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oc521资料分享网(D) 资料分享我做主!数学高考综合能力题选讲22参数范围型综合问题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梁丽平题型预测参数范围的问题,内容涉及代数和几何的多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年高考中占有较稳定的比重。解决这一类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有: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等。范例选讲例1对于满足的一切实数,不等式恒成立,试求的取值范围。讲解:将视为主元,设,则当时,0恒成立。等价于:。即。解得。点评: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方面去解释,换个方向去思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地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但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还可以发展自己的
2、思维能力。例2已知函数。()将的图像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函数,求函数的解析式;()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求函数的解析式;()设,已知的最小值是,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讲解:();()设点是函数上任一点,点关于的对称点是由于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所以,点在函数的图像上,也即:。所以,;()要求m的取值范围,可以通过构造关于m的不等式来获得解答,方法之一是直接法,即先求出的最小值,再令其大于即可。解法一。为求的最小值,注意到的表达式形同,所以,可以考虑从的正负入手。(1)当,即时,由的值域均为,可得。这与矛盾;(2)当,即时,是R上的增函数,此时无最小值,与题设矛盾;(3)当,即
3、时,是R上的减函数,此时也无最小值,与题设矛盾;所以,由(1)(2)(3)可得:当,即时,。等号当且仅当,即时成立。由及,可得:。解之得:。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的最小值是且”,也就是说恒成立。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解法:解法二。由可得:。令,则命题可转化为:当时,恒成立。考虑关于的二次函数。要使时,恒成立。首先必须要求,此时由于函数的对称轴,所以,需且只需解之得:。此时,故在取得最小值满足条件。点评:构造关于所求量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来获得问题的解是有关取值范围问题常用的方法。在构造不等式的过程中,常常要用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例3设直线过点P(0,3)且和椭圆顺次交于A、B两点,求的取
4、值范围.讲解:首先,不难得到:=。要求的取值范围,不外乎两条路:其一是构造所求变量关于某个(或某几个)参数的函数关系式(或方程),通过求函数的值域来达到目的;其二则是构造关于所求量的一个不等关系。由此出发,可得到下面的两种解法。解法1:在=中,有两个变量,但这两个变量的范围很难确定,故需要利用第3个变量。比较自然的想法是“直线AB的斜率k”。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如何将转化为关于k的表达式”。只需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得出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求根公式即可。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可求得;当与x轴不垂直时,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消去得解之得 由椭圆关于y轴对称,且点P在y轴上,
5、所以只需考虑的情形.当时,所以 =.由 , 解得 ,所以 ,综上 。解法2: 如果想构造关于所求量的不等式,则应该考虑到:判别式往往是产生不等关系的根源。由判别式非负可以很快确定的取值范围,于是问题转化为如何将所求量与联系起来。一般来说,韦达定理总是充当这种问题的桥梁,但本题无法直接应用韦达定理,原因在于不是关于的对称式. 问题找到后,解决的方法自然也就有了,即我们可以构造关于的对称式:。简解如下: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消去得 (*)则令,则,在(*)中,由判别式可得 ,从而有 ,所以 ,解得 。结合得。综上,。点评:范围问题不等关系的建立途径多多,诸如判别式法,均值不等式法,变量的
6、有界性法,函数的性质法,数形结合法等等. 本题也可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入手,给出又一优美解法.高考真题1(1990年全国高考题)设,其中a是实数,n是任意给定的自然数,且n2.()如果f(x)当x(,1时有意义,求a的取值范围;()如果a(0,1,证明当x0时成立.2(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22题)对于函数,若存在,使得成立,则称为的不动点。已知函数。()当时,求函数的不动点;()若对任意实数,函数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求的取值范围;()在()的条件下,若图像上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的不动点,且两点关于直线对称,求的最小值。3(2002北京春季高考22题)已知某椭圆的焦点是F1(4,0)、F2(4,0),过点F2并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B,且|F1B|+|F2B|=10,椭圆上不同的两点A(x1,y1)、C(x2,y2)满足条件:|F2A|、|F2B|、|F2C|成等差数列()求该椭圆方程;()求弦AC中点的横坐标;()设弦AC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kx+m,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与提示:1。();()略。 2。()当时,函数的两个不动点为;();()。 3。();();()。Doc521资料分享网(D) 资料分享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