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 4 沙与沫教学设计1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6659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4 沙与沫教学设计1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4 沙与沫教学设计1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沙与沫 1教学目标 1了解纪伯伦和《沙与沫》的相关知识。 2个性解读,积累背诵格言。 3模仿创作,积蓄思想灵感。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学法还缺乏点,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格言含义,积累背诵格言。 教学难点:模仿课文,创作格言。 4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沙砾与泡沫,平凡而微小的事物,但在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笔下却折射出了耀眼的光辉。今天,让我们共同沐浴这耀眼的光辉,感悟生活的真谛。 二 走近作者纪伯伦,了解《沙与沫》及其体裁。 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 纪伯伦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伦艺术生命双翼。纪伯伦的前期 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其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1931)。50年代起,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纪伯伦的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关于《沙与沫》 《沙与沫》是纪伯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者以自然景物“沙”与“泡沫”为比喻,寓意着人在社会之中如同沙之微小,事物如同泡沫一般的虚幻。 整部诗集内容富有哲理,充满智慧,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 三 幻灯片显示课文23则格言。 四 朗读 1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 正音 :囚犯 羞赧 忌妒 偷窃 聚敛 沟渠 夸耀 3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合理断句。 4 自读,要求尽量背诵。 五 问题探究: 1 读完课文,谈一谈纪伯伦为什么将自己的散文诗定为“沙与沫”。 2《沙与沫》是一部散文诗集,从课文节选的内容来看,与你所读过的散文诗集相比,它在形式与内容上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 思考与讨论: 课文揭示了生活中的深刻哲理。其中哪一句最能打动你 六 总结 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每一则“沙与沫”,大家已经领悟到了“沙与沫”的内涵,下一节课我们将就大家理解有困难的几则进行探讨。 七 我的格言 课文中的每一句诗,都是诗人随时随地闪现出来的灵感的火花。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和爱惜自己这种稍纵即逝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独特的思考习惯。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尝试写几句富有哲理的话。 板书设计 沙与沫 纪伯伦 生活箴言: 语言精练 意味深长 人生哲理: 借用修辞 生动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