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颗钻石教学反思高勇娟今天,我上了七颗钻石一课。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神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的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随后跳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了七颗星星。这篇神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回顾课堂,现将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做一番总结。一、成功之处导课时,我利用钻石图片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借助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
2、生这么神奇的变化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挖掘课文的内涵爱能创造奇迹。课文含义深刻,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内容,我借用重点词语,让重点词语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比如“一天夜里、哪儿、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匆匆忙忙、再也忍不住、咽”等,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给小狗喝水的时候,她还牵挂着母亲,所以她分一点水给小狗,而现在从母亲手里接过水罐后,她把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过路人,这里再次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从备课到上课,我常常地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
3、师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外,还要深钻教材,课堂要体现新的理念,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二、失败之处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不足:1、在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后,我又让学生看着本课生字说说应该注意的地方,从字形到字义再到读音,占用了大约一半时间,没有突出三年级的年级特点,应该过渡到以理解句段为主。生字教学只选取代表性的即可。2、读了课题后,我问学生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七颗钻石代表什么?为什么用七颗钻石做题目?为什么是七颗不是六颗?七颗钻石是从哪来的?在学习课文时,应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只将这一步当做了引入的一个桥梁,没有起到实质作用,让这个环节成了空架子,走过场。 3、指导理解句子时太直白,没有让学生亲自去找重点句,重点词,有的直接告诉了学生,有点不条理,也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另外,有的过渡语重复,不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