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理数的减法一、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有理数的减法,指的是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其核心是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减法计算;准确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过有理数的加法,本节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减法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有理数的乘除法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对整式的化简有重要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理解掌握有理数的
2、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2、目标解析: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就是指知道把减法转变成加法然后用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三、问题诊断与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没有转变成加法就省略加号,产生这一困难原因是理解不了加减法的区别。要解决这一困难,就要讲清加减的转变法则,其中关键是一定要转变成加法后才能省略括号及加号。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问题1:(出示本书引言中的图片)这是北京某一天的天气情况:白天的最高气温是3,夜晚的最低温度是3请问这一天的温差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有理数的
3、减法设计意图:依次问题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来源于生活,能引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师生活动:(1)最高气温是多少度?(2)最低温度是多少度?(3)温差是什么意思?(4)用什么方法计算温差?(5)怎样计算温差呢?问题2: 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1)4(2); (2)10(2); (3)(3)(2); (4)0(2)设计意图:通过问题1的解决后再让学生动手,使他们在具体的解题中能发现点什么,从而得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师生活动:(1)学生按照上述思路进行思考,逐个计算结果,然后观察结果发现,减去2相当于加上2,即加上它的相反数,是否普遍成立呢?(2)学生可以再举出
4、一些例子进行验证,最后归纳出减法法则一般地,如果abc,那么cba,所以ca(b),即aba(b)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数学式子表示为:aba+(b)分析法则不难发现,减法法则其实是一个转化法则,转化成了加法法则,然后利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从而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联系,能够将它们相互转换,知道有理数都是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反正是求和,所以只要把加法变成减法就可以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了。师生活动:(1)学生黑板板演,其余学生独立思考,板演结束后,等到其余学
5、生计算完成后,请同学进行分析;(2)若有问题,请同学分析问题所在,进一步巩固新的知识,使同学在相互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7.24.812; ;(3)比较:和7.24.8和;和;和不难发现,它们虽然形式不同,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于是,在表示几个数的和时,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比如:为了表示1.5、1.4、3.6、4.3的和我们通常写成,读作“1.5、1.4、3.6、4.3”的和,或读作“负1.5加1.4加3.6减4.3”当然2若|a|4,|b|2,求ab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法则,二是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分类思想师生活动:(1)由于|a|4
6、,可以得到a的值是4或4,又|b|2,所以b的值是2或2,于是当a4、b2时,ab422;(2)当a4、b2时,ab4(2)6;(3)当a4、b2时,ab426;(4)当a4、b2时,ab4(2)23计算12345620052006设计意图:主要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与思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师生活动:(1)观察上述式子不难发现这是省略了括号和加号的和的形式,于是可以运用加法的结合律,两两分组;(2)分别计算:12345620052006(12)(34)(56)(20052006)10034全班学生分成5个组进行游戏,各组得分如下表: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100150400350100(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设计意图:(1)让学生能够从表格中分析数据;(2)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师生活动:(1)学生观察表格,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第一名得分350分,第二名得分150分,运用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到结果;(2)同样第五名得分是400分,于是350(400)750(分)六、课堂小结1. 学生说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 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3. 加减之间的转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