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范围
㈠、本年度项目区的确定
我县项目村的选择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切实遵从群众意愿,坚持按制度选村,按程序办事。
1、项目村选择的原则
范例:
①坚持按制度办事的原则,避免人情工程。我县由政府领导主持、发改委牵头、水利部门起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区域推进机制”,严格按制度选定项目村;
②坚持整村推进,规模治理,一次安排,一次达标的原则,在保证各项工程安排在退耕还林地区的基础上,实现项目村、工程地块相对集中;
③坚持群众需要第一的原则,开展调查研究,尊重群众意愿,优先选择那些群众积极性高、干部素质过硬的行政村;
④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优先安排那些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行政村;
⑤突出典型作用,实现辐射带动;
2、项目村选择的条件
范例:
①项目村位于退耕还林区域内;
②坡耕地较为集中、水利设施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口粮田数量和质量问题相对突出;
③人均基本口粮田未达到省上规定标准;
④安排新建基本口粮田的项目村有足够的坡耕地;
⑤交通较为便利;
3、项目村选择的过程
范例:
①按照区域推进计划,由县(市、区)水利部门拟定年度候选村名单;
②由县(市、区)发改委将候选村名单下发相关乡镇,征求意见;
③由发改委将各方意见吸纳后提出候选村初步名单,并在相关新闻媒介公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④召开由政府领导主持,发改委、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参加的会议确定项目村的选定;
4、项目涉及乡镇、行政村
县20 年项目区涉及 个乡镇, 个行政村。分别是:
乡,共有行政村 个,其中,退耕还林村 个,本次涉及 村、 村、 村等 个村;
镇,共有行政村 个,退耕还林村 个,本次涉及 村、 村等 个村;
镇共有行政村 个,退耕还林村 个,本次涉及 村、 村、 村、 村、 村等 个村;
镇共有行政村 个,退耕还林村 个,本次涉及 村、 村等 个村;
㈡、建设范围
本年度项目建设共分为 、 、 等 个区域,各个区域乡镇、村数分别为:低山区: 个乡镇、 个村,中高山区: 个乡镇、 个村,河谷川道区:……,其中以 部 地区为重点,共规划 个乡镇、 个行政村,占乡镇数、村数的 %和 %。这一地区主要的特点是:
。因此,这一地区主要以 措施为主,安排的村子多、投资大、措施比较集中,投资达 万元,占概算总投资的 %;
㈢措施分布
本年度口粮田项目建设共规划了(全部)( )类措施,主要以(新建基本口粮田)(改造提高)(田间配套措施)为主,其中,新建基本口粮田主要规划在 区域,改造提高基本口粮田主要安排在 地方,而田间设施配套主要集中在 和 区域;
二、项目区自然条件
本年度项目区主要地貌类型为: 以及 地貌等,地形 、 、 等;气候情况与全县(市、区)基本相同,主要不同的方面有:
;项目区土壤主要以 为主,约占总面积的 %,土壤平均含氮量 %,有效磷、钾含量 ,土壤酸碱度 ,PH值在 ~ 之间;项目区各类林草面积 万亩,林草覆盖率为 %,林地多为 林。
本年度项目区水资源情况比较好的区域集中在 地区,主要河流有: 河、 河以及 河;区内河川径流总量为 立方米,其中境内自产水多年平均量 立方米;过境客水 立方米,按 年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立方米,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 %。水质状况良好,水的总硬度平均为 mg/L,属 度 水。地下水从水质构造看,我县属 。地下水主要是由 水和 水补给,多余水形成出露,排泄于河流。 地带以地下水补给河水, 地带以河水补给地下水。75%保证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立方米/年, 区受水文地质及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宜开采, 地适宜布置开采地下水。
至 年,项目区在农业灌溉上主要有 、 和 灌区, 灌区主要依靠 河上游的 水库,水库运行基本正常,配套渠系因老化失修,多年渗漏、垮塌、现已无法运行; 灌区主要利用 河 水库水源,因配套渠道多处渗漏,无法运行; 灌区主要利用 渠进行灌溉,运行基本正常。 灌区主要利用 提水设施进行灌溉,共建成抽水站 座,目前正运行的 座。 地区兴修机井利用地下水灌溉比较广泛,截止 年底,共打成机井 眼,灌溉面积最高时达到 亩,目前,能够正常运行的机井约有 眼。
三、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及基本口粮田建设现状
㈠、社会经济状况
本年度项目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共涉及农户 户, 人,涉及退耕还林农户 户, 人,其中,农业人口 人,常年居住人口 人;有农业劳动力 个,其中,85%以上工作日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力 个; 年项目区粮食总产 万公斤,经济总收入 万元,其中农业收入 万元,占总收入的 %;项目区人均占有粮食 公斤,人均纯收入 元。
㈡、项目区退耕还林情况及耕地现状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的19 年,项目区共有耕地 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 亩,坡耕地 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截止20 年底,项目区共有耕地 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 亩,坡耕地 亩,分别耕地面积的 %和 %;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 年间,项目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总面积 万亩,占全县总退耕还林面积的 %,其中,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草)面积 万亩,占全县退耕还林地区总退耕坡耕地面积的 %,完成荒山造林面积 万亩,占全县退耕还林地区总荒山造林总面积的 %。
㈢、项目区口粮田面临的主要问题
1.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退耕耕地面积占项目区现有耕地总面积的 %;
2.与退耕前相比,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 亩,占现有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总产量减少了 万公斤;项目区平均粮食单产 公斤/亩;
3.现有耕地中,坡耕地面积 亩,占耕地面积的 %,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达到 亩,占坡耕地面积的 %;坡耕地单产和25度以上坡耕地单产分别为 公斤和 公斤;
4.现有耕地中,基本农田面积仅占 %,人均基本农田 亩,仅占全县平均水平的 %,项目区基本农田亩产约 公斤;
5.现有基本农田当中,有水利设施的 亩,占基本农田面积的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 亩,占有水利设施面积的 %,当地有水利设施基本农田平均亩产水平约为: 公斤,有已淤成坝地面积 ,占基本农田面积的 %,当地坝地多年平均亩产约为 公斤;
6.现有基本农田当中,无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面积 亩,占基本农田面积的 %,其中,已发生水毁的面积 亩,田面宽低于5米的 亩,无水利设施基本农田在当地的平均单产约 公斤;
7.现有淤地坝当中,已建成的大型骨干工程 座,其中出现水毁工程 座,有效库容已经基本丧失的 座;已建成中型淤地坝 座;其中出现水毁工程 座,有效库容已经基本丧失的 座;已建成小型淤地坝 座,其中出现水毁工程 座,有效库容已经基本丧失的 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