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代文学考试要点(明清).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688698 上传时间:2025-01-1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考试要点(明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古代文学考试要点(明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古代文学考试要点(明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古代文学考试要点(明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古代文学考试要点(明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名词解释1、格调说:沈德潜的诗论一般称为“格调说”,论诗歌体格尊唐抑宋。论诗根本的前提,是要求诗有益于统治秩序,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有益于封建社会安定。艺术表现上主张中正平和,委婉,含蓄而反对发露。沈氏本人的诗作大抵平庸无奇。2、台阁体:出现于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主要人物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博,官至大学士,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可以归属这一流派。其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他们要求文起到“施政教、适性情”的功能,内容上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要“颂圣德,歌太平”,在表达一己的感情时,要“适性情之正”,抒写“爱亲忠君之念,咎己自悼之怀。”表现了洪武朝以后一段

2、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缺乏对自我内在感情的切入,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并且缺乏艺术创造的热情。3、桐城派: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为倡导者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以程朱理学为内核,以前秦两汉散文及唐宋八大家古文为正统,以服务于当代政教为宗旨,在文章体格和作法上又有系统化的散文理论,并有具体作品与之结合。4、谴责小说:甲午战争失利,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苟延残喘,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弱,小说界出现了大量抨击时政,揭露官场黑暗与丑陋的作品,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

3、曾朴的孽海花,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这些小说尖锐的揭示了广泛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特别是官场的腐败,但批判不够彻底,并寄幻想与封建最高统治者;艺术上用讽刺笔法,笔无藏锋,极度夸张,大概括和典型化不够。6、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文学复古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该文派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当时一定的影响。在创作主张上强调文以明道,但其真正推崇的是宋代理学而非文学。但他们较为成功的作品是富有文学意味的篇章。7、前七子:代表着弘治、正德年间一股文学潮流,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中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的文学群体

4、。前七子皆为弘治间进士,属少年新进,以才气自负。其文学主张为对宋代诗文及理学痛打抨击倡导文学应表达真情实感,称赞民间歌谣主张遵循古人诗文法度格调,追求所谓“高格”。在诗歌方面,主张古体以汉魏为楷模;近体则以诗歌为榜样;在散文方面推崇秦汉。8、性灵说:性灵说”,这里的“性”即性情、情感,“灵”即灵机、灵趣。具体而言:第一,从诗歌的本质来看,“诗者,由情生者也”,人的性情乃是诗歌的本源,所以“提笔先须问性情”;而“情所最先,莫如男女”第二,性情又总是具体个人的性情,所以作诗须讲求自我个性,不可因袭他人,宗唐、宗宋的争执,在他看来是全无意义的事。第三,从具体创作来说,他强调要有“才”、有“灵机”。追

5、求凭藉天才发露而造成的“忽正忽奇,忽庄忽俳,忽沉鸷忽纵逸”等超越陈规的变化多端的风格。第四,在以性情、灵机为前提的情况下,也重视学习古人、精心磨炼,主张“不学古人,法无一可”。 10、公安派:在晚明文学领域,公安派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推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以及拟古蹈袭。公安派以“性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他们不太喜欢在作品中铺陈道理、刻意雕琢,往往依据生活体验与个人知趣爱好,抒

6、情写景,赋事状物,追求一种清新洒脱,轻逸自如,逸趣横生的创作效果。12、竟陵派:继公安派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产生较大影响,因锺、谭均为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在文学观念上,竟陵派收到公安派的影响下,提出重“真诗”,重“性灵”。看重向古人学习,达到一种所谓“灵”而“厚”的创作境界。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同公安派浅率轻直的风格相对立。二、简答题1、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讽刺手法婉转含蓄,寄情于客观描绘,冷静超然,不动声色。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人物不同环境的表现来揭示其内心的灵魂,达到针砭时弊的意图。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

7、性结合起来。真实地展现出讽刺对象中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的内蕴。针对不同的人物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例如对贪官污吏无情的揭露与严厉的鞭挞,对迂腐儒生是既同情又讽刺,对正面人物是在肯定中略显微词,做到了“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10、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描写人物的手法多种多样,人物塑造力求做到个性化的描写。如同是狐化的女性,婴宁、小翠和青凤各有千秋。把人的性格同花妖狐魅等原型的特征完美的结合起来,既写出它们原有的悟性,又赋予它们人的面貌和性格。如白秋练是鱼精,便写她每食必加少许湖水的习惯,这些铺叙和点染既写出了狐魅花妖原有的物性,又赋予它们以人

8、的面貌和性格。还善于通过心理描写,常常运用环境气氛的渲染,以烘托人物的性格,传达人的情绪。对各类人物形象都描写出其存在的环境,暗示其原本的属性,烘托其被赋予的性格,在写生物活动时具体生动,映带出人物的情态,心理,也是以往文言小说所少有的艺术境界。11、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特点人物外部描写的真实性,众多人物处在贾府内外的偌大的关系网中,也自然形成了不同性质的系列。人物性格复杂性,改变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性格简单化的写法,一些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有着多个侧面,乃至是美丑互渗的表现,成为小说中的“圆型人物”。例如薛宝钗美丽、才情、持家、宽容、富有同情的同时也具有城府深,冷漠等缺点。人物形象人性的写实性

9、,所谓“真的人物”虽然不是实有,但却是现实世界中某种人物的真实的写照,反映那种人物的真实面貌;才人各一面,有各自的性情,行事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人物之间相相互映照,互为补充,生发出丰富、深刻的意思三、论述题3、与前此白话通俗小说相比,金瓶梅的艺术成就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艺术上虽有粗疏,但很多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并非之前的白话小说描绘历史上的显赫人物、英雄好汉、神话人物。在心理上拉近与广大读者拉近了距离,标志着我国的小说艺术进入了一个更加贴近现实、面对人生的新阶段。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写了人间的

10、假、丑、恶。金瓶梅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了新的迈进A把重心从故事情节转移到人物形象上来,传奇趋向平凡,节奏也放慢了。如在李瓶儿死到出葬用了2回半近3万字。B另一大进步是注意多色调、立体化的刻画人物的性格,书中很多形象就像生活中的人物一样有恶有善,色彩斑驳。例如李瓶儿的性格泼辣、凶狠,懦弱却富于同情心;宋惠莲俏丽、轻浮、浅薄。从说话体小说向阅读小说过渡,情节线索由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改变。就是并不以单线发展,而是每一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将时间顺序打破,做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这样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结构。金瓶梅的语言多用市井之谈,闺房碎语,是文言向白话的一大转折。其富有地方色彩的家常口头

11、语上提炼的文学语言,不但是刻画人物面目各异的形象的有力的工具,也给整部作品带来了浓郁的世俗情味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细节刻画超过前书之处,如王婆挨淋6影响红楼梦对李瓶儿的形象刻画,影响红楼梦中对尤二姐的描写和薛宝钗扑蝶4、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处理好英雄人物超常性与平凡性的关系。作者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将他们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如鲁智深倒拔杨柳,武松徒手打虎;与此同时,又将超凡的人物放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上,让他们在武大郎、潘金莲、牛二等市井小民中周旋。如此在用浓墨重彩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魄的故事时,细节真实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将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加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人物性格是多

12、侧面的。比如写李逵的莽撞,有时也写他真率,写他的蛮横;写鲁智深的粗豪,有时又写他的机智,写他的精细。人物性格是发展的、动态的,呈现变化。最明显的是林冲,在高衙内开始调戏她的娘子时,内心虽然气愤,但还是怕得罪上司,息事宁人,最后恶势力不断相逼,忍无可忍,手刃仇人,奔上梁山,完成了性格由软弱向刚烈的转变。人物众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经历又各异,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如写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潘金莲偷汉后又写潘巧云偷汉,同中求异,描写冲突相似的情节以犯中求避,相互映衬,突出个性也不乏共同话语。5、西游记的艺术表现特色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也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

13、物的界限,创造一个光怪陆离、神意奇幻的境界,开创了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创作新领域。例如龙宫冥府,仙地佛境等的构造,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故事。在小说整体上“幻”与“真”相结合的精神一致,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也自有其他特色,即能做到真实动物的特性、超自然的神性和社会的人性的统一。其神魔形象之所以给人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是因为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生活中,多色调的刻画其复杂性格。如孙悟空虽然法力高强但是言谈中也见市井粗语,千变万化中也会露出“有尾巴”“红屁股”的真相。全书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充满戏剧色彩,具有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有时是为了增加小说趣味性,调节气氛;有的为刻画性格、褒贬人物起到画龙点

14、睛的作用;另外还能作为讽刺事态的利器,鲜明的表达作者的爱与憎。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为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6、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特点极具特征性的外貌描写。张飞“豹头环眼”,关羽“面如重栆”等都在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出具个性化的语言。三国演义所用的语言“问不甚深,言不甚俗”,如张飞有一节道:“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体现其快人快语,嫉恶如仇。关羽则说:“非栖凤凰之所”“弃官回乡,别图远大之计”显得心高气傲,思虑周全。出场定型法。写曹操少时诈“中风”以诬叔父,诸葛亮隐居隆中的非凡抱负,都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的

15、亮相。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寄托着作者理想的刘备之仁,就在与曹操之奸的对比中刻画;刘、关、张去请孔明时,刘备的宽厚、关羽的沉着、张飞的莽撞在对比中显得惟妙惟肖。多用传奇的故事很生动的细节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史书或传说中借鉴而来,具有一定的夸张性与理想化的色彩,不符生活经验,但整体艺术效果较为符合。如张飞在长板桥上连吼三声,使夏侯杰肝胆碎裂,其勇猛、气势跃然纸上。衬托法,反复渲染。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的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如写曹操之凶残,连续写他梦中杀人,杀粮官以欺全军;写他的雄豪,就写他支持关羽斩华雄,青梅煮酒论英雄。简答1.西游记艺术成

16、就一、极幻与极真 西游记超凡想象和极度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使全书从环境人物到情节都充溢着浓烈的浪漫注意色彩。 西游记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影子。二、物性、神性和人性的统一 “物性”指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惯。 “神性”这里指动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有的神奇本领 “人性”这里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佛妖魔将其人化。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西游记已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角色调整塑造人物。 理想型的孙悟空带有明显的英雄化,但也有争强好胜,爱

17、戴高帽。四、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1.“以戏言寓诺幻笔(任蛟西游记叙言)具细小讽刺,幽默诙谐风格 2.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有一定的事情情调五、曲折巧妙的结构 西游记共100回,在结构上主要由三大部分: 序幕 前七回 过渡 中五回 主体 后88回 部分尤其相对独立性,特别是主体部分的取经故事包括的小故事,几乎都可以独立成篇。 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一、出色的战争描写1、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的火攻,但官渡之战是烧粮草,赤壁之战烧的的是战船,夷陵之战烧营盘,烧粮草、战船、营盘又分别在平原、水上、山林。2、注意表现战争中的“智谋”

18、。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无谋;赤壁之战,孙刘胜于斗智;夷陵之战,东吴显示智胜。3、注重在战争中写人,详写战前谋划,详写主动得胜方。4、注重场面气氛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段。二、“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情节有历史依据,同时又有虚构(包括民间传说与作者构思)。在三国演义中事实乃为主要,虚构乃为枝蔓,共同构成亦史亦戏的三国演义。三、在人物描写上塑造了成功的而影响深远的人物形象,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极其夸张的特点。 三国演义这样塑造了人物,使人物的性格非常鲜明,具有强烈地感染力,当然也没有完全偏离现实,人物在主导性格之外还有次要性格,这样使人物具有一定的多面性,因而可信。四

19、、叙述手法将多种叙述方式交替使用,或倒叙,或插叙,穿插交替用力,使全书成为一个流畅而又浑然天成的整体。五、语言艺术“文不甚言,言不甚俗”的语言,既通俗易懂有简洁明快,这也是作品得以广泛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3.水浒传主旨 选择一: “农民起义说”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其中许多领袖出身于“庄家田户”和其他下层劳动人民,他们有一种“兀自要和大宋皇帝作个对头”的气概和“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思想,梁山义军的基本队伍是一大批庄客佃户、农民渔夫。他们在官逼下造反、组织武装队伍、提出政治口号、开展军事斗争,以与封建的国家机器相对抗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农民

20、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可以说水浒传是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诗。选择二:“忠义说”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小说描写了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未能“酷吏赃官杀尽,衷心报答赵管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论为“盗寇”;接受招安后,这批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与国“的英雄,仍被五国之臣、无道之君一个个逼向了绝路,作者为这样的现实深感不平,而谱写了一曲忠义的赞歌。4.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来源1.“无支祁”说(国产说) 鲁迅认为来源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2.“哈奴曼”说 胡适、郑振铎等人认为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国大将军哈奴曼。3.“石槃陀”说 张锦池先生从取

21、经故事流变系统中亦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石槃陀。4.“释悟空”说 五十年带起流行至今的唐代高僧释悟空说。5.“混血”说 季羡林先生提出6.水浒传中人物形象(一)宋江形象分析 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由攻读经史,收到传统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庭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了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

22、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解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败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件事情上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以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 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 多以我们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成功的艺术形象。(二)林冲形象分析“忍”之一:“先自手软了”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林冲

23、与鲁智深此时比较:一个忍辱怕事,一个嫉恶如仇“忍”之三: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忍”之四:刺配沧州途中“忍”之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结: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很艰苦的道路。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却害了他。他对统治阶级的压迫下,他有满腔不平之气,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8.孔尚任的桃花扇主旨作者说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同时要通过说明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为后人提供历史借鉴”惩创人心,为世末之一救。总结历史教训和抒发兴亡之感,是两个互相联系,又各有偏重的方面,作者在这两方面达到的深度有所不同。桃花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

24、的伟大收获之一,它把普通人的爱情遭遇,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地联系在一起,颂扬了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9.聊斋志异艺术特色 总风格,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幽冥世界社会化,狐鬼花妖人格化,描写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已经达到的最高水平。 具体地说:聊斋志异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2.善于、精于、巧于编织故事,形成曲折离奇的情节,造出引人入胜的境界 3.善于写景状物以烘托人物性格 4.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法多变作者在创造性的运用古代文学语言的同时,适当吸收提炼了当代口语方言,在单行奇句中,兼用骈词俪语,错落有致,典雅工丽,增强了作品语言的生动性,形

25、象性和表现力。10.儒林外史思想内容第一、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对文人的腐蚀和毒害。第二、通过描写科考及第的读书人,出任则为贪官污吏,居乡则为土豪劣绅,进一步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政治的黑暗。第三、揭露科场败将自鸣风雅,沽名钓誉,趋炎附势,招摇撞骗的丑恶行径。第四、塑造了一些轻视功名富贵,具有一定叛逆性格却又带有封建阶级正统气味所谓真儒形象,杜少卿。第五、赞扬了部分功名富贵圈以外善良淳朴或有一技之长的市井小民,四大奇人。11.聊斋志异思想内容首先,揭露了官府黑暗,官吏史虐,豪绅为富不仁的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政治的腐败,国家腐朽的景象。如席方平促织梦狼红玉诸篇,有的直指朝廷和皇帝,触及肿大

26、的政治问题,表现出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认识。第二,对科举弊端的批判,其中多数篇章揭露了考官的昏庸和考试舞弊风。如贾奉雉司文郎等,嬉笑怒骂,妙趣横生,辛辣之极,有些篇章揭露了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第三,赞美纯真的爱情,讴歌美好的心灵。书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篇计最多,如婴宁连城小翠等。13.红楼梦的悲剧意蕴1.人生悲剧、贾宝玉连同一群身份、地位、性格不同的少女的人生结局,揭示了他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2.社会悲剧,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辱与共,揭露了封建政治的腐败,穷奢极欲的生活,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规律。3.道德文化悲剧,再多的悲剧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是几千年

27、积淀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造成的性格悲剧。14.红楼梦结构及线索1.多线交叉,网状平展。一条主线: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四条副线:贾元妃与贾府的联系;僧道与贾府的联系;贾雨村与贾府的联系;刘姥姥三进荣国府;2.注此写彼,手挥目送,一事多义,转换自然3.小矛盾凝聚大矛盾,小事件积累大事件,波澜起伏,连环勾4.全书情节以甄士隐、贾雨村为起结,首尾圆通,贾府兴衰以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串联,匠心独运。论述1.三国演义主旨 思想内容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

28、、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痛和迷惘。(一)明君贤臣理想1.政治上行仁政刘备-仁君典范 “仁”为赢得民心手段理政新野 “新野牧,刘皇叔,子别此,民风足”2.人情上重“忠义”诸葛亮-“忠的楷模”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关云长-“义的化身”3.才能上智勇常胜将军-赵云(子龙)(二)拥刘反曹的倾向1、表现:在内容上:往往称刘备为“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在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操显居其次在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皇叔”“先主”或称为“玄德”对曹操有直称其名,多称其安瞒,甚至称其为贼,汉贼,国贼。2、思想实质:(1)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思想、观念。(官方史

29、学:史官是负责记载历史的,以歌颂为主在很多上时不客观的,与之相对的私家史学,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其言直,其事核,不虚美, 不隐恶,谓之实录。”史记的实录精神,孔子为此方面的第一人春秋)(2)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侵略,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3)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仅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沉浮糟粕。(封建陈腐糟粕表现在:历史是前进的,人们不可能再回到从前,应当顺应历史潮流)(三)道德悲剧意识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表现:刘备悲剧:践义伐吴而造成惨败关羽悲剧:义释

30、曹操、认敌为友、傲视东吴、化友为敌、酿成失荆州诸葛亮悲剧:“才”与“德”的矛盾而以“德”为先,使事业受阻,“生命”与“奉献”,“天命”与“人事”矛盾而选择后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2.水浒传艺术成就一、人物形象刻画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少年意气;李逵是粗蛮;武松粗鲁不受羁绊;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处说;林冲、杨志和鲁达相同:军官身份,被逼造反经历不同:林冲保官,表现为软弱性 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 鲁达既不保官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李逵与鲁达相同:粗中有细 李逵粗野 ,鲁达粗豪二、水浒传的艺术结构第一部分71回以前,以人为单元,写诸多英雄先后造反,像纵虎归山,百川聚海。 第二部分71回以后

31、,以事为顺序,写义军两赢重贯,三败高俅,接收招安,北征辽,南征方腊,以悲剧告终。 整体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具备。结构整 分开说:多有“林冲传”“鲁达传”“武松传”“三阮传“等精彩片段。 全书结构:珠串式结构 结构线索,梁山起义由分散反抗到联合聚义,最后招安的全过程。三、成熟的白话体 娴熟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吸取民间说唱文学的成就,带有浓烈的民间文学色彩,生动泼辣,酣畅淋漓。人物语言个性化,从对话中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四、对后世的影响水浒传创造了英雄传奇美,不但对我国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对整个小说文化和国民精神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并得到了高度评价。3.西游

32、记主旨一、西游记“幻”之内涵 1.“幻中有理”2.“幻中有趣” 3.幻中有实二、西游记与心学 1.明代心学 融儒教“存心养性”道教“修心炼性”和佛教“明心见性”,主旨是“求放心”致良知以维护封建秩序 2.书中“心猿” 比喻动心灵的宗教语。用作孙悟空别称,意在表明把孙悟空向为人心幻相来刻画。 3.孙悟空形象的隐喻 大闹天空隐喻放心 被压于五行山下-定心 西天取经-修心4.小说回目诗赞的暗示六贼: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杀六贼代表做大事,首先要克服自己的欲望。5.人物表白悟空: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6.名家评述李卓吾先生批评 “灵台方寸,心也”三、对人性自由向

33、往和自我评价的肯定 孙大闹天空被镇压的结局,表明作者主观上是以此谴责野蛮心性的放纵与宣泄。 孙悟空冲决羁绊,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与现代文化思想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的价值。四、呼唤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 孙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翻山越岭,擒妖捉怪,排除万难,百折不挠。首先表现了他的理想和毅力。 作为降妖除魔能手,他神通广大战无不胜,突出五、整体性羽翼与局部性的象征 首先,对天宫、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和西行途中人间国度的描写,都形象地映射出现实中皇权统治的种种丑恶。 其次,取经路上形形色色的妖魔,虽总体象征“修心”过程的种种障碍,局部上,显然还是现实社会

34、地方恶霸势力的影子。 再次,上届神佛与下届妖魔的相互勾结,残害百姓的一种变形写照。佛下凡可以为妖魔,妖魔升天可以成为神佛妖魔神佛勾结联络,形成一张笼天盖日,残害生灵的。4.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人物形象薛宝钗人物形象薛宝钗是封建社会中一个标准的淑女形象,她有动人的一面:美丽的外貌,端庄的风度,出众的才华,也有无情的一面,对金钏的跳井,尤三姐的自杀,他毫无恻隐之心,反而为直接逼死金钏的王夫人开脱罪责,宝钗性格中的另一个特征是“会做人”,对长者曲意逢迎,对下人则施以小恩小惠,在矛盾重重的贾府中,她如鱼游水找中那样自然,他对宝玉有爱悦之情,想登上宝二奶奶德宝座,却能按封建原则把这种爱悦之情放在内心

35、深处,他的一切行为,却自觉服从封建主义的长远利益,完全失去了人性之光,人性之美,红楼梦塑造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制度是怎样禁锢人性,摧残人性,毁灭人性的,宝钗的结局也是悲剧,从这一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主义已经腐朽到了这样的程度,连它最忠实的信奉者也不可能得到庇护,只能看着她把整个生命默默地奉献在她所出崇拜的封建礼教的坟墓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小说把贾府的衰亡史同贾宝玉性格的发展史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更深刻的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历史真实画面,作为地主阶级叛逆者的贾宝玉,不是有形的封建社会机构的破坏者,而是无形的封建社会意识的异己者和各种规章制度的怀疑者

36、。首先,他断然拒绝走封建统治者为他安排的仕途经济道路,同封建科举决裂。其次,她厌恶四书五经,蔑视封建纲常,对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作了大胆的否定。第三,贾宝玉对于男尊女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思想与制度,表示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她喜欢女子,赞美女子,实际上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的痛心疾首,是对旧的观念、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叛逆与否定,透露出萌芽民主主义思想的曙光。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林黛玉不同以往的佳人,他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但他又有贵族少女的一般性特点,与宝玉惺惺相惜使他的青春觉醒,而她多病的体质,寄人篱下的生性,金玉良缘对她爱情的威胁,使他形成了多愁善感、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尖酸刻薄的语

37、言及其孤傲的行为,感伤诗人的灵魂境界,是一个被封建社会所损害所吞噬了的弱女子,她支持宝玉的叛逆,又把宝玉当成她整个生命的寄托,她执着的追求这种走叛逆思想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爱情,而对周围隐藏的敌意不得不加倍小心,还必须同自己内心的封建桎梏作斗争,但封建势力毁灭了他们的爱情,也就结束了她的生命,作者塑造这一形象,不仅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而且反映了处于封建制度下的妇女形象的不幸遭遇和生活希望,通过林黛玉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在人物塑造中把人物的善恶斗表现出来的写法。5.红楼梦主题思想第一、红楼梦为我们展示了衣服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画,反映了封建社会各个方面预示了封建社会不可挽回的衰败命运。第二、红楼

38、梦通过以贾宝玉为代表的封建叛逆者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猛烈地抨击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腐朽,热情歌颂了新生的、不可抗拒的叛逆精神,表现了组着进步的社会思想,标志着红楼梦的思想到达的新高度。第三、从表层到深层揭示了红楼梦的悲剧意蕴。1.人生悲剧、贾宝玉连同一群身份、地位、性格不同的少女的人生结局,揭示了他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2.社会悲剧,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辱与共,揭露了封建政治的腐败,穷奢极欲的生活,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规律。3.道德文化悲剧,再多的悲剧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是几千年积淀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造成的性格悲剧。6.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一、红楼梦的构思,人物设计,主要

39、人物与过场人物的出场和结局,情节安排上,日常生活与重大事件交错,主线副线的发展都具匠心。总体结构:1. 多线交叉,网状平展。一条主线: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四条副线:贾元妃与贾府的联系;僧道与贾府的联系;贾雨村与贾府的联系;刘姥姥三进荣国府;2.注此写彼,手挥目送,一事多义,转换自然3.小矛盾凝聚大矛盾,小事件积累大事件,波澜起伏,连环勾4.全书情节以甄士隐、贾雨村为起结,首尾圆通,贾府兴衰以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串联,匠心独运。二、人物塑造上把共性和个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把人物放在斗争漩涡中对比描写,以自身言行和心理活动来揭示人物思想与个性。三、语言的个性化、形象化、情趣化。红楼梦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古典书面语精粹、经高度提炼加工而成,生动形象,准确精炼,自然流畅,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四、写实与诗化的统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