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指导,准确把握朗读的重音、节奏,读出感情。拓展并积累一些同题材的诗歌。2、多形式的“读”法:认读、范读、齐读、评读、品读、悟读、配乐读,由浅至深的实现各层次的朗读目标;问题的探究。教学重点重点:在“读”中逐步感悟出文意。教学难点在“读”中逐步感悟出文意。课时安排两课时主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教学过程: 走近巴金:作者简介。 导语:无数的文人墨客吟咏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巴金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板书:课题) 日的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讲两则小故事:1、俗语“飞蛾扑火,自取灭亡”。2、神话夸父逐日。
2、(二)朗读教学过程 认读。在背景乐下自由认读。读准字词:瞬、旸、宁(愿)、当儿、撮;认知基本内容。2、范读以第一段为例,让学生马上圈点其中的重点词:光、热、扑、死、浸、光、热。范读:朗读素质好的学生或老师。3、齐读。读准节奏、重音;读出感情。4、评读。形式:个人读;两人读;小组读;分男、女生读。评价。5、品读、悟读。(抓关键词)思考:(1)日描写的对象是什么?(2)他们的行为、意愿分别是什么?(3)他们的共同目标又是什么?演示设计:飞蛾;夸父(扑火;追日)品:人(舍弃生命)悟:追求光明而献身我(愿做飞蛾)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
3、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6、小结:文章创作于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飞蛾、夸父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为祖国、为民族轰轰烈烈地献身。作者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作者由赞美飞蛾到渴望自己变成飞蛾,这是质的飞跃,美的升华。时代变迁了,但这种执著地追求理想的精神不变!7、配乐朗读(全班)四、月的自读过程:(一)过渡引入:时隔一天,饱含激情的诗人在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又想起了什
4、么?(二)配乐朗读(三)品读(在感悟日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寒冷)“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作者在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3、我、嫦娥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什么?演示:我望明月-期待光明共同目标:光明嫦娥奔月-追求光明(四)全班朗读。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五)拓展赏读:诗情话“月”。1、复习旧课文:现代诗静夜;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竹里馆(王维)2、学生朗诵有关“月”的诗词朗诵并进行简单赏析。五、作业:1、朗读日月(录音) 以“日”或“月”为描写对象,试着写一首短诗(注意“抒情”的表达方式的运用)。 收集本课所学的“月”的诗词,抄写在古诗词归类本上。修改教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