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日照秦楼中心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 23.2中心对称(4) 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410895 上传时间:2025-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秦楼中心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 23.2中心对称(4) 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日照秦楼中心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 23.2中心对称(4) 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2 中心对称(4)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及其运用. 教学目标:理解P与点P′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横纵坐标的关系,掌握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的运用. 复习轴对称、旋转,尤其是中心对称,知识迁移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及其运用.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及其运用. 2.难点与关键: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导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性质及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三题. 1.已知点A和直线L,如图,请画出点A关于L对称的点A′. 2.如图,△ABC是正三角形,以点A为中心,把△ADC顺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如图△ABO,绕点O旋转18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老师点评:老师通过巡查,根据学生解答情况进行点评.(略)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如图23-74,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1)、B(-4,0)、C(0,3)、D(2,2)、E(3,-3)、F(-2,-2),作出A、B、C、D、E、F点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并回答: 这些坐标与已知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老师点评:画法:(1)连结AO并延长AO (2)在射线AO上截取OA′=OA (3)过A作AD′⊥x轴于D′点,过A′作A′D″⊥x轴于点D″. ∵△AD′O与△A′D″O全等 ∴AD′=A′D″,OA=OA′ ∴A′(3,-1) 同理可得B、C、D、E、F这些点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点的坐标.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每四人一组):讨论的内容:关于原点作中心对称时,①它们的横坐标与横坐标绝对值什么关系?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又有什么关系?②坐标与坐标之间符号又有什么特点? 提问几个同学口述上面的问题. 老师点评:(1)从上可知,横坐标与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2)坐标符号相反,即设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x,-y).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 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x,-y). 例1.如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分析:要作出线段AB关于原点的对称线段,只要作点A、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B′即可. 解: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因此,线段AB的两个端点A(0,-1),B(3,0)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1,0),B(-3,0).连结A′B′. 则就可得到与线段AB关于原点对称的线段A′B′. (学生活动)例2.已知△ABC,A(1,2),B(-1,3),C(-2,4)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老师点评分析: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三点并连结组成△ABC,要作出△ABC关于原点O的对称三角形,只需作出△ABC中的A、B、C三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依次连结,便可得到所求作的△A′B′C′. 三、巩固练习 教材P73 练习. 四、应用拓展 例3.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A1B1. (1)在图中画出直线A1B1. (2)求出线段A1B1中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是否存在另一条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y=kx+b(我们发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斜率k值相等)它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此直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只需画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1、B1,连结A1B1. (2)先求出A1B1中点的坐标,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代入求k. (3)要回答是否存在,如果你判断存在,只需找出即可;如果不存在,才加予说明.这一条直线是存在的,因此A1B1与双曲线是相切的,只要我们通过A1B1的线段作A1、B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2、B2,连结A2B2的直线就是我们所求的直线. 解:(1)分别作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1(1,0),B1(2,0),连结A1B1,那么直线A1B1就是所求的. (2)∵A1B1的中点坐标是(1,) 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为y= 则=,k= ∴所求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3)存在. ∵设A1B1:y=k′x+b′过点A1(0,1),B1(2,0) ∴ ∴ ∴y=-x+1 把线段A1B1作出与它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就是我们所求的直线. 根据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得: A1(0,1),B1(2,0)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2(0,-1),B2(-2,0) ∵A2B2:y=kx+b ∴ ∴ ∴A2B2:y=-x-1 下面证明y=-x-1与双曲线y=相切 -x-1=x+2=- x2+2x+1=0,b2-4ac=4-4×1×1=0 ∴直线y=-x-1与y=相切 ∵A1B1与A2B2的斜率k相等 ∴A2B2与A1B1平行 ∴A2B2:y=-x-1为所求.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及其利用这些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74 复习巩固3、4. 2.选用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图象一定关于原点对称的图象是( ) A.y= B.y=2x+1 C.y=-2x+1 D.以上三种都不可能 2.如图,已知矩形ABCD周长为56cm,O是对称线交点,点O到矩形两条邻边的距离之差等于8cm,则矩形边长中较长的一边等于( ) A.8cm B.22cm C.24cm D.11cm 二、填空题 1.如果点P(-3,1),那么点P(-3,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P′_______. 2.写出函数y=-与y=具有的一个共同性质________(用对称的观点写). 三、综合提高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1),B(-2,3),C(0,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再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那么△A″B″C″与△ABC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且A(0,3),B(3,0),现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A1B1. (1)在图中画出直线A1B1; (2)求出过线段A1B1中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是否存在另一条与直线A1B1平行的直线y=kx+b(我们发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斜率k相等)它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此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不存在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