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王杰小学教师普通话提升计划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为贯彻落实旗局下发的有关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的通知精神,加强对普通话不达标教师的培训,督促普通话证过期的教师及时参加普通话考试,使我校教师普通话水平三年内全部达到规定的等级。经学校研究决定,对我校符合培训条件的教师定期进行普通话强化培训,为保证培训的实效性和渐进性,特制定教师普通话达标三年规划:
一、培训对象
1.必训教师:普通话证已过期(2003年6月之前)的教师;未取得相应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书的教师。
2.自愿参训教师:已取得相应等级合格证书还想进一步提升普通话水平的教师;2017年12月以前退休的教师。
二、培训内容
以普通话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为重点,以下发的普通话材料为培训材料。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必读轻声练习。
2.双音词练习(变调练习)。
3.平翘舌音练习。
4.儿化音练习。
5.常见易读错音的字词练习。
6.综合发音(阅读)练习。
7.说话练习。
三、具体措施
1.推行学校集中培训与自学自练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聘请语委办资深专业教师和我校获得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的教师担任集中辅导教师,每年对受训教师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集中辅导,其余时间以办公室集中学习和教师自主学习为主。每位教师在日常加强自主练习,把学习普通话当作是工作中、生活中快乐的事,休闲的事,尽快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2.实施推普“办公室周周练”互帮互助工程
要求各办公室每周要保证一次集中学习,由各办公室负责人具体安排,学校将不定期抽查。每个办公室选出一名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负责帮带本办公室教师,对本办公室教师普通话练习进行具体指导,以这种帮带的方式尽快促使我校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整体提高。
3.实行“个人日日讲”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计划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日常教育和教学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在学习——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要求全体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和与学生的日常交际中必须使用普通话,提倡教师在校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4.开展“每年一赛”以比赛促提升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及综合素养,充分展示教师风采,更好地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将每年组织一次教师普通话比赛,评选出一二等奖进行表彰奖励,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
四、普通话达标三年规划具体安排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有关规定:教学人员不低于二级水平为合格,语文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水平应不低于二级甲等。根据我校普通话水平现状以及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教师普通话达标将分三年逐步推进:
2017年:根据当年任教学科,不满四十周岁未达标教师在2017年底结束培训,并通过普通话测试。若测试不能达标,必须在2017年继续参加培训并参加测试。
2018年 :根据当年任教学科,不满五十周岁未达标教师在2018年底结束培训,并通过普通话测试。若测试不能达标,必须在2018年继续参加培训并参加测试。
2019年:剩下的未达标的教师。争取通过培训使这些教师在2019年底全部取得达标合格证书。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选择达标测试时间,已达标教师也可进行升级测试。
五、组织与管理
1.成立普通话培训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此项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组长:王耀盛
成员:李鸿作、田丽静、张艳华、高远健、王红梅、李登魁、张光东、董 娜、朱丽丽
2.完善制度,加强督查。
严格集中培训考勤制度。凡属集中培训学习活动,教导处将严格考勤,并和教师考勤直接挂钩。
3.实施普通话奖惩机制。
自本规划实施之日起,凡取得普通话达标合格证者,学校报销普通话考试报名费;凡是取得普通话二级甲证的,在当年个人学年度考核中加0.5分;凡是取得普通话一级乙证的,在当年个人学年度考核中加1分。2018年底仍然不达标者,2018年个人学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