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3336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朝阳中学 唐俊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理解:联系的多样性。运用:(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 (2)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从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

2、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手机和学习、生活的关系,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取得成功的关键。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的三个特性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四学法指导:讲授指导、点拨指导五教学时数:一节课六教学过程:导入: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宋慧乔广告视频(展示图片1)师:这段视频是什么产品的广告?生:手机师:对,今天这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谈谈手机问题,感悟其中的哲理。授新:情境一:中秋节前夕,我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告知他们我的安排,结果发现打了几次都打不通,我就纳闷了,这手机为什么打不通呢?师: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手机打不通家里电话的原因?

3、(展示图片2)生1:你的手机出现问题了生2:家里人的电话出现问题了生3:中转站出现问题了。(教师此时进行分类,分为手机内部各部件的影响和外部条件对其的影响) 师:手机功能不正常不能打通,但仅仅手机功能正常就一定能打通吗?生:不能。师:可见,无论手机内部各零部件出现问题,还是外部中转站等因素出现差错,都会导致我的手机打不通。 手机要正常通话,既需要手机内部各零部件功能正常且相互配合,又需要外部中转站为声音传播提供条件。师:在哲学上,我们就把这种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现象,叫做联系。(展示图片3)师: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处于联系之中的吗?你能不能举出一个与周围

4、任何事物都没有联系的事物呢?生: 不能。师:请你举例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普遍联系的?(展示图片4)生:学生举例。师:不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内部存在联系,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有没有联系?生: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者存在联系。师:客观的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之间呢?生: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二者也存在联系。师:综上所述可见,整个世界也是普遍联系的。(展示图片5)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说明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情境二:中秋节当天,我和朋友到街上逛了逛,结果发生移动手机店在搞促销

5、活动,有很多优惠。再想想自己使用的联通手机信号差的问题,于是就购置了一个移动手机,买了手机后,导购小姐就拿出了几组手机号码叫我选择,当我看到这几组号码时,我迷惑了,导购小姐当时还介绍说,选前两组号码需要加钱,选第三组号码不收钱,并且每个月还返一定的话费,第四组号码按正常收费。(展示图片6)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为什么?生:师:手机号码与人们的福祸有没有联系?生:有师:这是一种什么联系呢?是客观存在的吗?生:是我们主观臆造的联系,是一种主观联系。师: 可见,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生:不是。师:联系虽然具有普遍性,但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还具有条件性。师:辐射将会对

6、人体产生极大影响。是不是任何事物都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呢?生:不会。师: 那使用手机打电话或上网呢?生:会。师:会不会因为我们不喜欢辐射,它就不会辐射我们?生: 不会。师:我们把联系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叫做联系的客观性。(展示课件)联系具有客观性师:是不是任何联系都有客观性?生:师:请比较以下两个联系有何不同? (展示课件)1、电磁波对周围事物产生辐射(自在事物的联系)2、我们使用机体上网对人体产生辐射。(人为事物的联系)生:老师引导学生归纳: 而就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电磁波对周围事物产生辐射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的联系,我们把做自在事物的联系。而我们使用手机上网对人体产生辐射是在人类实

7、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联系,我们叫做人为事物的联系。师: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生:客观的。师: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展示课件)思考: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说明理由学生思考半分钟,学生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回答。(先主观后客观)老师引导学生明白:只要有电磁波的接收或发送,就会对周围事物产生辐射。手机是人们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的活动创造出的,用手机上网离不开电磁波的接收或发射,当我们把手机创造出来以后,只有使用手机上网就会产生辐射, 它就存在于的人意识之外,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辐射就不产生辐射了)。师:可见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8、。师:既然联系是客观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呢?生:不是师:针对使用手机会对人体产生辐射,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生:师:辐射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我们使用手机防辐射膜,就可以减少甚至隔断使用手机对人体的辐射了。可见,虽然联系是客观的,便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它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展示课件) 我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它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情境三:中秋节是一个团聚的日子,所以,在那天我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都回来,家里热闹极了。但是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现象,餐桌上的所有年轻人都在玩手机,这可把我的外公外婆气恼了。师:手机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

9、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危害。想一想,都有哪些便利和危害?(展示图片9)生1:方便我们联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生2:减少了人们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更冷漠了。生3:废旧手机的不当处理,还会污染我们的环境生4: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影响,生5:长期使用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展示图片9)生6:能给我们带来愉悦师:非常好,既看到了手机对我们的有利影响,也看到了手机对我们的不利影响;既看到了手机对我们的直接影响,也看到了手机对我们的间接影响;既看到了手机对我们的短期影响,也看到手机对我们的长远影响。这表明,事物的联系是不是一样的?生:师:那联系具有什么性?(展示课件)联系具有多样性师:而联系的

10、多样性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师: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小结)师:最后,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谈谈中学生应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师: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可见,同学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本领,那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呢,这将是下一节课你们政治老师带给你们的精彩!六板书设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 含义二 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七课堂反

11、馈练习1.一位姓“裴”的同学在求职时遭遇“姓氏歧视”,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C)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开发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据此回答2-3题。2、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蕴含的哲理是:(C)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B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加深、在扩展3、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事物总是处在因果链条的联接之中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