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范式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62334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范式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范式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范式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6期总第592期No.16,2023Sum No.592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共建人文湾区”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中的明确提出,为粤港澳三地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1。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设计的推动与支持。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SWOT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创新设计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试图探索大湾区文化产业升级背景下,跨学科教学理念对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作用,结合地区文创产业需求重构文化创意设计教

2、学策略,并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三综合实践性课程“文化创意设计”为例,通过对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进行阐释。1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创新设计SWOT分析1.1 SWOT分析框架SWOT即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四部分组成的市场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通过“四象限”法则构建OS、ST、WT、OW模型来评估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当前和未来的潜力2(SWOT 分析框架如图 1所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范式探索郭文静 王 蕾 李越琼(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000)摘要:目的:

3、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阐释了培养复合型创新性设计人才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作用。方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SWOT分析模型,分析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现状、行业需求以及人才需求。探讨跨学科教学理念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大湾区文创产业升级背景下的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范式。结论:跨学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协调多学科知识的能力。跨学科教学范式强调在教学设计上使课程项目开发程序与学生认知逻辑相统一;在教学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而是上升到面对大湾区的整体可行方案;通过实践教学,将行业需求、设计创新、成果转化等进行串联。跨学科教学范式提升了

4、教学效果,推进了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为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2023.16.023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基于Rasch模型的艺术设计在线开放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XKC469);2020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岭南园林建筑装饰艺术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WTSCX083);2020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项目“从探索 必然性

5、 到 可能性基于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实践类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佛科院教(2020)34号);2023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数字采集与重构实验的信息可视化教学及实践研究”。作者简介:郭文静(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创意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王蕾(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创新设计;李越琼(197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创新。951.2 文化创意设计SWOT分析1.2.1 优势(Strenghts)(1)粤港澳大湾区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与聚集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粤剧、陶瓷、剪纸、武术、龙舟等传统文化在

6、这里兴盛发展与传承3。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创意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和宽广的创作空间。(2)文化创意设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全面发展大湾区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大湾区文明程度,形成大湾区人文精神内涵4。1.2.2 劣势(Weaknesses)(1)设计驱动型的强势文创品牌较少,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不具备市场化和规模性。据梳理发现,广东现有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165个,占全国项目的10.6%。但广东地区完成商业注册、形成产品规模的文创品牌较少。(2)优秀的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短缺。地方性高校设计人才培养受限于传统

7、的设计教育模式,导致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不足,难以解决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新”与“现代化”“市场化”的融合等问题。1.2.3 机遇(Opportunities)(1)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国家为营造良好的文创产业生态和发展氛围,相继制定出台 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 关于推进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的通知 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文创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2)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优势明显。区域经济的优势促进文创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的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使得居民对于文化消费的意识也逐步上升。尤其近些年,大众文化自信力的提升,促使文创

8、产品的消费需求旺盛。1.2.4 威胁(Threats)(1)文创产品设计同质化依然明显。设计素材单一,创意立意不足,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呆板,大多数文创产品表现力弱,存在图形元素简单复制、千物一面的现状。(2)市场定位不准确。文创产品形态程式化严重,产品类型仍然局限于钥匙扣、书签、冰箱贴“老三件”。文创产品没有良好的使用场景,无法获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1.3 大湾区的文化创意设计SWOT总结通过对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的SWOT分析(见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丰富,为文化创意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和创作空间。在政策和经济的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多元化发展,文创产业的升级也促进

9、了湾区居民对地区文化的认同,提升了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对产品的审美与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缺乏,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创品牌开发能力受限5,产品品质差强人意。因此,设计教育必须打破产业与教学的边界,转变过去线性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及商业思维,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图1 SWOT分析框架教改教法962 文创产业升级背景下的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范式探讨2.1 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理念跨学科教学理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威廉摩尔(William Moore)提出,他认为跨学科教学能够把不同学科的内容和技能结合起来,

10、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并能够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此后,跨学科教学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国家都开始投入资源,推行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的本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跨学科教学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2)实践性:跨学科教学注重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在跨学科项目中实践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新性:跨学科教学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寻求联系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4)合作性:跨学科教学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分享知识和技能,共同解

11、决问题。设计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遇到挑战,设计范式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着变革6。文创产业的升级为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突破学校的围墙,运用多学科知识,应对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功能开发、形式创新、商业模式等复杂的综合性设计问题。跨学科学习的强调培养反思和协调不同形式知识的能力,发展对其他学科技能和思维方式的理解与尊重7。因此跨学科教学理念对培养综合性、创新型的设计人才有积极作用。2.2 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实践2.2.1 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结果预期的规划,对于教师掌握教学活动方向、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起到激励与调控作用8。文化创意

12、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传统的文化、技艺;熟练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技能,还要理解企业动态、市场趋势、消费行为等,运用跨学科知识,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课程项目来处理更具综合性与复杂性问题。文化创意设计在教学设计上(见图 3)强调课程项目开发程序与学生认知逻辑相统一,学生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三个类别的整合中,逐步结合自身优势,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并形成设计图2 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SWOT分析图3 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设计教改教法97策略。学生在课程中上不仅能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也能完善自我认知和提升创新能力。2.2.2 服务于地区文创产业需求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

13、服务的。为达到既服务于产业发展需求,有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目的,文化创意设计的教学内容以项目驱动学生扎根于本土、本区域传统文化,以行业现状和真实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寻求不仅局限于企业,而是上升到面对大湾区的整体的可行方案。因此课程内容主要分四个模块进行:课题筹备与任务下发、实地调研、设计思维导入与创意构想、文化观点输出与创意设计(见图4)。第一阶段,课题筹备与任务下发。在这一阶段把校外企业与非遗传人引进课堂,与企业和非遗传人一起通过对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进行综合研判,设定了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联性研究”的课程项目选题。课程项目选题从过去的定向的、单一的设计命题转变为综

14、合性解决问题的探索,在避免无病呻吟的设计的前提下,增加了项目的多元性,为学生发挥自身能力特点提供更宽广的空间。第二阶段,实地调研阶段。通过亲临现场、亲身感受民风习俗、亲自体验传统工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本地文化的兴趣。动员学生对文化素材取样、分类、整理,以研究性学习和理解性学习研究方法对文化的背景与内涵进行思考和探究。第三阶段,设计思维导入与创意构想。强调培养学生建立基于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文脉以及现实世界和需求的系统逻辑认知,通过现代设计思维的导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等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9。学生在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等环节中对传统文化的机理、材料、工艺等重新建立认识和定义,并通过现代设计

15、手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提取与重新塑造,以符合当下审美、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第四阶段,文化观点输出与创意设计,在这一阶段,学生在与企业、非遗传人的沟通、分享、合作、引导的过程中,其设计创意逐渐向市场需求靠拢、结合,并逐步蜕变为新的设计形式,通过对设计的文化性、创新性、可行性进行评估后,设计进一步深化与迭代,使得设计概念最终转变为设计决策,并为最后的商业落地提供了良性的可实现的依据。2.2.3 项目驱动型的教学组织设计项目驱动型的教学组织设计可以有效地支持跨学科教学,项目驱动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16、解决问题,这也正是跨学科教学的目的。“伴手礼包装设计”是本次文化创新设计课程中的项目命题,为保证设计工作量以及教学效果,学生以2到3人为一组。教师及企业导师引导学生以佛山地域文化为项目背景,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从市场定位、用户体验和社会经济价值角度,进行创新设计和实践(见图5)。学生通过伴手礼行业分析、消费者分析、竞品分析来确定设计定位,从传统文化研究角度提炼设计关键词,通过情绪版来确立设计风格和设计元素,最后转化为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包装设计(学生设计成果展示见图6)。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项目组间互评来获得及时的设计反馈,最后教师与企业导师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汇报与答辩来评定设计

17、效果,并推荐优秀设计成果进入企业以及参加专业设计比赛。图4 文化创意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教改教法982.2.4 多维度教学评价设计跨学科教学评价设计应该从学生跨学科知识和技能接受程度;学生能否将跨学科技能应用于现实世界并解决问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的完成度和质量,以及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估和对学习过程进行改进的能力。文化创意设计跨学科教学充分体现了跨学科教学的目的,教师团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学生通过团队合作、

18、设计分享、小组讨论、成果答辩等教学环节,培养了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设计实践能力以及表达能力。3 结语文化产业不仅是大湾区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大湾区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离不开人才的培养10。通过 SWOT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产业背景和创新设计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可以判断设计科学的综合型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文化创意设计运用跨学科教学理念联合高校与社会企业力量,打破教学与商业的界限,有利于实践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理念,为地方文创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 刘增辉,雷娟.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要素分析J.中国高新

19、科技,2021(5):35-38.图5 传统文化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图6 学生设计成果展示(设计者:叶文、谢丽程)教改教法992 孟凯宁,郭娟龄.基于SWOT分析的生态视域下旅游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20,41(4):116-121.3 陈苏方.珠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助力“人文湾区”建设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21,34(2):14-18.4 杨睿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对策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5):14-18.5 车孟杰.“共建人文湾区”背景下的佛山数字博物馆建设J.文化产业,2020(9):19-21.6 涂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产业升级背景下的设

20、计教育理念J.艺术教育,2018(15):14-16.7 甘为,薛海安.荷兰项目式跨学科合作设计教学新实践: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为例J.艺术设计研究,2020(2):121-126.8 陈沛.解构与重构:“新文科”视域下跨学科课程教学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1):156-160.9 万辰旭,张雪青,周奕杉.设计思维赋能青少年在地文化创意课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2(19):155-158.10 布乃峰.大湾区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非遗”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以清远市龙塘镇陶缸烧制技艺为例J.艺海,2020(8):142-145.Exploring the I

21、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Paradigm of Creative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UO Wenjing,WANG Lei,LI YueqiongAbstract:Objective:This paper compos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an

22、d explains the supporting role of cultivating composite innovative design talents to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Methods:By constructing a SWOT analysis model of cultural creative design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the current

23、situation,industry demand,and talent demand of cultural creative design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are analyzed.The role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concept in the cultivation of design talents is explored,and teaching practice i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paradigm of cult

24、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upgrading in the Greater Bay Area.Conclusion: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coordinate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paradigm emphasizes the uni

25、fication of course project development procedures and students cognitive logic in teaching design;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it seeks a feasible solution that is not limited to enterprises,but rises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 the Greater Bay Area;through practical teaching,industry needs,design i

26、nnovation,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re connected in series.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paradigm enhances the t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teaching effect,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innovative design talents,and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Key words: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creative design;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编辑:李金枝教改教法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