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差教材内容20.3.1方差上课时间 月 日 第 节教 具多媒体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 识 与 技 能理解方差的概念及作用.过 程 与 方 法灵活利用方差处理数据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能力,体验用方差来分析数据,然后作出决策教学重点理解方差的概念及作用教学难点运用方差来处理数据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导入:1某学校初三一班甲、乙两名同学参加最近5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单位:分)!统计如下: 甲:65 94959898 乙:62 71 98 99 100 (1)分别写出甲、乙成绩的平均分和中位数. (2)写出甲、乙两名同学所有测试成绩的众数. 2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代表数有什么不同?
2、问题1:小明和小兵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较为稳定?测试序数12345小明1314131213小兵1013161412为什么? (1)计算出两人的平均成绩.(2)画出两人测试成绩的折线图,如图.(3)观察发现什么? (小明的成绩大部分集中在平均成绩13分的附近,而小兵的成绩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较大.)通常,如果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较小,我们就说它比较稳定.思考:什么样的数能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我们已经看出,小兵的测试成绩与平均值的偏差较大,而小明的较小.那么如何加以说明呢?可以直接将各数据与平均值的差进行累加吗?试一试:(1)在下表中(
3、印好,每个学生一份),写出你的计算结果.通过计算,依据最后的结果可以比较两组数据围绕其平均值的波动情况吗? (2)如果不行,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在右表中(印好,每个学生一份),格子中写上新的计算方案,并将计算结果填人表中. (3)思考:如果一共进行7次测试,小明因故缺席了两次,怎样比较谁的成绩更稳定?请将你的方法与数据填人右表中. 我们可以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令结果通常称为方差. 我们通常用S2表示一组数据的方差,用;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x1、x2、表示各个数据.方差的计算公式. 问题2:观察S2的数量单位与原数据单位一致吗?如何使其一致呢?学生各抒己见.课堂小结:方差可表示出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稳定性.方差一、 导入: 二、新知1、 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 2、方差板书设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知识,加强理解并帮助记忆.通过例题讲解和纠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灵活应用.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难度,使学生学会应用并得到发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