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 沙与沫
1教学目标
1了解纪伯伦和《沙与沫》的相关知识。
2个性解读,积累背诵格言。
3模仿创作,积蓄思想灵感。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学法还缺乏点,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格言含义,积累背诵格言。
教学难点:模仿课文,创作格言。
4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沙砾与泡沫,平凡而微小的事物,但在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笔下却折射出了耀眼的光辉。今天,让我们共同沐浴这耀眼的光辉,感悟生活的真谛。
二 走近作者纪伯伦,了解《沙与沫》及其体裁。
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 纪伯伦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伦艺术生命双翼。纪伯伦的前期
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其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1931)。50年代起,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纪伯伦的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关于《沙与沫》
《沙与沫》是纪伯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者以自然景物“沙”与“泡沫”为比喻,寓意着人在社会之中如同沙之微小,事物如同泡沫一般的虚幻。
整部诗集内容富有哲理,充满智慧,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
三 幻灯片显示课文23则格言。
四 朗读
1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 正音 :囚犯 羞赧 忌妒 偷窃 聚敛 沟渠 夸耀
3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合理断句。
4 自读,要求尽量背诵。
五 问题探究:
1 读完课文,谈一谈纪伯伦为什么将自己的散文诗定为“沙与沫”。
2《沙与沫》是一部散文诗集,从课文节选的内容来看,与你所读过的散文诗集相比,它在形式与内容上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 思考与讨论:
课文揭示了生活中的深刻哲理。其中哪一句最能打动你
六 总结
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每一则“沙与沫”,大家已经领悟到了“沙与沫”的内涵,下一节课我们将就大家理解有困难的几则进行探讨。
七 我的格言
课文中的每一句诗,都是诗人随时随地闪现出来的灵感的火花。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和爱惜自己这种稍纵即逝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独特的思考习惯。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尝试写几句富有哲理的话。
板书设计
沙与沫
纪伯伦
生活箴言: 语言精练 意味深长
人生哲理: 借用修辞 生动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