其它植物。u真菌防治香港大学有人找到了几种使薇甘菊产生枯萎的真菌,虽不十分严重,但这种方法的前景是可观的,为防治薇甘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10、和途径。u引进天敌据报道在美洲有一种臭虫(Tele oenma sp.)和螨虫(A-calitus sp.)能啮食薇甘菊。但这种方法是否带来新的生态危机,应慎重考虑。广东的科研人员发现用土生田野菟丝子和黄伞枫抑制薇甘菊蔓延。黄伞枫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来 抑制薇甘菊的生长。在内伶仃岛上,通过种植这两种植物,并配合专用农药的使用,薇甘菊危害的面积已由原来的5.54平方公里缩减到现在的 3.3平方公里。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原名:喜旱莲子草,别名:空心苋、水蕹菜、革命草、水花生,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

11、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成杯状;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侧扁,顶端圆形。果实未见。花期5-10月。1930年传入中国,是危害性极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大的入侵物种,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春夏采其嫩茎叶、洗净、沸水烫,清水漂洗后切断,可凉拌、炒食,清脆可口。也可牛、兔和猪饲料。空心莲子草-植物危害主要影响表现在:(1)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2)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3)复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4)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5)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6)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

12、观;(7)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危害的管理措施1、采取植物检疫,建议在中国建立健全该植物的检疫体系。2、机械人工防除:对喜旱莲子草的防治,应侧重于预防。结合农业措施,在耕翻换茬时花大力气挖除在土中的根茎,然后务必晒干或烧毁;在种群密度较小或新发现的入侵地手工拔除,进行根除。对新入侵的空心莲子草,深挖1m,并彻底焚烧,连续三年,能起到根除的效果,在许多水域依靠人工打捞,但打捞后的植株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又会死而复活。3、化学防除:在中国,化学防除是抑制空心莲子草的主要措施之一。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水花生净),草甘膦或加二甲四氯等除草剂在中国应用较多。豚草豚草(学名:Ambrosia ar

13、temisiifolia L.):一年生草本,高20-15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圆锥状分枝,有棱,被疏生密糙毛。下部叶对生,具短叶柄,二次羽状分裂,裂片狭小,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上面深绿色,被细短伏毛或近无毛,背面灰绿色,被密短糙毛。雄头状花序半球形或卵形,径4-5毫米,具短梗,下垂,在枝端密集成总状花序。总苞宽半球形或碟形;花冠淡黄色,长2毫米,有短管部,上部钟状,有宽裂片。瘦果倒卵形,无毛,藏于坚硬的总苞中。花期8-9月,果期9-10月。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中国杭州,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恶性杂草,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列入中国外来

14、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物种危害破坏生态破坏生态侵入裸地后一年即可成为优势种。由于其极强的生命力,可以遮盖和压抑土生植物,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农业减产,消耗土地中的水分和营养,造成农业损失惨重;豚草的蔓延蚕食了大片土地,造成农作物撂荒,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豚草的潜在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在粗放型农业耕作区域。豚草能混杂所有旱地作物,特别是玉米、大豆、向日葵、大麻、洋麻等中耕作物和禾谷类作物,能导致作物大面积草荒,以致绝收。它能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和消亡。花粉过敏花粉过敏豚草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开花后散发出的花粉。该草的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可迅速释放,引起

15、过敏性变态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病原,易导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热症”。病轻引起咳嗽、哮喘;严重情况,可引起肺气肿,而且感染以后会年年复发,且一年比一年加重。由于豚草有强大的根系和巨大的地上营养体,长势凶猛,与作物争水争肥,它释放出多种物质对栽培作物及野生植物,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迅速压倒本地一年生植物。豚草花粉是引起人体一系列过敏性变态症状枯草热的主要病原。植物现状蔓延趋势豚草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境外传入中国东北三省后,这种世界性危害草已经在全国19个省市蔓延,正在大片大片的蚕食土地,造成一些地方农作物撂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专家呼吁加紧防治全球性公害植物豚草刻不容缓。这种有植

16、物“杀手”之誉的外来植物在中国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令人生畏的豚草遍布在这些省市一些交通干线的路旁、渠道、河岸和院落、街道、垃圾堆、宅旁、公园、果园、旱地等处。全国已经形成了沈阳、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五个豚草繁殖传播中心。传播途径豚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据了解,一株发育良好的豚草产籽量可以达到7-10万粒,种子随风飘扬100多公里远,可随人的鞋底、水流、交通工具等四处传播,每年的6、7月份是豚草开花期,也是其肆虐的时候。它的雄花序能产生大量致病的花粉,摇曳植株就能看见黄雾般的花粉散落,研究表明,每平方公里豚草可产花粉十

17、几吨,美国每年产生豚草花粉100多万吨。毒麦毒麦(学名:Lolium temulentum)禾本科黑麦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田间常见的杂草,盛产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毒麦的茎可以长到一米高,穗状花序长达1025厘米。其颖果呈紫色。毒麦经常和重要的农作物小麦混生在一起。毒麦的外形非常类似小麦,然而其子粒中含有能麻痹中枢神经、致人昏迷的毒麦碱,被认为是恶性杂草。毒麦原生欧洲,近半个世纪传入我国,在东北、西北及河南、江苏、安徽、湖北、云南等地曾有发现。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种子有毒,尤以未熟或多雨潮湿季节收获的毒力为强。小麦中若混有毒麦,人;畜食用含4%以上毒麦的面粉

18、即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疲乏无力、发热、眼球肿胀,重者嗜睡、昏迷、发抖、痉挛等,因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死亡。危害分布与为害:毒麦(Lolium temulentum L),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别名:黑麦子、小尾巴麦、闹心麦。原生欧洲,近半个世纪传入中国,为小麦田中常见的杂草;1954年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被发现,1957年在黑龙江归化;到1961年,毒麦分布扩到45个县;除西藏和台湾外,在东北、西北及河南、江苏、安徽、湖北、云南等地曾有发现。该种系“拟态杂草”,难以清除,常与小麦一同被收获和加工。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在早春3、4月份,及时防治。(1)黑

19、麦草、早熟禾、高羊茅等禾本科冷季型草坪出现该草,杂草5叶以下,使用消禾,每660平方米用80-100毫升兑水25-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2)马尼拉、狗牙根草坪出现该草,杂草5叶以下,使用金百秀,每660平方米用12-16克兑水25-30公斤茎叶喷雾。(3)三叶草草坪出现该草,杂草5叶以下,使用大杀禾每660平方米使用80-100毫升兑水25-30公斤茎叶喷雾。人工拔出人工拔出少量发生时,及时拔除。(1)于小麦播后芽前施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300g/667;(2)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40g/667对毒麦具有较好防除效果;(3)阿畏达有效成分100g/667,在小麦播后芽前使用,对毒麦的

20、株防效达97.3%,鲜重防效达97.2%;(4)禾草灵防除毒麦,适宜浓度400480倍液,或用125150g/667,对水60,3叶期喷雾,可达理想的防除和保产效果,平均防除效果81.9%,并对小麦安全。互花米草互花米草隶属禾本科、米草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因此,20世纪初许多国家为了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先后加以引进。虽然互花米草在海岸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是其在潮滩湿地生境中超强的繁殖力,威胁着全球的海滨湿地土著物种,所以许多国家正在将其作为入侵植物实施大范围

21、的控制计划。u植物分布原产地:美国东南部海岸;在美国西部和欧洲海岸归化。中国分布现状:东部沿海盐沼(北至天津塘沽,南至广西山口保护区)。u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危害原因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害草,表现在:(1)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2)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3)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4)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盐沼植物消失。治理方法u物理控制1、限制植物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2、限制植物无性繁殖3、限制种子传播u化学控制化学控制是使用除草剂,最

22、早用于控制田间杂草,现在用于控制互花米草的除草剂包括草甘膦(glyphosate)和咪唑烟酸(imazapyr),前者能被植物迅速吸收,并随着同化产物传导至整个植株,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被阻断,影响植物细胞分裂和叶绿素合成、阻碍蛋白质代谢过程,导致植株死亡;后者是通过阻止支链氨基酸的合成实现控制植物生长。u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理论上控制生物入侵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从原生地选择天敌包括昆虫、寄生虫以及病原菌等来控制互花米草。飞机草原产中美洲,1920年代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全球性入侵物种。繁殖力极强,是

23、一种具有竞争性的有害物种,2003年已被中国政府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植物危害飞机草是危害特别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恶性有毒杂草。它能分泌感化物质,排挤本地植物,使草场失去利用价值,影响林木生长和更新。同时,它的叶有毒素,含香豆素类的有毒化合物,能够引起人的皮肤炎症和过敏性疾病,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家禽、家畜和鱼类误食也会引起中毒。防治方法物理在飞机草幼苗期人工或使用机械铲除。或在开花前挖除全株,晒干烧毁。化学荒地、果园、茶园、桑园,在飞机草苗期,每亩使用410克/升草甘膦水剂200毫升,兑水30升喷雾。对残存的植株进行补喷。禾谷类作物田,在飞机草幼苗期,每亩

24、使用200克/升2甲4氯水剂300毫升或240克/升氨氯吡啶酸乳油200毫升,兑水30升,叶面喷施。生态在裸地上种植禾本科牧草和多年生豆科牧草。或从云南引进泽兰食蝇放飞。凤眼莲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也很强,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水塘、沟渠及稻田中。亚洲热带地区也已广泛生长。凤眼蓝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阻塞水道,影响交通。凤眼蓝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全株也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毒、除湿祛风热以及外敷热疮等功效。引

25、入历史凤眼莲在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凤眼蓝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葡萄牙)至南纬(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在分布,并形成患害。19世纪期间引入东南亚,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严重,并

26、已扩散到温带地区,如锦州、营口一带均有分布。植物危害1、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2、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3、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4、破坏饮水资源。由于造成堵塞,水体不能自由流动,各种污染源如重金属元素及其对人体危害的其它微量元素不能有效清除,人直接或间接吸纳到有污染的水源。5、凤眼蓝覆盖水面也加大了水的蒸发量,比敞开水面的蒸发量高出8-10倍,造成水源损失。6、对水源采水点的淡水水质的影响。大量的凤眼蓝覆盖水

27、面会使水的PH值降低;CO2浓度增高;水的嗅值浓度、色度增高;水中的酸度也增加,使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直至不能饮用。7、凤眼蓝的爆发以及其腐烂阶段同时会大量地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水下动物比如鱼类活动繁殖空间将会减少,甚至会鱼类大量死亡。治理u防治水体污染:水体营养化是凤眼蓝不断繁殖生长的根基,要从源头上来防治凤眼蓝的泛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及人口不断膨胀,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有机物含量大大提高,为凤眼蓝的生长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源,所以要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工农业废水的有序排放,确需排放时必须经无公害化水处理后再排放。u机械搅灭法:对凤眼蓝危害较大的水域,可以使用相关机械将其搅灭打碎

28、,扩大水体的光照面积,增加水体的流动,确保养殖、捕捞及航运顺利进行。u人工清除法:动用人力物力直接将凤眼蓝捞起运送到陆地而予以清除。这也是期初用得最多的方法,针对小水面实施效果较佳。如果水域过大,则人力物力代价太大,不建议使用。u生物防治法:在晚春或初夏,最低气温稳定回升到13以上时,每667平方米释放凤眼蓝象甲成虫1500-2000头。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治目的。u变废为宝法:可以利用凤眼蓝来制作猪或鱼饲料,一般做法是将凤眼蓝粉碎打浆,再加入2%的食盐拌匀,再用它喂猪或养鱼,也可用来培肥水质。假高梁假高粱,广泛分布北纬55 到南纬45 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假高粱是多年生的根茎植物,以种子和地下茎

29、繁殖。一棵植株一个生长季节大约可结2800粒种子、生长8千克鲜重植株和70厘米长的地下茎。颖果成熟后,经过58个月的体眠即可萌发,有关试验表明,假高粱的种子在土中保存2年仍能萌发,在干燥适温下可存活7年之久危害情况假高粱常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耕地里,以种子和根茎繁殖蔓延。假高粱是谷类、甘蔗、棉花、麻类、苜蓿、大豆等30多种旱地作物的最危险杂草之一。混入后,不仅使作物的产量下降,而且它的花粉容易与高粱属作物杂交,致使品种纯度下降。假高粱是C4植物,生长快,一个生长季能生长8公斤植株和70cm长的地下茎;一小段根茎就能繁殖形成新植株。每株可结籽23万粒,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竞争力。假高粱的幼苗

30、和嫩芽含有氰甙,经酶解产生氢氰酸,家畜误食会中毒死亡传播方式及防除传播方式及防除种子混杂在粮食中是假高粱远路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种子还可随水流传播。假高粱的根茎可在地下扩散蔓延。也可被货物携带向较远距离传播。假高粱起源地为地中海,大约20世纪80年代随进口粮食传入我国。假高粱子实混在进口粮食中,每千克原粮中有的可高达50粒。以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小麦、大豆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和玉米。混有假高粱的原粮在装卸、转运和加工过程中,假高粱子实可由震动散落或留存于地脚粮而传播,现已传入到我国华南、华中、华北及西南的局部地区。对于进口粮中所带假高粱种子,目前经济有效方法是在严

31、防撤漏的情况下,将其下脚料做粉碎处理。对于小范围生长的假高粱植株,可采用挖掘根茎进行销毁处理。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具有昼伏夜出性、群居性,喜阴湿环境。白天栖息于阴暗潮湿的隐蔽处和藏匿于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下、垃圾堆中、枯草堆、土洞或乱石穴内。晚上8:00以后开始爬出活动,9:00-11:00是活动高峰。次日早上5:00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隐藏起来。畏光怕热,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极为敏感,当湿度、温度不适宜时,蜗牛会将身体缩回壳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护膜,封住壳口,以克服不良环境的干扰。寄主是木瓜、木霜、仙人掌、面包果、橡胶、可可、茶、柑桔、椰子、菠萝、香蕉、竹芋、番薯、花生、菜豆、落地生根、铁角

32、蕨、谷类植物(高粱、粟等)。入侵物种u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人为方式传播,一是通过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随观赏植物、苗木、板材、集装箱、货物包装箱传播;二是非洲大蜗牛个体大,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而被人们作观赏品和食物直接引入。u环境破坏非洲大蜗牛的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它吃掉大量的本土植物,改变栖息地。竞逐原生蜗牛。非洲大蜗牛也可能替掠食动物提供一个替代的食物来源,改变食物链,进而改变本土生态系统。非洲大蜗牛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会吃各种作物,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u感染疾病非洲大蜗牛是一些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病媒体,会传播鼠肺线虫,感染人类造成一种脑膜炎。蜗牛内的寄生虫通常藉由人类吃生的或没有煮熟的蜗牛传染给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