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1单元 国土与居民》教案
第一课 辽阔的疆域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疆域辽阔、位置优越等基本国情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责任感。
二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三 难点:分析位置的优越性。
四 学情分析:
初一对地图不了解,需耐心,一步步来
五 教学方法:分析、比较、读图、谈话等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首先请大家自学教材第一框,完成自学自测。
1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 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半球。
2、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 洲东部、 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大部分属于 (温度带),南部少数位于 带,没有 带。
3分钟后抽生回答。
[精讲点拨]:(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活动一:合作找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E—135°E)和纬度范围(4°N—53°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教师点拨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活动二:对比俄罗斯,巴西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对比蒙古,日本说说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主体位于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优越性:主体位于温带,气候南北差异较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料有利条件。
海陆兼备,有利于与多国交往与合作。而是同美国一样,部分地区临海。但又和美国有所不同,那就是美国东西都临海,而中国只有一面临海。
海岸线漫长,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海域面积大,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
教师精讲点拨(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
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约5000千米)
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约5500千米)
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
[归纳] 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小结:中国的疆域
一、我国的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3.经纬度位置与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二、我国的疆域和面积
1.疆域(四至点)
2.面积
教学反思:
第一课讲祖国有多大,有多辽阔,学生有自豪感,对本课也有极大的兴趣,学起来也比较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