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1∕T 163-2021 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北京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6795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163-2021 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1∕T 163-2021 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1∕T 163-2021 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1∕T 163-2021 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1∕T 163-2021 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北京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31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632021 代替 DB11/T 1632002 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leaf vegetables cultivation 2021- 12- 28 发布 2022- 04-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163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2 5 栽培技术 . 2 6 病虫害防治 . 5 附录 A(资料性) 叶菜

2、类蔬菜主要病虫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 . 7 参考文献 . 9 DB11/T 163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替代了DB11/T 1632002无公害蔬菜 白菜生产技术规程,与DB11/T 163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的“苗期、莲座期、包心期、农家肥、精制有机肥”(见 2002 年版 3.1、3.2、3.3、3.4、3.5); b)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中的“防虫网、遮阳网、穴盘育苗、色板诱杀” (见 3.1、3.2、3.3、3.4); c) 更改

3、了术语和定义中的“安全间隔期”(见 3.5,2002 年版的 3.6); d) 更改了产地环境条件(见第 4 章, 2002 年版的第 4 章); e) 更改了栽培技术中的品种选择(见 5.1,2002 年版的 5.1); f) 更改了栽培技术中生产前的准备、播种和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具体措施,引入集约化育苗的最新实用技术,突出减肥减药技术措施,强化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内容(见 5.2、5.3、5.4、5.5、5.6,2002 年版 5.2、5.3、5.4、5.5、5.6、5.7); g) 增加了栽培技术中的清洁田园(见 5.7); h)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见第 6 章,2002 年版的第

4、 6 章); i) 更改了叶菜类蔬菜主要病虫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见附录 A,2002 年版的附录 A 和附录 B)。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之富、范双喜、赵立群、曹彩红、曹玲玲、田雅楠、祝宁、韦美嫚、苏铁。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2年首次发布为DB11/T 1632002;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1/T 1632021 1 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叶菜类蔬菜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要求。 本文件适

5、用于北京地区白菜类、绿叶菜类等叶菜类蔬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2 瓜菜作物种子 第2部分:白菜类 GB 16715.5 瓜菜作物种子 第5部分:绿叶菜类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虫网 insect net 防止室外害

6、虫进入设施或者防止室内益虫逃出设施的农用网状覆盖材料。 3.2 遮阳网 shading net 具有一定的遮光、降温、防雨、防旱保墒和驱避害虫等功能的农用网状覆盖材料。 3.3 穴盘育苗 plug transplants production 以穴盘为容器,采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型材料为基质,手工或机械播种,在设施条件下进行的育苗方法。 3.4 色板诱杀 plate traps 设置有黏性的色板,利用昆虫对颜色(例如黄色、蓝色)的趋性,引诱其粘于色板上杀灭的方法。 3.5 安全间隔期 safe intervals DB11/T 1632021 2 最后一次施药至采收时农药残留量降至允许最

7、大值的间隔天数。 4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要求。产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土壤质地以沙壤土、壤土为宜。 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5.1.1 根据季节和栽培设施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耐贮运的品种。 5.1.2 白菜类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2 的要求。绿叶菜类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5 的要求。 5.2 生产前的准备 5.2.1 育苗场所 冬春季育苗应选用具有加温功能的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或连栋温室,夏秋季节宜在具备遮阳、通风和避雨条件的塑料棚内进行。育苗设施应坚固,抗灾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环境调控能力,并在

8、出入口和放风口处设置40目防虫网。 5.2.2 生产场所 根据栽培季节和叶菜种类可选择日光温室、塑料棚等设施或露地栽培。生产设施应坚固、抗灾能力强,能够调节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防虫、防雨等。露地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松软、排水良好的地块。春季生产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土地25 cm30 cm晒垡,提高土壤温度;夏秋季生产应提前挖设排水沟,做好排水准备工作。 5.2.3 设施消毒 5.2.3.1 棚室表面消毒 设施内环境可采用高温闷棚消毒,或采用20%的异硫氰酸烯丙酯(辣根素)水乳剂进行熏蒸处理,所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5.2.3.2 土壤消毒 选择夏季高温换茬期的

9、连续晴好天气,土壤深翻后密闭设施7 d以上高温消毒,或采用随水滴灌25%的异硫氰酸烯丙酯(辣根素)水乳剂进行覆膜密闭熏蒸消毒处理,所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5.2.4 整地施肥 清除前茬作物残株、杂草,平整土地,做到浇水均匀,排灌畅通。结合整地,根据蔬菜种类需求,宜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或施入商品有机肥800 kg/667m21 000 kg/667m2,氮磷钾复合肥20 kg/667m240 kg/667m2,深翻25 cm30 cm,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 5.2.5 做畦 DB11/T 1632021 3 根据蔬菜种类选择不同作畦方式。结球生菜、大白菜等叶菜种类宜

10、做成高畦或高垄,结球生菜宜做成高畦,畦面宽50 cm60 cm,高15 cm20 cm,畦中到畦中宽100 cm110 cm;大白菜宜做成高垄,垄背宽25 cm,垄高10 cm13 cm,垄距60 cm66 cm。畦面或垄面上在冬春季节覆盖厚度不低于0.01 mm的黑色地膜,夏秋季节不宜覆盖地膜。芹菜、菠菜、不结球白菜等叶菜种类宜做成平畦,畦面宽1.0 m1.3 m,畦面应平整。 5.3 播种和育苗 5.3.1 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蔬菜种类、品种特性、育苗方式、苗龄等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5.3.2 种子处理 包衣或丸粒化种子可直接播种,普通种子可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如夏秋季栽培芹菜、生菜等可用

11、清水浸种,并在6 15 低温环境下放置8 h24 h后播种。 5.3.3 直播播种及苗期管理 5.3.3.1 播种方法 大白菜、菠菜、不结球白菜等宜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按照一定行距开沟播种,播种深度1 cm1.5 cm,覆土后适当镇压,及时浇水。 5.3.3.2 播种时间 春季宜在晴天上午进行,夏秋季宜在下午或天气凉爽时进行。 5.3.3.3 苗期管理 苗期保持土壤湿润。真叶展开后间苗1次2次,每次间苗后少量浇水,3片4片真叶时根据收获时商品菜大小选择苗距定苗。定苗后统一进行1次病虫害防治。 5.3.4 穴盘育苗 5.3.4.1 穴盘选择 适宜采用育苗的叶菜种类,如芹菜、生菜等,根据成苗标准,

12、选择适宜孔径的穴盘,宜使用与精量播种机等机械配合的标准化穴盘,宜采用128孔、200孔等规格。重复使用的穴盘再次使用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20%的异硫氰酸烯丙酯(辣根素)水乳剂8000倍液或2%的漂白粉溶液或高锰酸钾1 000倍液浸泡30分钟,取出后清水冲淋,晾晒备用。 5.3.4.2 基质选用 穴盘育苗应选用适宜的商品基质或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3:1:1配制,配制的混合基质加入三元复合肥(N+P2O5+K2O40%)1 kg/m31.5 kg/m3,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要求。 5.3.4.3 播种方法 将装满基质的穴盘压穴后采用人工或播种机播种,每穴1粒2粒种子,播种深度

13、0.5 cm2 cm,播种后覆盖基质,保持各格室清晰可见,然后用人工或喷淋设备进行浇水,以穴盘底部渗出水为宜。 5.3.4.4 苗床管理 DB11/T 1632021 4 冬春季播种后床面覆盖地膜,夏秋季床面覆盖遮阳网。70%幼苗顶土时,于傍晚撤除床面覆盖物。 5.3.4.5 温度管理 夏秋季育苗应采取遮阳降温措施,冬春季应采取加温保温措施,育苗期温度白天控制在15 25 ,夜晚8 15 。 5.3.4.6 光照管理 冬春季育苗应保证光照充足,夏秋季育苗适当遮光。 5.3.4.7 间苗 播种后,子叶展平至1叶1心期,适时间去过密小苗,弱苗,病苗,保证幼苗质量。 5.3.4.8 水肥管理 苗期应

14、保持基质湿润,前期以控水控肥为主,可根据苗情在2片3片真叶后适当追施0.1%的N- P2O5- K2O(19- 19- 19)水溶性平衡肥。 5.3.4.9 炼苗 定植前35d适当控水。冬春育苗昼温宜在15 20 ,夜温5 8 。夏秋育苗逐渐撤去遮阳网。定植前集中喷药预防病虫害。 5.3.4.10 壮苗标准 幼苗生长健壮整齐,根系发达,有4片5片真叶,叶色浓绿肥厚,无病虫和机械损伤。 5.4 定植 5.4.1 定植期 适宜采用育苗移栽的叶菜种类,如芹菜、生菜等,冬春季设施栽培条件下10 cm土层温度宜在8以上,最低气温稳定通过5 时,春季露地栽培日平均气温稳定5 以上时,选晴天近午时定植。 夏

15、秋季根据蔬菜种类、品种特性和采收期确定定植期,选择晴天傍晚定植。 5.4.2 定植方法与密度 采用高畦栽培的叶菜种类,如结球生菜等,在地膜上打孔定植,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心叶为宜,定植密度以4 800株/667m25 500 株/667m2为宜。应根据品种特性,按照适当株距、行距多行定植。 采用平畦栽培的叶菜种类,如芹菜等,根据栽培季节、品种特性等因素,适当密度定植。 5.5 田间管理 5.5.1 温度管理 设施冬春栽培,应提高温度促进生长为主;秋延后栽培,前期宜适当降低温度。缓苗期昼温不超过25 ,夜温10 以上为宜。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18 24 ,夜间温度保持8 12 。 5.5.2 水肥管

16、理 宜采用滴灌或微喷等节水方式灌溉,根据栽培季节、土壤墒情等浇水。整个生长期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冬季灌溉不宜过多,夏秋季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单次灌水量。 DB11/T 1632021 5 直播定苗后或育苗定植缓苗后15 d20 d开始追肥,共追肥12次,每次随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 kg/667m215 kg/667m2,2次追肥间隔15 d左右,采收前7 d左右停止浇水。 结球叶类菜如大白菜、结球生菜等,宜在莲座期和结球中期分别追肥1次。可追施N- P2O5- K2O(22- 8- 22) 水溶肥10 kg/667m215 kg/667m2, 春季采收前3 d5 d减少或停止浇水, 秋冬季采收前

17、7 d10 d适当减少或停止浇水。 5.5.3 光照管理 冬春季节应保持光照充足,夏秋季节应适当遮阳降温。 5.5.4 湿度管理 设施内栽培,生长期间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土壤相对湿度在冬春低温季节保持60%70%、夏秋高温季节保持75%85%,通过灌溉、放风、中耕松土等措施来调节。 5.5.5 中耕松土 结合除草中耕松土1次2次。 5.6 收获 根据品种特性及市场需求,适时采收,应保证安全间隔期。 5.7 清洁田园 5.7.1 投入品回收 对农药包装、地膜、农膜等投入品进行集中回收处理。 5.7.2 植株残体处理 及时清理残株叶片、杂草等,集中堆放并用薄膜覆盖,注射20%异硫氰酸

18、烯丙酯(辣根素)水乳剂20 mL/m3,密闭熏蒸 3 d5 d 杀灭病虫。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害 病毒病、霜霉病、灰霉病、斑枯病、叶斑病、软腐病、枯萎病、黑斑病、黑腐病、根结线虫病等。 6.2 主要虫害 菜青虫、小菜蛾、跳甲、蚜虫、斑潜蝇、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蓟马、蛞蝓等。 6.3 防治原则 以产出高效、产品优质、资源集约、环境友好为导向,集成应用农业、物理、生物、生态、化学等多方面措施,严格把控全园清洁、无病虫育苗、产前消毒、产中综合防控和产后残体处理5大环节,突出病虫害源头控制以及全程防控理念,实现蔬菜病虫害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高效控制。 6.4 防治措施 6.4.1 农业

19、防治 DB11/T 1632021 6 农业防治措施如下: 轮作:轮换种植不同科的作物; 深耕晒垡:适度混合表土和深层土壤; 浇越冬水:越冬前浇足水,冻结土壤; 清除田园四周杂草、田间病叶、病株等,集中处理。 6.4.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如下: 设施内可采用以下措施: 防虫网:在设施通风口和人员出入口设置 40 目防虫网阻隔害虫传入。 色板诱杀:定植后应悬挂黄板监测害虫发生动态,挂设 3 块/667m2。发生害虫后,挂设 25 cm30cm 色板 30 块/667m2或 30 cm40cm 色板 20 块/667m2,色板下缘应高出蔬菜顶部10 cm20 cm。 露地可采用以下措施: 杀

20、虫灯:宜在害虫发生前期开始使用杀虫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成虫; 性诱剂:可根据害虫发生种类选择相应的性诱剂,在播种或移栽前 7d 布放,小菜蛾诱捕器布放 3 个/667m25 个/667m2;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诱捕器布放 1 个/667m23 个/667m2。 6.4.3 生物防治 因地制宜释放天敌防治害虫: 释放瓢虫防治蚜虫; 释放丽蚜小蜂或者烟盲蝽防治粉虱; 释放捕食螨防治叶螨; 释放东亚小花蝽防治蓟马。 6.4.4 药剂防治 应按照农药标签登记作物范围、使用方式(如喷雾、拌种、撒施、熏蒸等)选用农药,并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使用。 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不应使用国家禁

21、限用农药。设施内宜采用高效常温烟雾机施药。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见附录A。 DB11/T 1632021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叶菜类蔬菜主要病虫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 表A.1 给出了叶菜类蔬菜主要病虫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 表 A.1 叶菜类蔬菜主要病虫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 作物种类 病虫害种类 农药通用名 含量及剂型 每 667m2制剂施用量或稀释倍数 用法 结球白菜 霜霉病 氟噻唑吡乙酮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2 5003 000 倍液 喷雾 氟吡菌胺氰霜唑 30%悬浮剂 2 0002 500 倍液 喷雾 敌磺钠 45%可湿性粉剂 25

22、0500 倍液 喷雾 三乙膦酸铝 40%可湿性粉剂 94 g188 g 喷雾 菜青虫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1 g1.4 g 喷雾 高效氯氰菊酯 4.5%水乳剂 2g2.5g 喷雾 丁醚脲 25%乳油 15 g20 g 喷雾 苏云金杆菌 8000IU/毫克悬浮剂 6.67 mL10 mL 喷雾 蚜虫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3 g4 g 喷雾 阿维吡虫啉 36%水分散粒剂 1.8 g2.5 g 喷雾 苦参碱 1可溶液剂 0.5 g1.2 g 喷雾 吡虫辛硫磷 25%乳油 7.5 g12.5 g 喷雾 氰戊马拉松 21%乳油 5 g8 g 喷雾 不结球白菜 油菜 多种病害

23、代森锰锌 80%可湿性粉剂 64 g80 g 喷雾 菌核病 异菌脲 255 克/升悬浮剂 40 g50 g 喷雾 咪鲜胺 25%乳油 10 g12.5 g 喷雾 啶酰菌胺 50%水分散粒剂 15 g25 g 喷雾 腐霉利 50%可湿性粉剂 15 g30 g 喷雾 腐霉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40 g50 g 喷雾 甜菜夜蛾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1%微乳剂 0.1 g0.15 g 喷雾 跳甲 噻虫嗪 25%水分散粒剂 2.5 g3.75g 喷雾 鱼藤酮 5%可溶液剂 7.5 g10 g 喷雾 小菜蛾 阿维菌素 1.8%乳油 0.54 g0.72 g 喷雾 阿维敌敌畏 40%乳油 20 g2

24、4 g 喷雾 阿维苏云菌 2%可湿性粉剂 0.6 g1 g 喷雾 蚜虫 噻虫嗪 25%水分散粒剂 1 g2 g 喷雾 溴氰菊酯 25 克/升乳油 0.375 g0.625 g 喷雾 抗蚜威 50%水分散粒剂 6 g10 g 喷雾 DB11/T 1632021 8 表 A.1 叶菜类蔬菜主要病虫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续) 作物种类 病虫害种类 农药通用名 含量及剂型 每 667m2制剂施用量或稀释倍数 用法 不结球白菜 油菜 菜青虫 高效氯氟氰菊酯 2.5%微乳剂 0.5 g1 g 喷雾 溴氰菊酯 25 克/升乳油 0.5 g1 g 喷雾 敌百虫 30%乳油 30 g60 g 喷雾 阿维菌素 1.

25、8%可湿性粉剂 0.2 g0.4 g 喷雾 斑潜蝇 鱼藤酮 5%可溶液剂 7.5 g10 g 喷雾 阿维矿物油 30%乳油 15 g21 g 喷雾 小白菜 甜菜夜蛾 甲维虫螨腈 10%可湿性粉剂 1.2 g1.8 g 喷雾 小菜蛾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1 g1.4 g 喷雾 阿维菌素 1.8%乳油 0.63 g0.81 g 喷雾 菜青虫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1 g1.4 g 喷雾 丁醚脲 25%乳油 15 g20 g 喷雾 溴氰马拉松 25%乳油 7.5 g12.5 g 喷雾 黄条跳甲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2.4 g2.8 g 喷雾 斜纹夜蛾 溴氰虫酰

26、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1 g1.4 g 喷雾 蚜虫 溴氰虫酰胺 10%可分散油悬浮剂 3 g4 g 喷雾 阿维吡虫啉 36%水分散粒剂 1.8 g2.52 g 喷雾 蛞蝓 四聚乙醛 6%颗粒剂 30 g39 g 撒施 芹菜 斑枯病 咪鲜胺 25%乳油 12.5 g17.5 g 喷雾 苯醚甲环唑 10%水分散粒剂 3.5 g4.5 g 喷雾 蚜虫 噻虫嗪 25%水分散粒剂 1 g2 g 喷雾 啶虫脒 5%乳油 1.2 g1.8 g 喷雾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1 g2 g 喷雾 苦参碱 1.5%可溶液剂 0.45 g0.6 g 喷雾 吡蚜酮 50%可湿性粉剂 3 g8 g 喷雾 甜菜夜蛾 虫螨腈 10%悬浮剂 2030 g 喷雾 苦皮藤素 1%水乳剂 90 g120 g 喷雾 菠菜 霜霉病 烯酰吗啉 50%可湿性粉剂 15 g17.5 g 喷雾 霜霉威盐酸盐 35%水剂 63.2 g86.7 g 喷雾 蚜虫 噻虫嗪 25%水分散粒剂 1.5 g2 g 喷雾 啶虫脒 5%乳油 1.5 g2.5 g 喷雾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2 g3 g 喷雾 吡蚜酮 50%可湿性粉剂 3 g6.25 g 喷雾 DB11/T 1632021 9 参 考 文 献 1 GB/T 62742016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术语 2 NY/T 2119- 2012 蔬菜穴盘育苗 通则 术语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