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实录 垣曲初中 郭娜师:同学门,上节课我们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大家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但是有个别同学当堂没有背过,刚刚又复习了一会,不知道大家背的怎么样了?能经得起检查吗,谁来给大家背一下?注意一会背的时候要背出感情,要有节奏感,要背出气势的宏大。生1:背诵全诗。生2:背诵全诗。 师:评价、纠错、鼓励。生:齐背全诗。师:评价、鼓励。上节课我们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大家把本诗改写成一篇文章,可以合理的进行想象,适当加上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等。昨天作文课又让大家自己修改了,我不知道大家修改的成果如何,咱们小组内先互相看一下,看谁写的好,也开阔一下
2、自己的思路。生: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修改成果。师:有谁自我感觉写得挺好,毛遂自荐一下,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改写成果。生1:全班分享改写成果。生2:全班分享改写陈果。师:评价、鼓励。师:通过这个改写,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文章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在透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我们这节课就是要逐字逐句地对本诗进行赏析。师:指导赏析方法:从关键词、修辞方法、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品析诗句措辞美、修辞美、意境美、描写美、抒情美。 品析要点:1、 从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角度、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2、 概括出诗词描写的内容或者事物的特点。3、 体会作者的情感。可以采用这样的格式:我认为
3、诗中一句写得好,原因是 。 师:带领同学一起赏析这首诗中写雪的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我喜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措辞美: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修辞美:以梨花比雪花,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用“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意境美: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师:结合老师教给你的赏析的方法,在这九大句里面找出一句你喜欢的一句诗,静静地思考一下
4、应该如何赏析这句诗。生:组内确定一句交流赏析。师:提问赏析第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生:白草很坚韧但是塞北的风竟然把它吹折了,说明塞北的风很烈,“即”说明塞北的天气是很恶劣的,天气变化无常。师:补充“卷”和“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的角度表现北风的凛冽,“八月”表明雪来得特别的早。师:提问赏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生:从“散入”和“湿”可以看出塞北的雪下得非常大,以至于把丝织帐幕都打湿了,从“不暖”和“薄”可以看出天气特别的寒冷。师:“散”字描画出了雪花点点飞入帐幕的情景,把我们的视线从广袤的天空拉到了将军的住所上来了。“罗幕”“狐裘”“ 锦衾”看起来很豪华,其实这只
5、是将军,当时的军营里苦乐不均,他的诗里面就有“暖屋秀帘红地炉”这是将军们的住所,而战士们却是“战士常疾苦,糗粮不相继”。师:提问赏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生:这句话是说将军和都护的角弓都冻得拉不开,铠甲都冷得穿不上,从侧面进行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师:肯定,指导。师:提问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生:“百丈”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凝”表现了云停在空中的形态。师:体会感情的话应该抓住“愁”字、“惨”字,可以表现作者对朋友的担忧,为下文的送别酝酿了气氛。师:提问赏析“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生:这句话说的是送别武判官时摆设酒宴,胡琴琵琶与羌笛是用来助兴
6、的,可以看出送别的场面非常的宏大,同时写出了将士们对武判官的依依不舍。师:“胡琴琵琶与羌笛”看起来是三种非常简单的三种乐器,但是让我们想象到的却是热闹非凡的场面。师:提问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生1:“掣”和“冻不翻”写出了塞北天气的奇寒,“暮”字点明了送武判官的时间是在傍晚。生2:下雪了,到处白茫茫的一片,这样的背景下一面鲜艳的红旗,可以说是“万白丛中一点红”,意境很美,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有作者的壮志豪情。师:画面感,色彩感特别的强烈,其实在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中也有色彩感特别强,红白映衬的句子,还记得吗?生:齐声答“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师:提问赏析“轮台东门送君
7、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生:首先点明送别的地点是轮台东门,人物是归京的武判官和作者,“雪满天山路”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前行之路的担忧。师:提问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生:空镜头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师:这样的空镜头,我觉得在古诗里面也有运用。生:齐声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这节课我们一句一句对这首诗进行了赏析,本诗虽然是送别诗,但是却没有忧郁压抑之感,通过赏析我们感受到的是它的措辞美,修辞美,意境美,气势宏大,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师:出示咏雪、送别的诗。生:积累这些咏雪、送别的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