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态因素的概念,并能说出生态因素具体包括哪些因素。2、通过探究实验初步体会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3、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探究中的要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建立小组活动秩序,学习与他人合作。2、培养环境意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动物的情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基本观点的建立。2、探究实验活动中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3、培养尊
2、重生命、热爱动物的情感。(二)难点:1、探究过程体验,总结出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2、实验结果的分析。3、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三、教学准备1、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选出小组长。2、实验前1天或2天,每小组捉10只活鼠妇并饲养。设计实验用具,制作能造成阴暗和明亮、温暖和寒冷、干燥和潮湿的实验用具。3、搜集生物适应、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4、教师制作课件或教具。5、准备实验用具:带盖的纸盒、干土、湿土、常温土、冷冻土。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找青蛙,你会到什么环境中去找?如果想捉鱼,你会到什么环境中去捉?如果想找苔藓
3、,你会到什么地方去找?感悟生物与环境是有关系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导入新课。(二)教学活动设计1、课件展示各种环境中的生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图片,分别说出:(1)图片中的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影响这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2)图片中的生物有哪些特点适应其生存的环境?(3)图片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总结:(1)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也能适应并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在以上基础上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认识生态因素具体包括哪些。(2)生物能主动适应环境。(3)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环境。2、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4、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情况,提问:鼠妇是在哪里采集到的?描述鼠妇的生活环境。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作出相应的猜想。问: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思考讨论得出:通过实验来证实。简单总结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实验、得出结论学生小组实验: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计划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制定实验计划时要注意对照实验的设置,强调实验变量的唯一性,或者是水分或者是温度或者是光照。)小组在实验中提出并总结出以下问题:(1)鼠妇喜欢生活在明亮还是阴暗的环境中?(2)鼠妇喜欢生活在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中?(3)鼠妇喜欢生活在温暖还是寒冷的环境中?(4)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得出结论)3、视频资料: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等。(三)总结与回顾 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整体。生物的生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并能主动去适应其环境,同时有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人类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满足自身的生存。(四)及时反馈:“自我评价”和“思维拓展”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2、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 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得出结论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依赖、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六、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七、教学反思:(空白,留以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