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 4479—2021 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7994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4479—2021 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7∕T 4479—2021 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7∕T 4479—2021 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7∕T 4479—2021 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7∕T 4479—2021 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4792021 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stress resistance, disaster reduction and stable yield of winter wheat 2021-12-29 发布 2022-01-2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479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

2、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植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DB37/T 44792021 1 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的生产环境、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与调控、收获与晾晒等技术措施要求。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山东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其他相似区域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3、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4 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倒春寒 late sprin

4、g coldness 初春气温回升较快, 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 并对小麦造成冻害或冷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 注: 山东省大部分地区一般出现在4月至5月,日最低气温2 ,冬小麦遭受霜冻害的灾害性天气。 3.2 干热风 dry hot wind 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性天气。 注: 其标准为风速在3 m/s或以上,最高气温在30 或以上,14时相对湿度在30 %或以下。 4 播种前准备 4.1 地块选择 DB37/T 44792021 2 选择土层厚度在1 m以上,耕层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提倡与花生、大豆轮作,提高小麦抗逆性。 如前

5、茬为玉米时, 田间秸秆全部粉碎还田 (留茬高度10 cm, 秸秆粉碎长度10 cm) 。耕地质量符合GB/T 33469的规定。 4.2 精细整地 连年旋耕的地块要采用深耕犁深耕25 cm以上,整地要耙透擦平,做到上虚下实,确保整地质量。对于地老虎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 可在旋耕前选用50 %辛硫磷乳油7 500 mL/hm2, 加水适量,喷拌于2 250 kg细干土制成药土或2.5 %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9.8 kg/hm230.0 kg/hm2撒施后旋耕。农药使用执行GB/T 8321.2、GB/T 8321.10和NY/T 1276。 4.3 合理施肥 全生育期施用优质腐熟农家

6、肥30 000 kg/hm245 000 kg/hm2、N 180 kg/hm2225 kg/hm2、P2O5 120 kg/hm2150 kg/hm2、K2O 90 kg/hm2120 kg/hm2。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及50 %氮肥于深耕前均匀撒施地面耕翻后作底肥, 其余50 %氮肥在冬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用作追施。 肥料施用执行NY 525、 NY/T 496。 4.4 灌足底墒水 如果播种前0 cm50 cm土层土壤田间持水量高于70 %,可抢墒播种;如果底墒不足应造墒播种,在适期内,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确保0 cm50 cm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为70 %80 %,

7、确保一播全苗。 4.5 选择抗逆稳产品种 选择个体健壮、高产、抗逆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冬小麦品种,且所选品种应通过省或国家审定。执行GB 4404.1。 4.6 种子处理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选用包衣剂执行GB/T 8321.4、GB/T 8321.10和NY/T 1276,技术条件执行GB/T 15671。具体做法为每100 kg小麦种子,用6 %戊唑醇悬浮种衣剂80 mL兑水2 kg3 kg,或者用吡虫.咯.苯甲悬浮剂600 g800 g兑水2 kg3 kg,混匀药液后均匀喷洒到种子上,堆闷3 h4 h,晾干后即可播种。 5 播种 5.1 适期播种 根据冬前小麦每长出一片叶片需要积温7

8、0 75 和冬前6叶1心或7叶1心的壮苗标准推算,山东省大部分一年两熟区适宜播种时间为10月818日,鲁北区域靠近河北地段宜提前7 d10 d播种。山东省冬小麦保证高产稳产,小麦不晚于10月25日播种。 5.2 种植密度 高产田适期播种,播种量为150 kg/hm2187.5 kg/hm2,10月18日后播种,每推迟1 d,增加播种量7.5 kg/hm2。 5.3 播种技术 DB37/T 44792021 3 可选择适宜深耕作业的碎土整平播前镇压加精量播种加播后镇压一体化完成的播种机播种, 推荐选用15/25 cm的大小行播种规格,平均行距20 cm,播种深度3 cm5 cm,播前要进行机具调

9、试,并进行试播,达到要求后方可播种。 6 田间管理 6.1 冬前管理 6.1.1 灌越冬水 当日平均气温下降至3 5 时,及时灌溉越冬水。如越冬前0 cm20 cm土壤田间持水量达80 %以上,则不必灌越冬水。越冬水量一般控制在600 m3/ hm2左右。 可采用畦灌、 管灌、 微喷灌等灌溉方式。 6.1.2 冬前除草 11月中旬,当日平均气温5 以上,小麦3叶1心后用药。防治禾本科杂草宜选用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等,阔叶杂草可选用苯磺隆等。 6.1.3 冬初镇压 可选择小麦浇完冬水后,在12月上旬至中旬,最高气温超过3 、中午前后、麦苗解冻变软、地表坷垃解冻变酥后进行镇压,可采用平滑型小麦镇压

10、器。 6.2 春季肥水管理 6.2.1 春季第 1 水 高产地块春季第1水在拔节初期灌水追肥, 中产地块在起身期灌水追肥, 浇水量为600 m3/ hm2左右,随灌水追施50 %氮肥。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要求。 6.2.2 灌浆水 开花至灌浆初期浇好灌浆水,浇水量为600 m3/hm2左右,浇水不宜过晚,应在麦收前15 d左右停止浇水,并注意避免三级以上风天灌水。 6.3 抗倒春寒调控剂的使用时期与用量 起身至拔节前叶面喷施调控剂和叶面肥(3月2030日期间,具体请根据当地小麦生育进程和天气预报确定喷施时间,如遇降温需提前3 d7 d喷施)。 喷施方案1:每公顷用0.01 %芸苔

11、素内酯150 g+氨基酸水溶肥450 mL+海藻酸450 g兑水450 L,叶面均匀喷施。 喷施方案2: 每公顷用0.01 %芸苔素内酯150 g+海藻酸450 g+磷酸二氢钾1 200 g兑450 L, 叶面均匀喷施。 也可选用生产中常见以芸苔素内酯、 甜菜碱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成分的抗逆调控剂配合叶面肥的套餐喷施,对于病虫害发生严重地块,每公顷配施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 g+吡唑醚菌酯300 g+苯甲丙环唑300 g。 6.4 抗干热风调控剂的使用时期与用量 在扬花至灌浆期叶面喷施调控剂和叶面肥(5月1020日期间,具体请根据当地小麦生育进程和天气预报确定喷施时间,如遇干热风预警,

12、可提前3 d7 d喷施)。 DB37/T 44792021 4 喷施方案: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1 200 g+0.01 %芸苔素内酯150 g,兑水450 L均匀喷雾。 6.5 病虫草害防治 6.5.1 虫害防治 蚜虫可选用70 %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 000倍液+增效剂, 或用10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增效剂。间隔7 d10 d喷1次,防治23次。 黏虫可选用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 d10 d喷1次,防治12次。 红蜘蛛选用1.8 %阿维菌素乳油300 mL/hm2, 兑水450 L喷雾防治。 间隔7 d10 d喷1次, 防治23次。 防治吸浆虫在小

13、麦抽穗扬花初期, 即成虫出土初期。 选用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 或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600 g/hm2,兑水450 L喷雾防治。间隔7 d10 d喷1次,防治12次。 6.5.2 病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害防治见表1,执行NY/T 1276。 表1 小麦病害防治简表 病害名称 防治方案 间隔时间 防治次数 条锈病、白粉病 10 %己唑醇可湿性粉剂 420 g/hm2500 g/hm2, 或 80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75 g/hm2120 g/hm2,兑水 450 L,喷雾防治 7 d10 d 23 次 赤霉病 40 %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 300 mL

14、/hm2375 mL/hm2,兑水 450 L,喷雾防治 7 d10 d 12 次 黑穗病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50 g/hm21 500 g/hm2,或 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300 g/hm2450 g/hm2,兑水 450 L,喷雾防治 7 d10 d 12 次 纹枯病、根腐病 可选用 250 g/L 的丙环唑乳油 450 mL/hm2600 mL/hm2,或 300 g/L 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 300 mL/hm2450 mL/hm2,或 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 300 mL/hm2,兑水 450 L,喷小麦茎基部 10 d15 d 12 次 茎基腐

15、病 在小麦返青起身时, 选用 18.7 %丙环.嘧菌酯 750 mL/hm21 050 mL/hm2,或用 40 %戊唑醇.咪鲜胺水剂 900 mL/hm2,兑水 450 L,喷淋小麦茎基部,收获后,及时将秸秆清出病田外 10 d15 d 12 次 6.5.3 草害防治 对于冬前未及时喷施除草剂和早春麦田草害发生严重地块, 在小麦返青期进行化学除草, 喷药要避开倒春寒天气, 喷药前后3 d内日平均气温在6 以上, 日低温不能低于0 , 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 。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针对麦田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分类科学选择防控药剂,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 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执行NY/T 1276。 7 收获与储藏 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为蜡熟末至完熟初期,小麦叶片黄亮、茎黄节绿,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变硬,颜色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籽粒含水量在20 %以下时,应及时收获。 DB37/T 44792021 5 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籽粒含水量降至13 %以下时,入库储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