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12.1 运动的描述 授课人: 黄瑞兰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想象、讨论、活动等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物理学知识。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跳绳、接力棒教学环节教学内
2、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预习交流教师在学生中指导学生对导学稿自主学习内容进行交流新课引入观看视频小小竹排江中游,导入运动的描述课题。观看视频,从歌曲中找描述运动现象的两句歌词情景引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新课教学1运动的普遍性(1)教师播放视频。多角度展示运动的世界。边播放、边解说。(2)通过视频继续讲解许多看起来不动的物体也都在运动。(3)教师提出问题:对于上述现象,同学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2、机械运动(1)学生表演:一同学从位置走向讲台,又从讲台走向位置,教师在课室中走动。提问:在同学们眼中,课室那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2
3、)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教师: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视频投影)3参照物的概念(1)播放“列车动与不动” 视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觉?师生交流,得出参照物的定义。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2)实例分析:播放“乘客动与不动”视频,提出问题。(3)做一做:(4)师生交流,总结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5)学生表
4、演:两学生跳绳子,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生观察类似的一个例子:卡车、收割机的运动(视频播放)总结归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教师指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你们能举出一些实例吗?三、知识应用:1、说一说、论一论:播放“阅兵式” 视频片段。教师小结方法:(1)、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除了研究对象自身),但我们选择时最好能方便对问题的研究。(2)、通常我们以地面为参照物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2、说一说,写一写边观看视频,边思考学生短时交流,回答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学生表演:一同学从位置走向讲台,又从讲台走向位置。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学生分析:(
5、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改变,静止的物体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学生观看指出以站台为标准。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是小朋友和司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学生活动: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橡皮擦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橡皮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橡皮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学生表演,一学生上台讲解,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他们的运动情况。让学生表演练习接力棒,另一学生讲解。学生阅读教材P29最后两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生观察视频,小组讨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导学稿和图片解答课本中P30的三幅图的问题,思考物
6、体运动或静止的相对性,然后小组互相交流。 通过以上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概念建立在学生充分感知生活的基础上,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错觉引起悬念。视频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面及时巩固、练习是强化知识的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形象的感受对运动的判定。符合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并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通过互动讨论总结出运动判定的基本方法:选参照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演展示,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学习和运用知识加深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60周年大庆画面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检测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小组小组讨
7、论、交流形式及时巩固、练习是强化知识的好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结新课教师出示课件总结。学生说一说对物体运动的认识及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学生小结,体现学生“主体性”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及时反馈结束新课请同学们上交导学稿下课!谢谢老师!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描述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一、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的运动。二、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
8、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12.2 运动的快慢 授课人: 康道伟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
9、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重点、难点1、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2、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三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预习交流1、说说你平时是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快慢的?2、说说看如何测速度暗示学生生活和物理的联系新课引入【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刘翔的比赛1、 怎样判断刘翔在动?2、 谁快?学生讨论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增加前后内容间的联系新课教学1、 未到终点暂停视频,
10、提问现在你判断谁快?为什么?2、全部跑完后你判断谁快?3、 学校百米赛冠军的成绩是12 s,24届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4、 计算比较他们在1 s内运动的路程5、 能不能分别计算出两名运动员在1 min内、1 h内跑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6、 【总结】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表示,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7、 【公式】8、 【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单位换算:1m/s=36km/h【练习】9、 【小资料】
11、10、 【例题1】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11、 【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63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12、 【想想议议】13、 匀速直线运动【频闪摄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凝固住,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不同情况。看课本图1222,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播放视频】运动的快慢。【结论】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14、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学生回答学生讨论、
12、回答学生计算并展示学生回答学生在书上找到相应的内容并作必要的标注学生练习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学生思考讨论检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互动合作精神的体现将讨论中获得的知识加以升华成概念教给学生单位换算的策略第一步:数值和单位分离;第二步:等量代换;第三步:进行计算拓展知识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通过对比给出概念,公式也可以通过对比给出小结新课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2在变速运动中,v求出的是平均速度,梳理知识板书设计运动的快慢速度
13、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单位:米/秒(m/s,ms-1)千米/时(km/h)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一节课下来重点知识一目了然课堂练习导学稿“课堂练习”完成“课堂练习”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结束新课提问学生对本节课是否还有什么疑问?及时发现问题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12.3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授课人: 黄瑞兰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
14、力。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具准备:计时工具:教学停表、石英表、秒表等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米尺等,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预习交流教师在学
15、生中指导学生对导学稿自主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新课引入一小游戏情景引入,二复习导入新课学生先闭上眼晴(教师计时)一步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游戏导入,学生会感觉很开心,激起学生的兴趣既复习了上节课内容,又自然地引入新课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新课教学一)、长度的测量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教师追问: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人体尺寸的知识,真让老师吃惊。大家也一定还记得长度的单位都有哪些?教师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单位:千米(km)、
16、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3、长度估测。4、估测即时检测:导学稿二)、刻度尺的使用1、投影常用的测量工具,指出学生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2、对测量结果存在的偏差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投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认清量程使用方法读数: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准确到 只有 不能漏分度值 1位特别是读数时的估计值,要重点强调,不要遗忘通过学习后,让学生再重新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再让三个小组上黑板写出测量数据。3、学生平时经常使用刻度尺,学生测量时会不以为然。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疑:为什么已经正确测量,三个小组还存在偏差?三
17、)、误差与减小误差的方法:1、师生分析:估计值有误差误差:测量方法正确时,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但可以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更精密的仪器。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让学生求出上面三小组测量的物理课本的长、宽、厚的平均值。强调平均值、测量值、真实值的位数相同,四)、时间的测量投影:学生常见测量时间的工具时间的国际主单位:秒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 1min=60s(投影)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自由回答学生列举单位学生导学稿练习学生拿出常用的刻度尺,在练习本上画出1mm、1cm、1dm的长度,学生练习导学稿学生活动一、学生拿出自己的的尺子
18、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小组交流测量方法及发现的问题。学生边看边思考同时练习学生重新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厚,三个小组上黑板写出测量数据。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学习新概念学生求出上面三小组测量的物理课本的长、宽、厚的平均值。学生活动二、分小组练习使用停表,读数,观察分针、秒针。说出课本图12.35钟表的分度值、时间的读数课堂练习:导学稿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概念建立在学生充分感知生活的基础上,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巩固记忆引导学生熟练用科学记数法,由大化小,由小化大,为以后的计算打下基础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即时检测,加深对知识理解通过实验让学生学
19、会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边讲解边习题训练,加深对讲解知识的理解,学生学以至用,纠正学生平时测量的不良习惯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一步步引导学生自然地导出误差这一概念。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读数,误差概念,平均值的计算方法,突破本节的重、难点。停表使用是时间测量的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停表的使用和读数从而突破这一难点。小结新课教师出示课件总结。学生回答学生小结,体现学生“主体性”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及时反馈结束新课请同学们上交导学稿下课!谢谢老师!板书设计第三节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
20、、长度单位及其换算1 km103m 1 dm10-1 m 1 cm10-2m 1 mm10-3 m 1m10-6m 1 nm10-9m2、常用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二、误差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但可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1、使用更精密的仪器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三、时间的测量1、 常用测量工具:钟表2、 时间国际主单位:秒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12.4 力 授课人: 康道伟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分析:力的概念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可能一次就建立下来。因此,本课特设计较多的
21、活动和应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领悟到力的存在,并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分析、归纳、抽象出力的概念。从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进而通过各种熟悉的事件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学习描述力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地认识力。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力”具有不确定的含义,而物理学中对力的概念的界定是严格而狭窄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纠正对力的一些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一教学目标()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有示意图表示力(建立力的模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
2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这一客观规律也包含着辩证的思想,能有所认识。二重点、难点1、重点: (1)力的作用效果;(2)画力的示意图2、难点: (1)力的概念;(2)受力分析三、教学对象分析: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力的概念比较抽象,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得到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仍然是学生的障碍。所以课堂上应尽可能的通过实验、活动、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感悟、归纳,得出结论。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可能一次建立下来。本节课通过活动和展示图片,使学生领悟到力的存在;通过学生手推手、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通
23、过同组交流想一想,分析、归纳、抽象出力的概念。通过课件演示看一看,领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学生手推手、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体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交流想一想,分析、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图片展示看一看,让学生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总之,这节课每个环节均通过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引导学生由感知表象概括,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现 “三维教学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习题的选取上既注重教材这个“根”,又不忽视生活和科技这个“枝叶”,不脱离学生实际这个“空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在教学中
24、实现“根深叶茂”,让学生既“做面包”,又“吃面包”,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Powerpoint并插有flash动画、滚动文本框和图片的课件。在导课的过程中,创造环境,把学生带进学习的课堂里。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应用图片展示,让学生领悟到力的存在;应用flash动画完成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践活动,配合实验突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利用插入滚动文本框展示习题减少了教师的板书,增大了训练力度,增大了课堂容量。六、教学准备从网络搜集物体间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图片和Flash动画素材,多媒体设备,磁铁、大头针、乒乓球、弹簧、拉力计等。 七、教学过程:教 学
25、 过 程设计思路一、营造环境,创造气氛课件演示引入语:出示课题,并播放轻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二、力的概念建立学生活动1学生甲 举 凳子学生丙 拉 弹簧学生乙 推 桌子图片议一议: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教师规范力的表达方式)图片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小练习1(1)力的概念:力是 。 (2)物理学中常用F表示力,力的单位是 ,简称牛,符号 。. (3)学生甲举凳子这一活动中,举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三、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活动2学生甲将乒乓球扔到墙上,学生乙接住图片 学生活动3A、学生甲拉弹簧B、学生乙折纸C、学生丙扭铁丝小练习2(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类:
26、一是 ;二是 。 (2)如图所示,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 四、力的三要素学生活动41、两个学生比赛拉拉力计2、一个学生拉弹簧一个学生压弹簧3、一个学生靠近门轴处用力一个学生在门把手处向相反方向推门五、力的示意图看书学习力的示意图画法。(课本P42-P43)下列力的示意图画法是否正确,不正确在哪里?人对箱子推力的示意图小练习3小红用50N的力提着一桶水,画出水桶受拉力示意图。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5A、一个学生站在墙边,用力推墙。B、一个同学伸出手来,让另一个同学打。看一看:播放flash。 小朋友船旱冰鞋推墙。用浆推动小船运动。喷气式飞机飞行。体
27、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创造声音的环境,把学生带进学习的课堂里。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学生手推手、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通过展示图片看一看,使学生领悟到力的存在。通过同组交流想一想,分析、归纳、抽象出力的概念。拓宽思维及时反馈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时反馈从活动中总结出力的三要素三个图都有各自的错误,学生通过自学并找出其中的错误,达到掌握画图技能的目的。及时反馈通过课件演示看一看,领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做一做
28、,体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同组交流想一想,分析、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利用动画效果引起学生注意。同时完成了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践活动。小结新课梳理知识板书设计力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三要素4、 力的示意图5、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课下来重点知识一目了然课堂练习导学稿“课堂练习”完成“课堂练习”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结束新课提问学生对本节课是否还有什么疑问?及时发现问题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12.5 牛顿第一定律 授课人: 薛裕宏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通过大量事实认识惯性,并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的方法。2
29、、过程与方法(1)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上理想实验的实质。(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2)通过实验,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3)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二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2、难点: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让学生明了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牛顿定律是惯性现象的规律总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预设时间安排教师
30、活动学生活动课前预习交流分组交流预习作业(导学稿“自主学习”内容熟悉新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交流合作3min(不占课堂时间)新课引入演示: 将一小车在桌面上推动,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问:小车为什么会运动?小车又为什么会停止?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悬念引入,引导学生深一步思考2min新课教学新课教学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先来看课本的一个实验P45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现在老师桌面有斜面、木板、毛巾、小车、尺子等器材,有哪些同学可以完成这个实验了呢?3、播放课件“牛顿第一定律.swf”,点评实验要点;并提问: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
31、论呢?4、演示实验:提问:为什么其他棋子没有飞出去呢?5、提问:什么是惯性呢?6、提问:一个人在静止和运动时惯性的大小是否相同呢?(在学生回答后提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7、播放课件:“惯性现象知识讲解.swf”8、演示 “模拟茶叶中的惯性”实验9、播放课件:“司机的惯性事故.swf”并提问:司机为什么会飞出去呢?10、不利的惯性我们需要防止,有利的我们需要利用。请你们认真从生活中找出相关例子,填写到导学稿上,看谁写得有多有快。11、请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12、军事上也有惯性的应用(课件展示“飞机投弹.swf”)简单点评飞机投弹的原理学生阅读课本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学生评价实验,改进实验学
32、生讨论,完成导学稿上实验结论的填写。学生回答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观看、提问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填写导学稿学生回答、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观看,思考并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会互相点评。加强思考,加强体会。悬疑设计,激发兴趣。贴近生活实例,引申深入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知识向应用延伸。2min7min2min2min2min3min3min3min2min2min2min2min小结新课用视频回顾本节知识内容。学生观看、回答强化巩固知识体系4
33、min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2min结束新课请同学们上交导学稿下课!谢谢老师!板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结论: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2、推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继续运动下去。3、维持运动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P452、惯性:(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2)惯性举例: 防止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公共汽车扶手等 应用走路、跳远、拍打灰尘等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12.6 二力平衡 授课人: 唐铁斌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126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衡
34、状态和平衡力,知道最简单的平衡是二力平衡。(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3)构建“平衡状态”与“平衡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2)通过二力平衡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3)通过应用知识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和质疑的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体验和实验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构建“平衡力”与“平衡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难点:1.分析物体的受力,并找出平衡的二个力.易与相互作用力混淆. 2
35、.构建“平衡力”与“平衡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三教学方法 采用大量学生活动体验与学生参入演试实验来加深对二力平衡的感受和理解。四教学过程:器材准备木块、细线、两端带滑轮的木板、钩码一盒,导学稿,铅笔两支。一 新课引入:同学们,前面学过了画力的示意图,1.请观察物体:一个静止的吊灯和一本静止的书。请问:A这两物体处于什么状态:B吊灯和书各自受到一些什么力的作用,请在导学稿中画出这些力的示意图二新课1同学们都同意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但又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牛顿第一定律说:物体在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在看来,物体受力时也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只是这时物体所受的力要满足
36、什么条件才能达到与不受力一样的效果呢?现在老师介绍两个概念(课件投影):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的平衡:(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是平衡的)2物体受力平衡时,可能受几个力作用,我们研究最简单的情况,就是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也就是二力平衡(课件投影标题)。 活动一(举例)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处于平衡状态?为什么说它们是平衡状态?活动二(小游戏):两位同学进行拔河比赛。(两同学各拉铅笔的一端,进行拔河比赛);然后个人两手分别拉铅笔两端,体会铅笔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两边拉力的关系。活动三(猜想):二力平衡的二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呢?请将猜想写在导学稿:3猜想对不对,要
37、通过实验来验证。请认真观察,并同时完成下列结论:A你会选什么器材来完成这个实验?你觉得课本上实验装置有什么地方要改进,老师是如何处理的?B活动三(1)在细线的两端悬挂重量相同的钩码,木块能否平衡?_。(平衡不平衡)C活动三(2)在细线的两端悬挂重量不同的钩码,木块能否平衡?_。(平衡不平衡)D活动三(3)将两钩码挂在木块同一边,木块能否平衡? (平衡不平衡)E活动三(4)把木块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块能否平衡?重新平衡后,两力又有什么特点?_。(平衡不平衡);特点为: 。F活动三(5)如果将木块从中切开,木块还能平衡吗? 。(平衡不平衡);因此平衡力是对 而言。4. 请同学们分析以上所得实验结果: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5活动四(讨论):物体的受二力平衡情况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平衡 静止状态 不受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