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分析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和主人翁。教师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梦想与智慧的舞台,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发散思维,彰显个性,培养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作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二、教学重点:联系的
2、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处理: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自身生活,感悟、认识我们学校生活中的的各种联系,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三、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四、教学方法:(一)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二)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本节课以“我们生活中的联系”主题活动为主线,引领学生展示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联系,思考生活中的联系,畅谈世界的普遍联系。活动前提醒:(1)以自然状态的小组为单位,每组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整理讨论意见。(2)强调:活动过程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要求:积极参
3、与,具备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活动过程:活动主题:我们生活中的联系第一步:谈谈我们生活中的联系第一组介绍学校生活中的联系;第二组介绍家庭生活中的联系;第三组介绍自己与社区(村镇)之间的联系;第四组介绍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主要从两个角度谈:第一,有哪些主要联系?第二,这些联系的主要内容。要求各小组如实记录本组所介绍的联系,并作好发言准备。第一小组:学校生活中的联系 。 第二小组:家庭生活中的联系 。第三小组:社区(村镇)生活中的联系 。 第四小组:与大自然的联系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联系,感悟生活中的各种联系,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第二步:思考我们生
4、活中的联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联系,你是怎么看的?2你认为这些联系可以避免或制止吗?为什么?3你认为这些联系是一成不变的吗?为什么?我的观点是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联系,并从中领会到联系的含义,明确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特征,落实教材基本知识)第三步:探究我们生活中的联系灯片:湘江断流之痛(参见“视野拓展一”)要求: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综合探究下列问题1分析说明:湘江断流让我们“痛”在哪里?提示:联系的含义。湘江断流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的普遍性。2综合探究:请你为解决湘江
5、断流问题支招。提示:(1)联系的客观性。创造各种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解决湘江断流问题。(2)联系多样性。把握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鼓励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但要运用联系的观点。(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们生活中的联系,并通过探究性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活动总结: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总结,课堂评价总结,对同学们的参与表示感谢、为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生活而感到自豪、为他们美好的明天而祝福。七、板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1)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诸要素(2)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1)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3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2)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3)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不能无视联系,也不能臆造联系。(4)创造条件,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2)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