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1 圆的切线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圆的切线的概念。(重点)2.能够掌握圆的切线的性质。(难点)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能够掌握圆的切线的概念。四、教学难点通过探索,熟练掌握圆的切线的性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图所示,AB是圆O的直径,直线l经过点A,l与AB的夹角,当l绕点A顺时针旋转时,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如何变化?你有什么发现?(二)讲授新课活动1:小组合作(1)如图,连接OA,过点A画半径OA的垂线AB,那么直线AB与圆有什么关系?圆心O到AB的距离等于半径,即AB为O的切线。也就是说,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
2、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如图,直线AB与O相切与点A。判断直线AB与半径OA是否垂直,为什么?判断AB与OA垂直,理由如下:假设AB与OA不垂直,过点O作OCAB,垂足为C,如图所示,根据“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可知OCOA。这就是说,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小于半径,那么有AB与O相交,这与“直线AB与相切”的已知条件相矛盾。因此,AB与半径OA垂直。由此可得圆的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三)重难点精讲例题1、已知: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AB=1cm,BC=2cm。判断直线AC与O是否相切,并说明理由。分析:过点C作CDAB于D。直线AC与O相切。理由如下:AB=1,BC=2
3、,AC=1,AB2+AC2=BC2。ABC为直角三角形, BAC=90。AB为O的直径,直线AC经过O半径的外端A。直线AC与O相切,A为切点。例题2、已知:AB为半圆O的直径,CD为半圆O的一条切线,C为切点,ADCD,垂足为D。求证:AC平分DAB。分析:连接OC,CD是 O的切线,切点为C,OCCD,ADCD, OC/AD。 2= 3。OA=OC, 1= 3, 1= 2。即AC平分 DAB。(四)归纳小结(1)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2)切线的性质可总结如下:如果一条直线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
4、两个,那么它一定满足第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直线过圆心;直线过切点;直线与圆的切线垂直。(3)切线性质的运用由定理可知,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简记作:见切点,连半径,见垂直。(五)随堂检测1.如图,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C,若大圆半径为10cm,小圆半径为6cm,则弦AB的长为( )A. 2cm B. 4cm C. 8cm D. 16cm2.如图,C是O的直径AB延长线上一点,CD是O的切线,D是切点已知AB=2,BAD=30,那么BC=( )A. 2 B. C. 1 D. /23.两个同心圆,PA切小圆于点A,PB切大圆于
5、B,PA=3cm,PB=2cm,则两圆所围成的圆环面积是( )A. 1cm2 B. 5cm2 C. cm2 D. 5cm24.如图,BC是以AD为直径的O的切线,ABBC,DCBC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整数( )A. AB=9,CD=4 B. AB=7,CD=3 C. AB=5,CD=2 D. AB=3,CD=15.如图,O的半径为2,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PQ切O于点Q,则PQ的最小值为()A.13 B. C.3 D.26.圆O外一点P与圆心O的距离为4,从P点向圆作切线,若切线长与半径长之差为2,则P点到圆O的最短距离是 。7.已知线段PA、P
6、B分别切O于A、B两点,AB的度数为120,O的半径为4,线段AB的为 。8.如图,PA、PB切O于点A、B,点C是O上一点,且ACB=70,则P=()A. 30 B. 40 C. 50 D. 60【答案】1. D2. C3. D4. A5. B6.5 - 7. 48. B六、板书设计22.2圆的切线探究1: 例题1: 例题2: (1)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2)切线的性质可总结如下:如果一条直线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那么它一定满足第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直线过圆心;直线过切点;直线与圆的切线垂直。(3)切线性质的运用由定理可知,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简记作:见切点,连半径,见垂直。七、布置作业课本P142习题练习册相关练习八、教学反思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了解圆的切线的概念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圆的切线的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数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