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学会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3,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知识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能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运算。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二次备课设置情境引入课题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得出答案)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1)4.5(3.2)1.1(1
2、.4)(2)4.53.21.11.4创设一个有趣的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加减混合计算的兴趣分析问题探究新知1, 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 以教科书28页例6计算(20)(3)(5)一(7)为例来说明。鼓励生来进行独立计算。3,教师引导: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我们可不可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这个算式改变一下?再给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20)(3)一(5)一(7) (20)(3)(5)(7) (20)(7)(3)(5) =(27)(8) 194,学生交流汇报(发现了什么?)5,归纳明确“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如:abc=a
3、b(C)6省略加号式子(20)(3)十(5)(一7)是20,+3,5,-7的和, 这里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确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先让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也是为了与接下去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再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侠便计算作出比较。解决问题1,解决引例中的问题 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引例中的间题,你对这两种算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2,计算: (1)(7)(5)(4)(10); (2)3, 利用计算器处理比较复杂的计算。教科书第30页例7,师生先共同将减法统一成加法,再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解:5.134.62(8.47)(2.3)通过回顾引例中的问题的两种算法并
4、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课堂练习教科书29页练习1,2,第31页练习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作业教科书31页习题1.3第5,6,8,14题教学反思 在学生的合作交流、探求新知之中,首先让学生考虑运算顺序的问题,这是所有混合运算必需首先解决好的问题,然后再从引例的角度遵循减法法则,让学生尝试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通过运算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必要性,而在整个探索活动中都充满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中去发现与探究同时也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渗透了转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