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垂线教学目标知 识 与 技 能使学生理解垂线的含义与垂线的画法,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理解垂线段的意义过 程 与 方 法师生互动 合作交流 求知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学习中了解几何在不同情况下的分类,并能在一个三角形中作出三角形的高教学重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垂线段最短教学难点垂线公理及垂线段最短的应用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如图,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 b所成的角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与b相交所成的四个角分别是多少度?总结归纳:有,当90时,所成的四个角都是90
2、.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垂直定义(1)显然,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90是一种特殊的情况.(2)当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称这两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记作ABCD,垂足为O.(3)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是很常见的,如:投影2你能再举一些其它的例子吗?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1)如图,已知直线AB和直线AB外一点P,过点P画出直线AB的垂线,你能画出多少条呢?学生画图,观察后总结:只能画一条.(2)如图,你能经过直线AB上一点P,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吗?
3、这样的垂线能画多少条呢?学生画图后总结:只能画一条.(3)通过以上的操作,你有什么发现?归纳总结: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垂线段(1)演示:在黑板上固定木条l, l外一点P,木条a一端固定在点P,使之与l相交于点A.左右摆动木条a, l与a的交点A随之变动,线段PA 的长度也随之变化,a与l的位置关系怎样时,PA最短?小结:a与l垂直时,PA最短.这时的线段PA叫做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2)画出PA在摆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点A1、A2、A3.在l上,连接PA1、PA2、PA3,PO l,垂足为O,用叠合法或度量法比较PO、PA1、PA2、PA3的长短,可
4、知垂线段PO最短.小结: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3)我们知道,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这里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上图,PO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1.如图所示,ADBD,BCCD,AB=acm, BC=bcm,则BD的范围是( )A.大于acmB.小于bcmC.大于acm或小于bcm D.大于bcm且小于acm 2.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cm的点有( )A.0个B.1个C.无数个D.无法确定3.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cm,PB=5cm
5、,PC=2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为( )A.4cm B.2cmC.小于2cm D.不大于2cm4.如图,ACBC,C为垂足,CDAB,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 6,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 ,点A到BC的距离是 ,点B到CD 的距离是 ,A、B两点的距离是 .5.已知:如图,直线AB,射线OC交于点O,OD平分BOC,OE平分AOC.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当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称这两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6、与已知直线垂直.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4.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在转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变与不变,什么变,什么不变,为什么,怎么变?当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另外三个角也是直角,这个在原理上必须让学生明白.图形与语言的结合(转化)是几何中的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示范.举出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垂直定义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图的方法,可以作为一个补充知识进行讲解.在画垂线时,不一定局限于三角板或是量角器,也应懂得利用身边的东西.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印象,重点是对于垂线段最短的理解和应用.对出现的疑惑及时予以解答,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知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