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1正比例函数课 题18.2.1正比例函数设计依据(注:只在开始新章节教学课必填)教材章节分析:学生学情分析: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正比例、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函数关系。2、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3、经历研究正比例函数的过程,感知函数研究的方法。4、在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引入中,认识函数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重 点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意义、能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函数关系、会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难 点能运用正比例函数定义解题、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函数关系;教 学准 备 多媒体教学学生活动形式讨论,交流,总结,
2、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课题引入: 一、 复习:1、周长为15cm的等腰三角形中,腰长为x(cm),底边长为y(cm),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函数的定义域. 2、形象记忆。 左图的底边趋向于几?腰趋向于几?右图呢?周长为15的等腰三角形,腰的取值范围是3.75 7.5(不包括两端),底的取值范围是07.5(不包括两端).知识呈现: 二、 新授:1、 (1)某商店销售某种型号的水笔,销售情况记录如下:设售出的水笔的数量为x支(x是正整数),相应的营业额为y元,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为_.(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变化而变化,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x0),周长为 y,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为_.=2.
3、5,=4,如果两个变量的每一组对应值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不等于零),那么就说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direct proportion).用数学式子表示两个变量x、y成正比例,就是 =k,或表示为y=kx(x不等于0),是不等于零的常数.2、 议一议 下列各题中的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1)某复印社按复印A4纸1张收0.4元计费,变量是复印纸张数x(张)与费用y(元).(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P是BC边上一点,变量是BP的长x与ABP的面积S.(3)圆的面积随半径变化而变化,变量是圆的面积A与该圆的半径r.(4)从地面到高空11千米处,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就下降6摄氏度.某地的地面
4、气温是25,在11千米以下的空中:变量是空中某处离地面的高度h(千米)和降低的气温t();变量是空中某处离地面的高度h(千米)和某处的气温T(). 3、思考:这类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4、 例题1 已知正比例函数y=-4x,说出y与x之间的比例系数,并求当变量x分别取-5,-2,0,3时的函数值.5、例题2 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且当x=3时,y=24.求y与x之间的比例系数, 并写出函数解析式和函数的定义域.三、巩固练习:1、 (口答)判断下列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1)商一定(不为零),被除数与除数.(2)除数不变(不为零),被除数与商.(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与它们
5、的积.(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一定,它的腰长与它底边的长.(5)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年龄.2、下列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哪些不是?为什么?3. 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且当x=2时, y=12.求y与x之间的比例系数,并写出 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正比例函数1. 正比例函数:定义域是一切实数的函数y=kx(k是不等于零的常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叫做比例系数.确定了比例系数,就可以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 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在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先设解析式为y=kx(k0),其中k是待定系数;再利用已知条件确定k的值.这样的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五、拓展练习:1. 已知y-5与x成比例,且当x=3时,y=-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 当n=_时,函数y=(n-2)xn -3是正比例函数,此时,比例系数为_.课外作业练习册 习题18.2.1预习要求18.2.2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教学后记与反思1、课堂时间消耗:教师活动 20 分钟;学生活动 20 分钟)2、本课时实际教学效果自评(满分10分): 分3、本课成功与不足及其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