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方根首先让学生回顾平方根的定义表示方法性质,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电脑显示一个魔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1:你们喜欢玩魔方吗?这是由8个同样大小的单位立方体组成的魔方,这8个小立方体可以重新排列,组成魔方表面的各种不同的美丽图案。现在要做一个体积为8cm3的立方体魔方,它的棱要取多少长?你是怎么知道的?电脑演示:解设它的棱要取xcm,则可列方程为:预设:生1: 师:x等于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x=2,23 =8,棱长为2 cm;追问:若体积是27,64,70时,棱长又是多少呢?预设:生1:33 =27,棱长为3cm; 生2:43 =64,棱长为4c m;生3
2、:设棱长为xc m,则x3 =70,但不知道x是多少.【设计意图】:形成准确概念的首要条件,是使学生获得丰富且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因此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密切联系概念的现实原型,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获得对立方根的感性认识,领会学习立方根的目的和意义,引出立方根.但是在已有的数中找不到一个数的立方等于70,认知上产生了冲突,体现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必要性.(二)观察感知 形成概念问题2: 上述问题实质上是已知什么,求什么?预设:生1:已知正方体的体积,求棱长; 生2:已知一个数的立方,求这个数是几; 生3: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问题3:完成以下填空题。 填空:
3、33=( ) ( )3=27 (-3)3=( ) ( )3= ( )3=( ) ( )3=0( )3=( ) ( )3=-27 03=( ) ( )3=-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促使学生的经验获得抽象与提升,在经验数学本质再回到经验再上升到数学本质的过程中巡回往复、不断上升.从上述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立方根的本质,顺利抽象出数a的立方根的概念,培养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问题4:根据平方根的概念你能给立方根下定义吗? 类比学习平方根的定义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
4、平方。预设:学生能自己给出立方根的定义及什么是开立方.【设计意图】:对有些相近或相似关系的概念,我们可以使用类比的方法去研究,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平方根的概念来实现对立方根概念的理解和建构,学生从中体会到类比这一思想方法.问题5:通过刚才的概念学习之后,你能完成下列题目吗?因为23=8,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 )3=0.125,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为( )3=0,所以0的立方根是( )因为( )3=-8,所以-8的立方根是( ) 因为( )3=,所以的立方根是( )思考一下a的立方根该如何表示呢?表示的意义?平方根的表示方法:立方根的表示方法:可以省略根指数 被开方数【设计意图】
5、:本题组的设计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定义,为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做铺垫,也为引出立方根的表示方法,仍然放给学生,让学生类比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大胆猜想给出立方根的表示方法。(三)探索新知 归纳特征问题6:你会求出64的立方根吗?预设:生1:43 =64,64的立方根是4,即=4; 老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纠正补充,并给与鼓励性评价。然后让学生动手练习,规范步骤,把知识内化吸收成自己的。例用定义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 27 (2)-27 (3) 0.064 (4)-0.064 (5) 0 (8)2 (9)1 (10)-1 可以让学生上黑板板书,由于题量较多,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把前四个题目写出完
6、整的步骤,后面几个只写出答案即可。【设计意图】:设置这组题目有两个目的,既可以深化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同时由于学生已有关于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互逆关系的经验,所以学生能自主建构立方运算与开立方运算的互逆关系,利用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把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转化为立方运算的问题.又可以由此题组总结出立方根的性质。问题7 观察上述一些数的立方根,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能类比平方根的特征归纳立方根的特征吗?请试着完成下表:【类比归纳】平方根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 一个正数有 个 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 个 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 .平
7、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 预设:生1: 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生2: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0,1,-1 追问1 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追问2 :你能用字母把刚才的性质表示出来吗? 生4:(a取任意实数)追问3:针对刚才的性质老师这里有六个字,谁能帮忙解释一下? 大屏幕展示:同号性、唯一性。 生1:同号性指正数的立方根是正的,负数的立方根是负的,0的立方根是0 生2:唯一性指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设计意图】:只有提供足够数量的素材,学生才容易发现规律、产生归纳的心理需求,自发地进行归纳.
8、上述问题,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笔机会,教师保持缄默,及时巡视、面批、个别辅导,学生先做后说,在“做中学”,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归纳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四)巩固运用 内化新知1.判断的立方根是.( )25 的平方根是 5 .( )-0.027 没有立方根. ( ) -4 的平方根是2 .( )平方根和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只有0. (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 )2 计算。 【变式训练】(3)(4)3.你能求出下列各式中的未知数x吗?(1) x3343 (2)(x1)3125【设计意图】:例、习题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典型的例、习题反映本
9、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基本方法,不仅具有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更有优化思维品质的功能,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上这组例、习题层层递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有具体到抽象,学生在尝试用立方根的概念、性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本质理解和掌握,同时体会到研究平方根、立方根方法的价值.(五)归纳小结 感悟提高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2、感悟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3、你积累了哪些学习经验和解题经验?你还有哪些困惑?【设计意图】:从知识和方法两个维度创设反思情境,让学生对立方根的知识做全面的概括和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对核心思想方法有了更深的体会.学生经历了浓缩知识要点、突出内容本质、反思数学思想方法这一过程,构建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六)课后延伸 挑战自我1.“小马虎” 同学在计算时,把它错看成,结果得出错误答案是8,聪明的你能纠正得到正确答案吗?正确答案是 .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8倍,它的棱长变为原来的多少倍?体积变为原来的27倍,它的棱长变为原来的多少倍?试一试: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n倍,它的棱长变为原来的多少倍?3.若求的值。【设计意图】:设计课后延伸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课后继续探究立方根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探究难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达到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