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赏析一组有趣的物理中考题江西赣县田村中学 刘诗枫 (341102) 13879719472实施新课标以来,中考试题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很多富有创意的好题.其中有一些中考题以魔术、广告或一些封建迷信活动等为题设背景,考查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这些例子表面上颇有新奇性和迷惑性,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事情真伪的兴趣,培养他们明辨是否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一、反对封建迷信及伪科学例1(2003绵阳)从事封建迷信的巫师,常表演双手放入油锅的骗人把戏.他将双手伸进翻滚的油锅里,而手并没有被烫伤,这是因为 ( )A.巫师有特异功能,油不会将他
2、烫伤 B.油锅里的食用油沸腾时温度不高C.油锅里是醋和油的均匀混合液,沸点低D.油锅里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没有沸腾解析:这类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相信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引导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反对封建迷信,揭穿他们的骗人把戏.题中油锅里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没有沸腾.故选D.例2(2003福州)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线上,灯泡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这两根线芯,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对此,某班同学开展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这是
3、伪科学的撞骗行为B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C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D他去抓那两根电线前,零线已被助手切断解析:人是导体能导电,这毋容置疑.当人体两端有一定电压时,就会在在人体中形成一定的电流,使人触电.此人手抓电线,氖管发光,说明他的确是与火线接触.由于他与大地绝缘,与零线断开,使他身体两端不能形成电压,也就不能形成电流,故不会触电.所以应选B.例3 (2003安徽)“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这位杀俘虏的将军大惊,以为是神助战俘,只好把他们全释放了”其实,神灵是没有的,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奴隶和俘虏是被
4、水平扔进海里的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D.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解析:由于人体密度小于海水密度,人被扔进海里时,会漂浮在海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应等于其重力.故选D二、探究魔术中的物理知识例4(2002中考题)有人当场表演“绝技”,他将一块钉有成百上千颗钉子(钉尖朝上,且都在一个平面上)的平木板,放在松软的水平泥地上,自己躺卧其上,一个大力士把一块足有七、八十斤重的大石头平放在他腹部,然后抡起大铁锤使劲砸在石板上,结果石板砸裂了,表演者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A表演者的气功起了主要作用B大力士
5、砸在石板上的力虽大,但压强却很小C石板很重,它的惯性很大,实际上石板撞压腹部的力却很小D石板、钉板和表演者的惯性以及人的腹背受力面积都很大,因而减缓了铁锤打击力对腹部的冲击和减小了压强的作用.解析:气功表演很有吸引力,同学们早就想一探究竟.本题以此为题设背景,更能激起学生探究事情真相的兴趣,考查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D.例5 (2004陕西省)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2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折射魔术
6、,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解析:魔术背后是科学.本题把热学知识与同学们喜闻乐见的魔术结合起来,很有亲近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兴趣,引导他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解题前要明确:棉布的着火点不变,手帕没烧着,说明火焰的实际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综合考虑,应选C.三、分析广告中的不足之处例6(2003江西南昌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所示的广告图中各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
7、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规律或原理。甲图错误:_,它违背了_;乙图错误:_,它违背了_.解析:广告已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题取材来源生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迷信权威、能独自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的科学素质.看懂图片,再联系相关的物理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从图甲中可看出壶中液面比壶嘴低,这不符合连通器原理. 而茶壶是一个典型的连通器,但连通器各容器内的液面要保持相平;而图乙中斜插在水中的调羹看起来是直的,这违背了光的折射规律,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故斜插入水中的调羹看起来应该发生弯折,故
8、乙图也错了. 例7 (2003中考题)一位电视记者在讲到某工厂上半年共用电5000kWh的时候,手举一只理发用的电吹风机说:“我这只电吹风是500W的,也就是0.5kW,这个厂节省的电力可以开动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这位记者错在哪里?解析:“kWh”是电能的单位,“5000kWh”是指电能.而“W”是电功率的单位,“500W”是指电功率.这位记者误认为,将二者当成同一类物理量进行倍数比较,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5000kWh=0.5kW1h10000=0.5kW10000h,用公式可表示为:,结合题意应为:这个厂节省的电力可让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同时工作1h,或者说可让1个这样的电吹
9、风工作10000h.例8 (2004北京海定区)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装置做了三次实验,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2)图3是某公司的一幅广告宣传画:一个巨大的滑轮提起一个小皮箱,宣传文字上写着:“事无大小,必尽全力”.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定性关系,并利用这个关系对这幅宣传画发表自己的评述.实验次数重物质量(kg)重物上升距离(m)弹簧测力计示数(N)拉力 作用点移动距离(m)滑轮组机械效率10.10.10.60.320.20.10.90.374.130.30.11.10.390.9解析:(1)55.6,解略.(2)本题以图片加表格的形式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展示出来,比同类题更有创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来越大,说明有如下关系: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重越大,效率越高.宣传画中所用的滑轮巨大无比,但提起的皮箱却小得很.再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的关系,可以作如下评述:宣传画中滑轮提升物体,物重很小,机械效率很低,不太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