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卷第期 年月M o d e r n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E d u c a t i o nV o l N o A u g u s t 课题研究D O I /j c n k i /g 越超法在绿色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B);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课题(Z D ).作者简介叶宏波(),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副高级教师,校长,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小学校长.叶 宏 波(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一小学,吉林 吉林 )摘要超越法作为一种崭新的教与学的方法,在教学方式、师生关系、课堂
2、建构、教师角色转化方面优化了教学方式,也在改变着学生的成长方式、学习习惯、心理需要等.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一小学在超越式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改变了学校和学生发展的教育生态.关键词超越式教学方式;绿色教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超越法”是超越式教学法和超越式学习法的总称,是一种崭新的教与学的方法.它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论、当代人本主义课程论、课程改革先行者吴杰教授“突破三个中心”的思想.在我国,“超越法”先后在 多所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各个阶段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一大批超越式学生.船营区第十一小学校是以“绿色教
3、育”为办学理念的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学校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学校发展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学校把超越式教学研究作为突破口,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度转型,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的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唤醒自己、挑战自己、实现自己,这是超越法的本质.学生以当前的自我现状为起点,以更好的自我为靶向,保持高昂的斗志,不断产生新的学习要求和动力,把学习水平向前持续推进.学生由他主学转变为自主学,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通过师生建立契约、践行学习承诺、展示学习风采,实现了自我超越,这种自我超越也是学校走向自我超越的必然道路.一、超越法改变了教学方式
4、为什么要选择超越法?首先超越法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提出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点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加重要,也是学生获得学习力的重要一环.超越法从两个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一个角度是针对学科教学、学科课程.学科教学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能.从学科课程角度设计,从分层作业开始,把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并与学生达成“契约”,从契约作业开始,然后展现主力强化,再回到契约作业
5、,这是一个循环.这个设计点主要是应和学科课程的特点.还有一种角度针对活动课程.活动课程设计“超越式”的环节,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超越,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超越法教育教学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总体思想是一致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超越,让学生超越,但实施步骤略有差别.超越法是通过哪些途径改变教育教学呢?超越法有利于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在当前培养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核心素养需要的是关键能力和关键品格,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的,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缺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形成了一种内敛、中庸的处世原则和
6、性格特征,超越在中国哲学中很少被提及.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在基础教育当中,就要提倡“超越”的观念,让师生们敢于超越、能够超越.超越法就是这样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它的本质是要把学习变成学生一种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变成一种挣脱各种无谓约束的、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超越法对于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也非常有利.我们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很少有真正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过程.师生们处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教和学完全是一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假互动”的现象.课堂设计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是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根本没有从
7、心里真正进行学习.超越式课堂教学试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超越的思想真正植入教学当中.我们总结出超越式课堂教学的个模块:契约、展示、助力、强化.教师把注意力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唤醒学生超越意识,培养超越能力,弘扬超越精神,激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互帮互学、互教互学、互评互学中不断超越自我,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间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就会被完全解放.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也意味着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这本身就是
8、一种极大的超越.超越法构建了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预设与封闭,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如果脱离了教师的掌控,教学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没有生气和乐趣,也没有挑战,没有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很难得到释放.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就会感到厌烦.而超越式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都看成教学资源,并在课堂中得以呈现,尊重生命,发掘童心、童趣,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个性释放,把课程变成一个开放的场域,在这种场域中学生成为主角,成为这个开放系统中最活跃的一个链条,从
9、而打破固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成为一种关注成长、关注生命的课堂,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合成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将是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更是真正的以生为本的课堂.超越法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超越法提倡共生教学,对教师的定位是:教师既是教练也是陪练.近年来,伙伴教育理论和共同体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伙伴教育的主旨是在教育中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使主体逐渐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伙伴,简单来说就是在伙伴关系中培养伙伴.伙伴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伙伴教育,主张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设成为伙伴关系,使学生在这种积极的关系中逐步
10、掌握社会生活所需的科学知识、实践能力,并形成其对于社会共同体价值的分享.而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而朝着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超越式课堂很好地诠释了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在超越式课堂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是一种典型的伙伴关系: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角,同时又是配角 大家都在别人的学习中学会学习,又都在为别人的学习服务;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因共同的发展目标一起学习、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分享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从而完成自我超越.二、超越法改变了学生在超越法改变
11、教学生态的同时,我们发现超越法同样给学生带来很多意外的收获,而这些意外收获甚至会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成长方式.超越法成为一种成长方式,这在一定程度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不断地克服困难,这也是人的核心素养之一.从发展论角度说,儿童成长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他不是自然而然地发展,而是有目标地发展,是有发展预期的.但是如果不超越,他就会停滞不前.新的预期产生,然后努力去做,这就是一种超越.在实施超越法后,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给学生制造超越氛围,让学生主动去挑战自己,去化解自己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自信和智慧,使他们在面对其他困难时,也会从容
12、应对,他们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获得了超越式发展,这就是学生的成长过程.超越法也让学生形成一种“超越”的习惯.习惯养成是 天,以天为一个节点,反复练习、坚持不懈,习惯就形成了,最后逐渐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自动化行为就是很少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当学习的时候,学生会主动与教师签个契约,请求教师帮助,为自己设立合理且富有挑战意义的目标,以及采取哪种形式和如何分配时间,分层作业的时候,主动挑战一下自己.教师把作业分成不同层次,学生们主动选一个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来做一做,让他们形成习惯,然后更主要的是要在没有教师监督情况下,自己怎么样能够做好自己.这就是中国古人说的“慎独”.同学们能独
13、立完成作业,并且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始终让心语引导、通过心语来学习、让心语来监督自己学习.很多同学也会在学校期间努力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把自己学会的东西讲给别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超越了自我.有的同学甚至自己努力强化,自己给自己奖励,让自己内心更强大,让自己更加聪慧,更加有成就感.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让孩子养成超越自我的习惯,超越法就成功了.超越法让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的层次.深度学习是一种改变,是对自己的一种改变,它让人更加强大、更加聪慧、更加幸福,这种改变本身就是一种超越.这种转变的工具是什么呢?就是由浅层学习变为深层学习,改变它的工具是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能没有思考.超越法是一
14、种主动学习,在课堂当中,通过讨论、实践、展示学习,变输入为输出,知识一旦能输出的话,这种强化方式使得知识的留存率会提升 以上,甚至可以达到.超越法是专门帮助孩子转变的,只有这种转变才是深度学习,也就是说从浅层学习转变为深层学习,这是超越法所关注的.引导孩子从浅层学习到深层学习的工具是反思.我们把学生上课当中的一些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视为一种浅层学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转换学习思维,综合素质向更好的方面发展,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深层次学习.超越法,在课堂教学也好,在活动课教学也好,一直强调这一点,而超越法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三、学校的超越式教学研究实践基于以上超越式教学
15、法对教学的深度影响,船营“十一小”在接受这一教育理论的同时,在实践当中也把这一教学法通过适度改造,全力构建“超越式”课堂教学,为实现课堂教学深度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实现“一学科先行探路、带动全学科跟进实践”的研究格局.在教学法理论体系的引领下,学校以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为突破口,以六年级语文教材中 书戴嵩画牛 一课为研究课例,在深入调研和课堂教学实践打磨中,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具有“十一小”特色的以“挑战性学习活动”为载体的“超越式”课堂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学校又进一步深化了“超越式”教学法个超越模块的内涵指向,使教学法理念与课堂教学设计完美融合,为实现课堂教学变革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16、全面实施“超越式”课堂教学,为实现课堂教学深度转型提供生命土壤,通过打造“三课”(引路课、汇报课、常规课)工程,构建全学科全员实践探究格局.学校集全校之力,打造“三课”工程,全面实施“超越式”课堂教学.通过开展实验教师引路课活动,实现课堂转型从单学科教学向多学科教学转移;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团队汇报活动,实现以实验教师为实践主体向全校教师共同实践转移;通过开展常规听评课、预约指导活动,实现以团队汇报教师为实践主体向全体任课教师全学科课堂教学实践转移.科学规划、整体实施,为学校实现课堂教学变革提供宝贵的实践土壤.年月,为了实现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在赵义泉教授的指导下,学校将“引领学生实现自我超
17、越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作为年度课题主研方向,着力探索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努力让课题研究真正走进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实现由课题研究向常规课堂教学实践转移.在具体实施中,学校采取校长“一带一”和实验教师“一带二”研究策略,让参与课题研究的校级领导和实验教师发挥自身的引领、辐射作用,实现课题研究本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即承担课题研究的两位校级领导分别带一个学科研究团队,从研究策略到研究路径进行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确保课题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在课题研究中,校课题组的位校级领导和名实验教师,每人都有明确的课题研究分工和职责,聚集智慧、合作共研.此项课题研究已经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形成了
18、一个完备的“研究领导体系”和一条清晰的“研究实施轨迹”,这也为课题得以不断深耕细研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中,学校将全力为任课教师搭建实践、交流、展示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着力打磨“超越式”课堂精品课例,做到校内观摩分享、大学区观摩研讨、学校与新疆阿勒泰第二中学联谊校间观摩分享,全力打造“课题研究联动,优质资源共分享”的课题研究新样态.四、超越法改变的学校教育生态船营区第十一小学自开展“超越法”研究以来,已经形成超越式教学法理论与实践完整体系,“超越法”在某种意义上重新构建了学校的“教育生态”.绿色教育本就是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建立的教育理念.生态文明思
19、想反映在教育价值导向中,表现为对多样性的尊重,在强调平等与合作、尊重与和谐的同时,也维护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共融共生.“超越法”的落地,不只在教学层面上,而且在更深的层面上优化了学校的“绿色教育”,把“绿色教育”上升到更全面的生态层面.“超越法”注重多样性,以平等与尊重、互补与合作、主体个性与创造性等为特色,防止了“千校一面”的标准化、同构性的恶性竞争、贴标签式的“特色学校”以及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等现象.“超越法”在课程的生态、教学的生态、管理的生态、评价的生态方向均指向未来,为师生的发展赋能.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程体系不仅反映了课程形态与内容的多样性,也在课程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方面下了大功夫,
20、教学上的“超越模式”让课程与教学的生态性得以体现,为未来学习探索新路;“超越式的教学管理”也慢慢衍生出管理的生态性,包括师生的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管理、行政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协调性.此外,超越式的评价体系也更具生态性,包括师生自评与互评、家长与社会评、上级评等的协调与合作,还包括过程评与结果评的协调等;而管办评对于学校层面而言,重点不在如何分离,而在于生态关系的构建.可以说“超越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盘活了学校的各项资源.学校的绿色教育是真正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之上的,我们在升级改造的绿色教育中,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意识和行动纳入学校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中,培养适应和促进生态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未
21、来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渗透到学校的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各个环节中,实现学校自身的生态变革.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变革要求,也是师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超越法”的应有之义.“超越法”也让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绿色教育与自然取得更加紧密的联系.我们认为真正的“超越法”是体验式的,是内需型的,也是跨学科的,甚至是跨界的.有证据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超越他对食物的需要的,是人内在所必需的.尽管保护环境运动非常重要,但是我们自己的需要和我们在与自然的健康关系中体验的幸福更加重要.让孩子们在体验与自然的关系中促进他们获得终身幸福,这是“超越法”研究的终极目标.核心素养下的超越式教学研究秉持生态发展观,从而以教学为突破口,重建学校生态,最终让绿色教育具备一个强大、平和而持久的生态,去开放地承载众多不同智能天赋、优势专长、文化背景、选择需求的托举全部师生的命运.参 考 文 献黄如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宁夏教育,():周成伟浅谈新课程下的师生交往J科学中国人,():黄厚江教练和陪练:共生教学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J作文教学研究,():李光对生态的教育与教育的生态N光明日报,()责任编辑:江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