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7490161 上传时间:2025-0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word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世界是普通联系的一、考点突破1. 联系的含义;2。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3. 理解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二、重难点提示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2。 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要点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要点2:联系的普遍性【核心突破】例: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

2、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核心归纳】(抄到课本上)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误区点拨】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那是否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是普遍性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因为世界上每一个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例:李强同学与珠穆朗玛峰存在着联系吗?李强与珠峰都是具体事物,所以他们之间的联系需要一定的条件。假如李强去攀登珠峰,那二者就有联系;如果没给任何条件,那么就无法判断二者有无联系。所以,认为因为联系具有普

3、遍性,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的观点是错误的。要点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核心突破】【重要提示】联系具有客观性,意味着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要尊重客观联系,不能主观臆造联系,如认为8就是发,4就是死,手相面相决定人的前途命运,喜鹊来是报喜,乌鸦叫是报丧【误区点拨】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例:青藏铁路沿线地质复杂,滑坡、泥石流、地震、雷击等灾害严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建设

4、的“三大难题”。但是我们的铁路建设者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建成了青藏铁路这条天路。【核心归纳】(抄到课本上)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方法论:(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要点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重要提示】联系的条件性世界上每一个具体联系都是有条件的,由于条件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性质、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

5、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核心归纳】(抄到课本上)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堂练习】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A。 B。 C. D。 答案:C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依题意分析可知表述正确,应选;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错误.故选C项。例题1 (全国新课标卷)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

6、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 B. C. D。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错误,间接联系并不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错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正确,人为事物的联系是意识

7、指导下人类实践的产物,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故答案选D。答案:D (江苏单科)某视频中,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C.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D。 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联系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小猫头鹰因被人用大手抚摸显出的“萌态”是现象,表面乖巧,而其因恐惧导致身体僵硬,动作缓慢才是本质,故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A、B与题意不符。C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

8、具有客观性。故选D。答案:D例题2 (安徽文综)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 B. C. D. 思路分析:喜旱莲子草被引入我国带来诸多问题,说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应选。喜旱莲子草本来是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造成难以预料的一系列问题,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具有多样性,应选。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被创造,表述错误.联系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

9、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因为实践而呈现“人化特点,自在事物的联系并没有“人化”特点,不选.据此,该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全国文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一诗理解正确的是( )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B. C。 D。 思路分析:琴声是人在弹琴后发出的声音,具有“人化”的特点,琴声也离不开人的弹奏,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手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

10、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还需要主观上的努力,如按照曲谱来弹奏,才能产生美妙的音乐,排除,因此本题选B。答案:B例题3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一系列相关问题,如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功能问题,缺乏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转移到城镇的农民的就业和生计就难以保障;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规模问题,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思路分析:注意设问要求的知识范围是联系观,先确定联系观的范围,再

11、审出“如何”即怎么做的角度,然后对应材料不难组织出答案。答案: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搞好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推进城镇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城镇化目标,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

12、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内容,一是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循环经济作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就是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体现;二是联系的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包括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三是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联系面前无

13、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利用客观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答案: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世界末日论”无科学依据某年,天空中出现了水、金、木、火、天王和海王6星连珠奇景,六星“赶”在太阳升起前闪现于天空,从地球上看

14、去,它们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故被称为“六星连珠,且持续了数周。“世界末日论”又流言四起。其实所谓“行星连珠现象是频繁发生的,并不罕见,也不会对地球产生什么特别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星连珠”与其说是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不如说是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美国宇航局(NASA)在官网张贴声明解释:“40多亿年来,我们的星球一直平安无事,全球的科学家都未发现有威胁会随着年而来。”【联系知识】(1)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当作客观联系。(2)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联系中的区别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15、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任何事物都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都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正因为事物之间相互区别,各有自身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所以,才能有一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不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也就无所谓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孤立地看问题,这是形而上学的特征之一。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杀事物之间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毫无区别的一团混沌,这是相对主义的特征。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答题时间:30分钟)1。 下列对联系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6、相互作用的关系B.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C. 事物和事物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D. 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 同其他事物一样,社会热点问题都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两个事物都无条件地联系着A。B。C。D。3。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社会热点问题也随之凸显,我们应理性客观地面对。这体现了( )A.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17、移B。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具有主观性C。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其固定性和无法改变性D。 事物的客观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4。 京沪高铁正式运行后,中国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实现跨区域“握手”,沿线地区的经济生活将悄然发生变化。建设京沪高铁说明( )A.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B。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新的联系C。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D. 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5。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只

18、注重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 B。 C. D. 6。 中国和澳大利亚相互在对方国家举办“文化年”是近年来两国文化领域交往的重头戏.中澳不断加强文化交流,这体现了( )A.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C。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7. 社会热点问题都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和幸福指数。这体现了( )一切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联系都是积极有利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存在

19、和发展的必要条件A.B.C。D。8。 漫画中“头彩”意在讽刺某些人( )A。 否认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 把主观联系当成客观联系C。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D. 把人为事物的联系当成客观事物的联系9. 某市广场移植的木棉树近半枯死,大部分树龄均在30年至50年间,这就意味着它们极有可能挖自深山。像城市广场这样的环境条件,根本就不适合移植木棉。深山中的木棉树因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这说明( )A。 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直接的、具体的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 人们无法认识和改变事物的联系D。 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10. 胡锦涛总书记在提到实现包容性增长时,强调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强调要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强调要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包容性增长体现的哲学道理。第8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