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节为一堂复习课;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导入课题,以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总结本章的内容,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本章的结构框架,再通过练习的形式对内容加以巩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记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2.掌握平行线的特征.3.掌握平行线的条件.4.利用尺规作简单的图形.(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对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掌握.2.通过复习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并会应用它们去说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
2、兴趣,体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运用补角、余角的性质解决问题;运用直线平行的条件及平行线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难点几何语言的理解以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理由,书写自己的理由.三、教具准备投影片.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平行线、相交线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它们又构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在这一章里,我们探索了平行线、相交线的有关事实,并以直观认识为基础进行简单的说明,将直观与简单的推理相结合,且借助平行的有关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以问题形式来顺理本章的有关内容.讲授新课师现在同学们
3、独自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1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线和相交线的例子?2两条直线相交,至少有几对相等的角?3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通常有哪些路径?4平行线有哪些特征?生甲生活中平行线和相交线的例子很多;如:立交桥、房屋等等.生乙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两对对顶角.这两对对顶角相等,所以,两条直线相交,至少有两对角相等.生丙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途径有:(1)定义;(2)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生丁:平行线的特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下面我们用一个知识
4、框图来表述这一章的内容(幻灯片展示图片知识结构).课堂练习例1已知:如图5,ABCD,求证:B+D=BED。分析:可以考虑把BED变成两个角的和。如图5,过E点引一条直线EFAB,则有B=1,再设法证明D=2,需证EFCD,这可通过已知ABCD和EFAB得到。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已知),又EFAB(已作),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ED=1+2,BED=B+D(等量代换)。变式1:已知:如图6,ABCD,求证:BED=360-(B+D)。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及结论。我们通
5、常所说的BED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如果把BED看成是大于平角的角,可以认为此题的结论与例1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模仿例1作辅助线,不难解决此题。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BCD(已知),又EFAB(已作),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1+D+2=180+180(等式的性质)。又BED=1+2,B+D+BED=360(等量代换)。BED=360-(B+D)(等式的性质)。变式2:已知:如图7,ABCD,求证:BED=D-B。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不同,从而结论也不同。
6、模仿例1与变式1作辅助线的方法,可以解决此题。证明:过点E作EFAB,则FE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已知),又EFAB(已作),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FED=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ED=FED-FEB,BED=D-B(等量代换)。变式3:已知:如图8,ABCD,求证:BED=B-D。分析:此题与变式2类似,只是B、D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证明:过点E作EFAB,则1+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BCD(已知),又EFAB(已作),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FED+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2+
7、D=180。1+2+D-(1+B)=180-180(等式的性质)。2=B-D(等式的性质)。即BED=B-D。例2已知:如图9,ABCD,ABF=DCE。求证:BFE=FEC。证法一:过F点作FGAB,则ABF=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过E点作EHCD,则DCE=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FGAB(已作),ABCD(已知),FG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又EHCD(已知),FGEH(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3+4(等式的性质)即BFE=FEC。证法二:如图10,延长BF、DC相交于G点。ABCD(已知),1=AB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ABF=DCE(已知),1=DCE(等量代换)。BG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如果延长CE、AB相交于H点(如图11),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证明(过程略)。证法三:(如图12)连结BC。ABCD(已知),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ABF=DCE(已知),ABC-ABF=BCD-DCE(等式的性质)。即FBC=BCE。BFE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七、板书设计回顾与反思一、问题串1举例2两条直线相交3直线平行的条件4平行线的特征二、知识框图三、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