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一年级学生2.学科:初中生物学3.课题: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4.课时:第1课时5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鱼和家鸽骨骼标本二、教学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等学习活动,能说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主要特征2.尝试列表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异同3.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4.通过对相关实验的探究和相关信息的搜索和收集,发展学生对资料信息筛选、掌握、进一步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5.通过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加快生物学科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
2、树立爱护大自然,爱护动物。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济南版)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中的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的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通过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帮助学生发现知识内在的联系,并学习用思维导图等归纳总结。四、教学方法: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五、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在自学结合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其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异同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类群动物特征的比较,初步树立动物进化的观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
3、作用,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观看课件中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图片,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并让学生试着说出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差异。师生总结:根据动物体中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脊椎动物又可细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二)自主学习与探究过程活动一:鱼类展示学生准备的鲫鱼,并提出问题1.看一看鲫鱼的体色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种体色与它的水生生活有什么联系?2.看一看鲫鱼的体形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种体形与它的水生生活有什么联系?3.看一看鲫鱼的 体表有什么结构
4、?把鲫鱼握在手里有什么感觉?想一想这种结构与它的水生生活有什么联系?4.观察一下鲫鱼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什么,猜测一下它的作用。(提示:去掉侧线可除鱼腥)5.观察鱼的鳍,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成对存在的有哪几种,成单存在的有哪几种?它们的作用是什么?6.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合,在鱼的水生生活中起什么作用?(提示:根据鱼鳃的颜色判断死去的鱼是否新鲜)师生共同总结:1.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2.身体表面覆有鳞片,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可以减少水的阻力。3.身体两侧各有一行侧线。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4.鱼的运动器官-鳍。5.鱼的呼吸器官-鳃。活动二:两栖类过渡:
5、大家知道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它和它妈妈长的像吗? 自学探究:1.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具有什么特点?2.蝌蚪和青蛙的呼吸器官是什么?3.比较蝌蚪和青蛙的运动方式。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师生共同总结:1.生活环境: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2.体 色:保护色3.皮 肤:裸露;能够分泌粘液4.运动器官:具有强壮的四肢5.呼吸: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观察课本p82页图2.2-15图2.216思考讨论: 1.青蛙和鳄鱼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青蛙必须在水中产卵,幼体在水中完成发育,成体既可以在水中又可以在陆地上。鳄鱼在陆地上产卵,幼体在陆地上完成发育;成体即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又可以生
6、活在水中。2.尝试描述青蛙和鳄鱼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青蛙有四肢,能在陆地上爬行、跳跃,趾间有蹼和光滑的皮肤又能使其适于在水中游泳,皮肤有保护色便于隐蔽。鳄鱼的四肢更强健有力,且指(趾)端有爪,适于快速爬行运动,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能防止水分蒸发,皮肤干燥,适于陆地生活。过渡:鳄鱼的形态结构与青蛙不相同,鳄鱼还属于两栖动物吗?不属于两栖类那么属于哪一类呢?师生共同总结: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有哪些?1.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有鳞片或甲壳,减少了体内水分的散失。2.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3.以爬行方式运动,4.卵生,并且卵有坚韧的卵壳,真正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三)课堂总结:过渡:
7、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现在大家来对比一下它们有哪些异同点?相同点:1.体色:都有保护色2.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大部分都有冬眠的习性3.繁殖方式:都为卵生4.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不同点:生活环境体表呼吸运动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被覆鳞片鳃鳍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也可以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皮肤裸露且湿润幼体用鳃成体用肺皮肤辅助呼吸幼体游泳成体强壮的四肢爬行类陆地,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肺四肢爬行总结:每一种动物的结构特点都是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从鱼类、两栖类到爬行类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8、的进化过程。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主要出现了一些比上节课要高等一些的动物脊椎动物。其实脊椎动物离学生们的生活视线更近,脊椎动物的重难点比无脊椎动物的要多,所以在本节课堂上更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如应该相应的为学生留一点儿消化的时间;探讨每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在每一类群学完之后加上同类的其他动物的介绍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增加了热爱动物与生物学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的主要异同点,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动物进化的观点。总之,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性,营造良好的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生物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