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体外诊断产品的生产监管,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1,主要内容,体外诊断产品的种类,体外诊断产品生产的基本原理,生化类产品,免疫类产品,分子类和血液类,溯源性问题,体外诊断作用“医生的眼睛”,预测和诊断功能,如:,血细胞,抗体(肝炎、艾滋、,IGE,),基因(唐氏、小儿耳聋、遗传缺陷基因,BRCA1,)。,疗效和健康监测,如:,代谢物(血糖),标志物(,AFP,、,PSA,、,HPV,),蛋白、微量元素(白蛋白、,Ca);,3,体外诊断产品的类别,体外诊断根据风险分,3,类:,III,类: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人类基因检测、肿瘤标志物、血型、组织配型、变态反应(过敏原)等;,II,类:除,III,、,I,类,如:蛋白质、糖类、酯类、酶类、维生素、无机离子、激素等;,I,类:微生物培养基(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试验)、样本处理用产品,如溶血剂、,稀释液,、染色液等。,体外诊断产品的类别,体外诊断专业分类,:,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体液等,临床使用超过千种。,生化:生物化学反应或免疫反应,(,生化仪的项目),酶类、糖类、脂类、蛋白、无机元素、肝功能、肾功等指标。,免疫:抗原与抗体相结合的特异性反应,传染性疾病、内分泌、肿瘤、药物检测、血型鉴定等。,分子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主要用于肝炎、性病、优生优育、遗传病基因、肿瘤等检测。,体外诊断产品的类别,微生物:通过培养鉴别细菌等微生物的方法。,血液学:通过电阻抗、激光和高能电磁波等技术检测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和分类的方法。,生化类,产品,基本方法,生化分析仪反应的一般称为生化试剂,两点法、终点法、速率法、比浊法,两点法,:,测定酶反应开始后某一时间内,(t1,到,t2),产物或底物浓度的总变化量以求取酶反应初速度的方法。,终点法,:,通过测定酶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或底物浓度总变化量,以求出酶活力的方法,亦称平衡法。,速率法,:,是指连续测定,(,每,15,秒,1,分钟监测一次,),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求出酶反应的初速度的方法,即连续监测法。,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生化类,产品,基本方法,终点法,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两点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速率法,对于酶活性测定,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监测法。,(,7,个酶加葡萄糖、尿素),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蛋白),生化类,产品,说明书,生化分析仪说明书除法规相关规定外,还至少包括:,适用机型,反应温度(,37,度),主波长、次波长,孵育时间,(终点法或两点法),延迟时间,(连续监测法)、,连续监测时间,在延迟时间之后即开始,一般为,60,120s,不少于,4,个吸光度检测点(,3,个吸光度变化值);,加样量,校准液个数(非线性必须两个以上),等。,标准液个数的原因,校准液个数,浓度校准曲线线性好并通过坐标零点的,可采用一个校准液;线性好但不通过坐标零点,应使用两个校准液;对于校准曲线呈非线性者,必须使用两个以上校准液。每一个校准液都要有一个合适的浓度。,吸光度,浓度,10,5,6000,3000,8,生化类,产品,基本原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生化类,产品质量风险点分析,原材料,(,辅酶,I),(进货检验记录或生产记录中,应包括辅酶空白吸光度的检验记录,且不同的类别符合下述特点),还原性辅酶,I,主要用于下降反应,当还原性辅酶,I,质量出现问题时,试剂的空白吸光度降低,导致试剂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变大,测量的灵敏度也随之降低,测量线性范围变小。,氧化性辅酶,I,主要用于上升反应,当氧化性辅酶,I,质量出现问题时,试剂的空白吸光度升高,导致试剂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变大,测量的灵敏度也随之降低,测量线性范围变小。,生化类,产品质量技术风险点分析,生产记录中应包括试剂用水的电导率、,PH,值及微生物检验记录,生化类,产品质量风险点分析,免疫类,产品,基本原理,Elisa,反应的基本原理(酶标仪、发光仪等),将含有已知抗体的抗血清吸附在微量滴定板上的小孔里,洗涤一次;加待测抗原,如两者是特异的,则发生结合,然后把多余抗体洗除;加入与待测抗原呈特异反映的酶联抗体(二抗),使形成“夹心”;加入该酶的底物,若看到有色的酶解产物产生,说明在孔壁上存在相应的抗原。,免疫类,产品质量技术风险点分析,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HRP,)广泛分布于植物中,辣根中含量最高,从辣根中提取的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酶蛋白和辅基的最大吸收光谱分别为,275nm,和,403nm,。,酶的纯度以,RZ,表示:,RZ=OD403/OD275,纯酶的,RZ,多在,3.0,以上,最高为,3.4,。,RZ,在,0.6,以下的酶制品为粗酶,非酶蛋白约占,75%,,不能用于标记。,RZ,在,2.5,以上者方可用于标记。(检查进货检验记录或生产过程记录),免疫,产品质量风险点分析,酶与抗体的活性常用琼脂扩散或,免疫电泳法,,使抗原与抗体形成沉淀线,经,PBS,漂洗,1,天,再以,蒸馏水,浸泡,1,小时,将,琼脂凝胶,片浸于酶底物溶液中着色,如果出现应有的,颜色反应,,再用生理盐水浸泡,颜色仍然不褪,表示结合物既有酶的活性,也有抗体活性。良好的结合物在,显色,后,琼扩滴度应在,1:16,以上。另一个测定方法是用系列稀释的酶标抗体直接以,ELISA,方法进行方阵滴定,此法不仅可以测定标记效果,还可以确定酶标抗体的使用浓度。,免疫类,产品质量风险点分析,在产品进货检验记录或生产记录中检查以下内容:,1,、酶,标记,二抗的活性;,2,、用于,ELISA,的结合物的酶量为,400(g/ml,时效果一般,为,500(g/ml,时效果较好,达,1000(g/ml,时效果最好,;,3,、酶结合率为,7%,时效果一般,为,9%,10%,较好,达,30%,以上最好;,4,、一抗进货检验记录,单抗还是多抗,也可小样测试活性;,5,、一抗包被的工艺记录与质量体系文件中要求是否一致;,5,、储存环境同生化产品;,分子类,产品,基本原理,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仪实际就是一个温控设备,能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延伸温度之间很好地进行控制。,分子类,产品,质量风险点,1,、引物质量,多为购买,可做小样,采购记录中查小样测试记录;,2,、聚合酶质量,多为购买,可测定,可做小样,采购记录中查小样测试记录;,3,、内标:已知带有引物片段样本,与被测样本同时扩增,应显示阳性,检查测试记录;,4,、,PCR,生产企业控温精度(,95,度、,55,度和,75,度)和变化率的记录。,5,、实地检查,PCR,试剂的质控(内标)和生产是否在各自独立的建筑中进行。并且实验室分为试剂配制区、样品处理区、核酸扩增区、产物分析区。并且考虑房间的正负压保护样本不被污染、人员不被感染,。,95度(高温),55度低温,75度(反应温度),95度,血液类,产品,基本原理,悬浮在电解液中的颗粒,/,细胞,随电解液通过小孔管时,因取代了相同体积的电解液,在恒电流设计的电路中导致小孔管内外两电极间电阻发生瞬时变化,而产生了电位脉冲。,脉冲,信号的大小和次数与颗粒的大小和数目成正比。,血液类,产品,质量控制点,1,、生产记录中检查溶血剂、稀释液的颗粒物、微生物检验记录;,2,、血细胞分析仪稀释液生产车间需控制洁净度和菌落数;,3,、检验室的血液分析仪是否采用定值血定期校准;,4,、检验室的血液分析仪内部质控结果,红白偏差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是血小板)。,体外诊断试剂溯源,校准液个数,浓度校准曲线线性好并通过坐标零点的,可采用一个校准液;线性好但不通过坐标零点,应使用两个校准液;对于校准曲线呈非线性者,必须使用两个以上校准液。每一个校准液都要有一个合适的浓度。,吸光度,浓度,10,5,6000,3000,8,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监督抽验,61,个国产,TG,试剂,新鲜混合血清,最大正偏倚为,22.1,,最大负偏倚为,-18.9,,,39%bias,5,体外诊断试剂溯源,校准品与质控品区别,校准品目的是为了产品的准确性,溯源性是必须的;,质控品目的是为了产品的精密度,稳定性是必须的,可不具备溯源性。,溯源性有多重要?,临床检验:对收集的患者标本只做一次检验,就发出报告,准确性不足是重要的临床检验质量问题,影响检验结果“临床准确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样品采集与处理,病人准备,,(,生物变异,),,人为错误,方法:正确度(校准)、精密度、特异性、线性、检测限等,溯源理论上解决的是正确度问题,(,校准问题,),体外诊断试剂溯源,体外诊断试剂溯源,标准物质,制造商选定方法,主校准品,制造商常设方法,产品校准品,常规方法,血样,体外诊断试剂溯源,1,、,有溯源性才能判断准确性;,2,、检验结果才能互认;,目前问题,1,、,CRM,缺乏;,2,、反应原理差异,导致结果有差异,但,Cutoff,值也不同,不影响临床判断,结果无法互认;,3,、各自溯源路径不同,结果存在差异。,体外诊断试剂溯源,目前采用的准确性评价方法,1.,国家标准物质、国际标准物质(有溯源性)(查验标准物质证明材料,一般为证书),2.,回收实验(有一定溯源性)(添加物质纯度,实验记录),3.,与大公司比对(无溯源性)(样本数,相关系数,偏差等),体外诊断试剂溯源性的检查,1,、,检查所用国家标准品或国际标准品的证书文件、值及不确定度(如为定量标准品);,2,、企业产品校准品的定值记录,产品校准品应标注值,宜带有不确定度(质控品可以无值),。,体外诊断产品,性能指标,原则参考国家、行业标准,定量试剂:,准确性、重复性、线性范围、空白吸光度(如有)等;,定性试剂:,灵敏度(假阴性率)、特异性(假阳性率)、干扰等;,谢 谢!,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