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教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6652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2、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研讨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并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二、观察画面,组织讨论。  1、请同学们看图编故事。根据画面内容,每个学习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大家先细致地观察画面,你希望本小组重点讨论哪些问题呢?每人提出一个供大家选择的问题。  2、围绕重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并做好表演准备,每个小组推选二名代表表演共同编写的故事。  三、深入研讨,动态修改。  1、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观众作好评论准备。  2、请同学们评论演出情况。  3、教师评论,拓深拓宽同学们的思维,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练习写片段,师生合作评改。  或者写,“大鸟的健美”,或者写“小鸟的弱小可怜”,或者写“山林生活之自由快乐”,或者写“笼中生活之痛苦乏味”,要求从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观察。用五分钟写一百来字即可。  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下一节作文课上把故事完整地写出来。  附:板书设计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说课稿    一、对教材和编者意图的分析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内容。课本上有关“观察和描写”的作文一共安排了四次。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下册要学习“人物特点”“事物特点”和“动物特点”。这四次作文训练一脉贯之,相互呼应,组成了一个严密的写作训练体系。因此,教会学生“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该“写作”部分的第二题是一道“看图编故事”的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图画寓意的基础上,想象并描写两只鸟飞出鸟窝后的变化和见面时的差异”。这道题目符合初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作文课上的实践证明它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作文题目。因此,我想借助“看图编故事”的方式达到教会学生“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学习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式时,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写作、自主修改。  二、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学习目标的落实  本堂作文课贯穿一条教学主线,二个教学原则。  一条教学主线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  二个教学原则是“先放后收”和“以学为主”。“先放后收”是要先把学生的思维放开,后用作文收拢。“以学为主”有二层含义,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二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以教师的引导为辅。  1、导入新课,明确重点。  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观察事物和描写事物呢?”教师创设情境:“打个比方说,现在就有一只小鸟飞你的面前,就在你的眼前蹲着,你怎样去观察它?描写它呢?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再展示一段描写小麻雀的文字,让学生分析:这段描写是从哪些角度观察并抓住了小麻雀的什么特点呢?相信学生到此已经明白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了。  明白了方法,就要在看图编故事中动用。  2、观察画面,组织讨论。  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合作编一个故事并合作表演出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小组讨论时应该围绕某个重点问题,由全体学生协商提出,教师帮助确定。  3、深入研讨,动态修改  学生小组讨论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修改作文思路的过程。学生表演,其它同学评论,教师评论,这还是一个动态修改作文的过程。通过议、演、评,学生编故事的思路放得更开,对图画的认识更深刻,就可以通过写作来学生思维了。  4、练习写片段,师生合作评改。  或者写“大鸟的健美”,或者写“小鸟的弱小可怜”,或者写“山林生活之乐”或者写“笼中生活之苦”,要求从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观察。这个设计紧扣教学主线,激发学生完整地写出故事的欲望。  三、对二个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描写二只小鸟的不同生活经历。初一学生表现生活常犯片面毛病,说林中生活方式好,只说山林风光多美,虫子多么好吃,朋友很多,经常开音乐会什么的,就不敢写林中生活的危险,和风雨霜雪带来的痛苦。写笼中生活舒适安逸,就不敢提失去自由的痛苦。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都是有苦有乐,有悲有喜,有得有失的。问题的关键是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通过引导,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生活,表现生活,思想变得更加深刻。  第二个教学难点是如何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本课教学中对于部分学生贪慕安逸舒适生活方式,不思进取,拒绝独立奋争思想,教师注意正确引导。  各位专家、老师,我是一位青年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难免肤浅,课堂教学的功夫还有待磨练,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