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老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发表有独创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鬓发斑白,慈眉善目,精神矍铄,气度儒雅,一派学者风范。她和丈夫钱钟书先生一生都在从事文学工作,在学术界德高望重,其中我们熟悉和喜欢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目前最好的译本就出自杨绛之手。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她的一篇文章《老王》。
二、初步感知,把握内容
1、浏览课文,思考文中哪个词语能够表达作者写此文时对老王的情感。
(最后一个词--愧怍)
2、 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里:
(学生分析)
三、 深入挖掘,理解情感
1、是不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就要产生愧怍的情感呢?“愧怍”一词是什么意思?
总结:字典上对“惭愧”的解释是: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2、 杨绛觉得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儿,或是没有尽到责任,才对老王产生了“愧怍”的情感吗?请在文中找找,杨绛为老王做了什么?
(学生分析。)
(1)经常坐老王的三轮,照顾他的生意。
(2)在老王送冰时不要减半收费,坐车,拿鸡蛋,都给老王钱,从不占他的便宜。
(3)杨绛的女儿给老王大瓶的鱼肝油。
3、开篇第一句话“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在第6自然段,作者却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这不是矛盾吗?发生了什么事儿?她为什么不敢坐了呢?
(引出:文化大革命那段荒唐的岁月。)
4、 速读8-16段,概括一下老王为杨绛一家做事。
(1) 半价送冰
(2) 免费送人
(3)病重时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
5、通过老王的插图,理解老王的形象。
6、分析杨绛为什么说自己是幸运的人?对老王为什么会产生愧怍的情感?
四、 课堂小结
五、板书
老 王
杨绛
真情 小人物的光辉 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