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 课前准备:
1.要求课前预习
2.小组长培训
督促本组成员课前准备好学案;准备好本节课的学习用具;准备好所收集的材料。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
三、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解析目标,明确重难点。
四、独立自学部分边学习边记忆。时间10分钟
五、展示交流独立自学部分的内容,时间为8分钟
分组:
一组展示1题(板书)
二组展示2题(板书)
第三组展示3、4题(板书)
四组展示5题(口述)
六、合作学习5分钟。
分小组进行讨论
第一组讨论活动一
第二组讨论活动二
第三、四组讨论活动
三七、展示交流合作学习内容时间10分钟
活动一:由第一组完成(口述)
活动二由第二组完成(口述)
活动三由第三、四组分别展示(口述)
其中第3小题板书
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纠错
课题:公民的义务
教学目标: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重点:难点:怎样履行公民的义务
重要知识点教师精讲3分钟
怎样履行公民的义务
八、 完成检测反馈:
九、 5分钟
九、巩固落实基础知识(2分钟)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十、课堂小结
【自主学习】
(一) 目标导学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 独立自学
【2015山东威海】10.“任性”是2014年火起来的一个网络用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缩写。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博、微信、QQ、等公共空间绝不可任性。这表明B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和许可的范围内行权利③所有网络造谣行为均属于犯罪行为④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三)合作学习
【2015湖北武汉】12.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A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
③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自觉参加公益活动
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5湖北黄冈】19.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告诉我们D
A.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B.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展示交流】
(四) 分组展示
【2015广东】15.“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成了两句轻松幽默的网络流行语。钱即使是个人财产,任性也要合法;可权属于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可有丝毫的任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A.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B.尽量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的权利
C.法律要求和鼓励做的,一般应该积极去做 D.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的
【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 2.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这一观点忽视了我们在行使权利时B
A.结果可预期 B.程序要合法 C.心态要端正 D.过程要监督
【2015广东广州】6.判断一个人具有中国公民身份的依据是B
A.持有中国护照 B.具有中国国籍
C.属于某一民族 D.信仰某种宗教
【2015山东泰安】14.对下列图示所表达的概念间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A)
【2015浙江绍兴】17.新出台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同时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这一规定体现的理念包括A
①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②每个公民在人格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③在我国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④同步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公民的义务
(五)疑难解析
2015年1月1日实行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对受到罚款处罚却拒不改正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按月计罚”等。这引发了广大市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热议。
(1)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依据是什么?该法中“按日计罚”的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4分)
(2)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评析秋日的观点。(6分)
25.(10分)
(1)宪法和我国的环境国情。(2分)规范作用、保护作用。(2分)
(2)秋日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3分)材料中秋明的观点违背了新《环境保护法》中“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的要求。(2分)
【检测反馈】
(六)对标巩固
【2015山东泰安】3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二条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这意味着,不管有没有恶意,你帮助他人发布、转发消息,造成侵权事实,就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此一来,人肉有风险,转发要小心。
请你结合所学初中《思想品德》知识,谈谈该《规定》实行的重要意义?
32.有利于依法打击利用网络信息侵害人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维护信息网络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正确认识权利和自由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有利于公民明确是非观念,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等
(七)强化记忆
【2015山东潍坊】16.解决生活困惑 健康快乐成长(12分)
小明有一本成长日记,用以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下面是他近期记录的生活
中遇到的困惑,请提出你的解决建议。(任意选取三个作答即可,如四个都答,按前三个
评阅。每题4分,共12分)
【2015山东潍坊】 日记二:夏天到了,小区附近跳广场舞的人又多了起来。他们常常跳到很晚,而且放
的音乐声音太大。面时这种情景,我实在静不下心来。
(2)我的建议:
。
(2)答题方向提示:与跳广场舞的人们协商,希望他们降低音量,缩短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他们协调解决等。
板书设计
我们的义务
一、选择题
【2015山东威海】10.“任性”是2014年火起来的一个网络用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缩写。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博、微信、QQ、等公共空间绝不可任性。这表明B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和许可的范围内行权利③所有网络造谣行为均属于犯罪行为④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5山东临沂】20.漫画《“高音炮”PK“广场舞”》中,广场舞扰民,业主们以“高音炮”还击。这告诫我们A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B.公民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C.个人行为他人无权干涉
D.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忍就忍
【2015湖北黄冈】19.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告诉我们D
A.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B.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015浙江杭州】18.某校八年级(5)班同学在学习“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一课时,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设为正确的是D
①我是国家主人,想干嘛就干嘛 ②作为公民,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
③尽管没有选举权,但我还是中国公民④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就是尊重他人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5天津】9.法的“大厦”是由权利、义务共同构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C
A.互为前提 B.相互对立 C.相互依存 D.相互分离
【2015湖北武汉】12.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A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
③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自觉参加公益活动
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5广东】15.“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成了两句轻松幽默的网络流行语。钱即使是个人财产,任性也要合法;可权属于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可有丝毫的任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A.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B.尽量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的权利
C.法律要求和鼓励做的,一般应该积极去做 D.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的
【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 2.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这一观点忽视了我们在行使权利时B
A.结果可预期 B.程序要合法 C.心态要端正 D.过程要监督
【2015广东广州】6.判断一个人具有中国公民身份的依据是B
A.持有中国护照 B.具有中国国籍
C.属于某一民族 D.信仰某种宗教
【2015山东泰安】14.对下列图示所表达的概念间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A)
【2015浙江绍兴】17.新出台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同时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这一规定体现的理念包括A
①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②每个公民在人格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③在我国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④同步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015山东泰安】3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二条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这意味着,不管有没有恶意,你帮助他人发布、转发消息,造成侵权事实,就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此一来,人肉有风险,转发要小心。
请你结合所学初中《思想品德》知识,谈谈该《规定》实行的重要意义?
32.有利于依法打击利用网络信息侵害人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维护信息网络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正确认识权利和自由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有利于公民明确是非观念,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等
【2015山东潍坊】16.解决生活困惑 健康快乐成长(12分)
小明有一本成长日记,用以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下面是他近期记录的生活
中遇到的困惑,请提出你的解决建议。(任意选取三个作答即可,如四个都答,按前三个
评阅。每题4分,共12分)
【2015山东潍坊】 日记二:夏天到了,小区附近跳广场舞的人又多了起来。他们常常跳到很晚,而且放
的音乐声音太大。面时这种情景,我实在静不下心来。
(2)我的建议:
。
(2)答题方向提示:与跳广场舞的人们协商,希望他们降低音量,缩短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他们协调解决等。
【2015浙江湖州】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月1日实行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对受到罚款处罚却拒不改正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按月计罚”等。这引发了广大市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热议。
(1)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依据是什么?该法中“按日计罚”的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4分)
(2)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评析秋日的观点。(6分)
25.(10分)
(1)宪法和我国的环境国情。(2分)规范作用、保护作用。(2分)
(2)秋日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3分)材料中秋明的观点违背了新《环境保护法》中“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的要求。(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