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YD∕T 4000-2021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通信).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4032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90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4000-2021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通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YD∕T 4000-2021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通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YD∕T 4000-2021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通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YD∕T 4000-2021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通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YD∕T 4000-2021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通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3.060.99 CCS M 36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 Test method of core network for Cellular NarrowBand Access of Internet of Things(NB-IoT) Phase 2 (报批稿) -发布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布 YD YD/T 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2、 1 3.1 术语和定义 . 1 3.2 缩略语 . 1 4 测试环境 . 2 4.1 测试环境配置 . 2 4.2 测试仪表要求 . 2 4.3 测试的前提条件 . 2 5 业务测试 . 2 6 设备测试 . 4 6.1 MME . 4 6.2 S-GW . 32 6.3 P-GW . 45 6.4 HSS . 55 6.5 SCEF . 57 6.6 CG . 59 7 接口测试 . 60 7.1 S1 接口 . 60 7.2 S10 . 62 7.3 S11 . 62 7.4 S5/S8 . 63 7.5 S6a . 64 YD/T XXXXXXXX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

3、.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内容起草。 本文件是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第二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a) YD/T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b) YD/T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 c) YD/T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基站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二阶段); d) YD/T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二阶段)。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

4、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晶、王海梅、谷群、任驰、方海鹏、郝芯欢、梁爽、杨红梅、刘超、许阳、聂衡、陆伟、周星月、徐鹂、侯云静、张科峰、王维星。 YD/T XXXXXXXX 1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 1

5、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要求和测试方法,包括业务测试、设备测试以及相关接口测试。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NB-IoT技术接入的低功耗广覆盖物联网场景下的核心网MME、S-GW、P-GW、HSS、SCEF以及CG设备的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S: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 CDR:呼叫详单(Call Detailed Record) CIoT:蜂窝物联网(Cellular In

6、ternet of Things) CP:控制面(control plane) DRX:非连续性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 eDRX:扩展的 DRX(Extended DRX) EPC:演进的分组域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 EPS: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 GMLC:网关移动位置中心(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 GTP:GPRS 隧道协议(GPRS Tunnel Protocol) HSS: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 IMS:IP 多

7、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v4:互联网协议版本 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Pv6:互联网协议版本 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MME: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 MO:移动主叫(Mobile Original) MT:移动被叫(Mobile Terminated) YD/T

8、 XXXXXXXX 2 NAS: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 NB-IoT: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IDD:非 IP 数据发送(Non-IP Data Delivery) PCO:协议配置选项(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 PDN:分组数据网(Packet Data Network) PDP:分组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 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P-GW:分组数据网网关(PDN Gateway) PLMN:公共陆

9、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SM:省电模式(Power Saving Mode) RAN: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 RAT:无线接入类型(Radio Access Type) SCEF:网络能力开放层(Service Capibility Exposure Function) TAU: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 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4 测试环境 4.1 测试环境配置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核心网设备的测试环境架构如图1所示。 NB-IoT UENB

10、-IoT RANMMES-GWHSSSCEFASP-GWS1-MMES1-US11/S11-US6aT6aS5/S8SGi 图 1测试环境架构图 4.2 测试仪表要求 协议测试仪支持S1、T6a、S6a、S5/8等接口的监测,支持对各层协议栈的解码,可以精确到位域级别。 4.3 测试的前提条件 测试的前提条件为: 被测设备安装完毕,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数据正确配置并正常运行; 辅助测试设备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已完成各种逻辑数据的正确设置; 辅助测试无线环境正常工作。 5 业务测试 YD/T XXXXXXXX 3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控制面数据传输业务 测试分项测

11、试分项: IP 数据传输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网络和 NB-IoT 终端配合支持分组域传输业务。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NB-IoT服务器运转正常; c) MME、S-GW、P-GW支持 NB-IoT相关功能; d) 支持 NB-IoT 功能的应用服务器(AS)运行正常; e) NB-IoT UE支持分组域承载业务; f) 网络设置成控制面数据传输方案。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UE发起控制面IP数据传输请求; 3) 网络侧发起数据传输请求。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S 和 UE之间能成功完成分组数据传输。

12、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控制面数据传输业务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Non-IP 数据传输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网络和 NB-IoT 终端配合支持分组域传输业务。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NB-IoT服务器运转正常; c) MME、S-GW、P-GW支持 NB-IoT相关功能; d) 支持 NB-IoT 功能的应用服务器(AS)运行正常; e) NB-IoT UE支持分组域承载业务; f) 网络设置成控制面数据传输方案。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UE发起控制面Non-IP数据传输请求; 3)

13、网络侧发起数据传输请求。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S 和 UE之间能成功完成分组数据传输。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3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用户面数据传输业务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 IP 数据传输(本测试分项为可选项目)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网络和 NB-IoT 终端配合支持分组域传输业务。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NB-IoT服务器运转正常。 c) MME、S-GW、P-GW支持 NB-IoT相关功能; d) 支持 NB-IoT 功能的应用服务器(AS)运行正常; e) NB-IoT UE支持分组域承载业务; f) 网络设置成用户面优化数据

14、传输方案。 YD/T XXXXXXXX 4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UE发起数据传输请求; 3) 网络侧发起数据传输请求。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S 和 UE之间能成功完成分组数据传输。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4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用户面数据传输业务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Non-IP 数据传输(本测试分项为可选项目)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网络和 NB-IoT 终端配合支持分组域传输业务。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NB-IoT服务器运转正常; c) MME、S-GW、P-GW支持 NB-IoT相关功能; d)

15、 支持 NB-IoT 功能的应用服务器(AS)运行正常; e) NB-IoT UE支持分组域承载业务; f) 网络设置成用户面优化数据传输方案。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UE发起Non-IP数据传输请求。 3) 网络侧发起数据传输请求。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S 和 UE之间能成功完成分组数据传输。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5.5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业务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短消息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 NB-IoT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短消息服务。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MME、S-GW、P-GW支持 NB-Io

16、T相关功能; c) 支持 NB-IoT 功能的应用服务器(AS) 、短消息中心运行正常。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UE向服务器发送短消息; 3) 服务器向UE发送短消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用户可以成功收发短消息。 6 设备测试 6.1 MME 6.1.1 能力协商 YD/T XXXXXXXX 5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1.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附着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UE 优选控制面附着(网络同时支持控制面用户面,终端同时支持控制面用户面时的附着)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网络和终端同时支持控制面用户面方案的情况下选择控制面附着。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17、: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MME、S-GW、P-GW同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优化方案; c) NB-IOT UE同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优化方案。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Attach request中携带的UE network capability指示UE同时支持“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 及“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 3) Attach request中携带的Additional update type指

18、示UE优选控制面附着; 4) 同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的 MME 在 Attach accept 携带 Additional update result,根据UE prefer回复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接受控制面附着。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UE attach成功; b) 选择控制面附着。 检查点:检查点: a) 检查UE attach request 中 UE Network Capability 的 Control-plane CIoT optimization is supported和 User-plane CI

19、oT optimization is supported是否置位; b) UE attach request 中 Additional update type 中 bit 4,3 为 01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c) Attach accept中Additional update result的 中bit 4,3 为01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 d) Attach accept中EPS network feature support中携带Control plane CIoT

20、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和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1.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附着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UE 优选用户面附着(网络同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终端同时支持控制面用户面时的附着)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网络和终端同时支持控制面用户面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户面附着。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MME、S-GW、P-GW同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优化方案; c) NB-IOT UE同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优化方案。 测试步骤:测试步

21、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Attach request中携带的UE network capability指示UE同时支持“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 及“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 ; 3) Attach request中携带的Additional update type指示UE优选用户面附着; 4) 同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的 MME 在 Attach accept 携带 Additional update result,根据UE prefer回复 User

22、-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接受用户面附着。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UE attach成功; b) 选择用户面方案。 YD/T XXXXXXXX 6 检查点:检查点: a) UE attach request 中 UE Network Capability 的 Control-plane CIOT optimization is supported和 User plane CIOT optimization is supported是否置位; b) UE attach request 中 Additional update type 中 b

23、it 4,3 为 10 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c) Attach accept中Additional update result的中bit 4,3 为10 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1.3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附着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网络同时支持控制面用户面,终端只支持控制面的附着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网络同时支持控制面用户面,终端只支持控制面情况下选择控制面附着。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MME、S-GW、

24、P-GW同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优化方案; c) NB-IOT UE只支持控制面优化方案。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Attach request中携带的UE network capability指示UE支持“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 ; 3) Attach request中携带的Additional update type指示UE优选控制面附着; 4) 同时支持控制面和用户面的 MME 在 Attach accept 携带 Additional update result,根据UE prefer回复

25、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接受控制面附着。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UE attach成功; b) 选择控制面方案。 检查点:检查点: a) UE attach request 中 UE Network Capability 的 Control-plane CIOT optimization supported是否置位; b) UE attach request 中 Additional update type 中 bit 4,3 为 01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c) At

26、tach accept中Additional update result的 中bit 4,3 为01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1.4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附着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网络只支持控制面,终端同时支持控制面用户面的附着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终端同时支持控制面用户面,网络只支持控制面的情况下选择控制面附着。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MME、S-GW、P-GW只支持 CIOT控制面优化方案; c) NB-IOT UE同时支持 CIOT控制面优

27、化方案和用户面优化。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Attach request中携带的UE network capability指示UE同时支持“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 及“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 ; 3) Attach request中携带的Additional update type bit4,3 00-n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或10- YD/T XXXXXXXX 7 user plane CIoT EP

28、S optimization,指示UE无方案优选或优选用户面附着; 4) 只支持控制面优化方案的 MME 在 Attach accept 携带 Additional update result 返回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通知终端采用控制面附着。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UE attach成功; b) 选择控制面方案。 检查点:检查点: a) UE attach request 中 UE Network Capability 的 Control-plane CIOT optimization is supported和 Us

29、er plane CIOT optimization is supported是否置位; b) UE attach request 中 Additional update type中 bit 4,3 为 00-n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或 10 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c) Attach accept中Additional update result的 中bit 4,3 为01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1.5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

30、附着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网络只支持控制面,终端只支持控制面的附着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终端只支持控制面,网络只支持控制面的情况下选择控制面附着。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MME、S-GW、P-GW只支持 CIOT控制面优化方案; c) NB-IOT UE只支持 CIOT控制面优化方案。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发起附着流程; 2) Attach request中携带的UE network capability指示UE支持“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supported” ; 3) Atta

31、ch request中携带的Additional update type指示UE优选控制面附着; 4) 只支持控制面优化方案的 MME 在 Attach accept 携带 Additional update result 返回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通知终端采用控制面附着。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UE attach成功; b) 选择控制面方案。 检查点:检查点: a) UE attach request 中 UE Network Capability 的 Control-plane CIOT optimization i

32、s supported是否置位; b) UE attach request 中 Additional update type 中 bit 4,3 为 01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c) Attach accept 中 Additional update result 的中 bit 4,3 为 01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ed。 6.1.2 控制面 CIoT 优化 6.1.2.1 移动性管理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1.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移动性管理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移动

33、用户从 NB-IoT 网络发起附着请求,身份标识为 IMSI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YD/T XXXXXXXX 8 验证 NB-IoT 网络能够正确处理用户的 IMSI附着。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在 HSS 中已签约业务; c) 用户通过 NB-IoT 网络使用 IMSI附着; d) 在 MME上配置用户附着过程中需要鉴权加密。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开机发起IMSI附着; 2) 在网络侧查询用户的信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UE成功附着到网络; b) 用户EMM状态为EMM-REGISTERED,ECM状态为ECM-

34、CONNECTED; c)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检查点:检查点: a) UE是否附着成功; b) 查看UE的状态; c) 查 看Attach Accept中 应 该 包 括Additional update result指 示control-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和EPS Network Feature Supported in Attach Accept字段指示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sation为真。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1.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附着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移动

35、用户从 NB-IoT 发起附着请求,身份标识为 GUTI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 验证 NB-IoT 网络能够正确处理用户的 GUTI附着。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在 HSS 中已签约业务; c) 用户通过 NB-IoT 网络使用 GUTI附着; d) 在 MME上配置用户附着过程中需要加密。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开机发起GUTI附着; 2) 在网络侧查询用户的 MM上下文信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UE成功附着到网络; b) 用户EMM状态为EMM-REGISTERED,ECM状态为ECM-CONNECTED; c)

36、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检查点:检查点: a) UE 是否附着成功; b) 查看 Attach Accept 中应该包括 Additional update result 指示 control-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和 EPS Network Feature Supported in Attach Accept 字段指示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sation 为真。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1.3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附着(去附着)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UE 发起去附着流程 测试目的:测试目

37、的:验证 MME能够正确处理用户发起的去附着流程。 YD/T XXXXXXXX 9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已经签约业务; c) UE 已经附着到 MME,并处于 ECM-CONNECTED 状态。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关机发起分离; 2) 在网络侧查询用户的信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UE分离成功; b) MME上用户状态为非注册态; c)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检查点:检查点: a) UE是否分离成功; b) 用户EMM状态和ECM状态; c) 消息跟踪是否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是否正确。 测

38、试编号:测试编号:6.1.2.1.4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附着(去附着)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网络侧发起的移动用户去附着流程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 MME能够正确处理网络侧发起的去附着流程。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已经签约业务; c) UE 已经附着到 MME,并处于 ECM-CONNECTED 状态。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网络侧发起分离; 2) 在网络侧查询用户的信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UE分离成功; b) MME上用户状态为非注册态; c)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检查点:检查点: a) UE是

39、否分离成功; b) 用户EMM状态和ECM状态; c) 消息跟踪是否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是否正确。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1.5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附着(S1释放)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eNB 发起 S1 释放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 MME能够正确处理 eNB 发起的 S1 Release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已经签约业务; c) UE 已经附着到 MME,并处于 ECM-CONNECTED 状态。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eNB发送S1 释放; YD/T XXXXXXXX 10 2) 在网络侧查询资源是否释放成

40、功。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S1 释放成功; b) MME上用户状态为 IDLE态; c) 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检查点:检查点: a) 用户EMM状态和ECM状态变化; b) 消息跟踪是否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是否正确。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1.6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位置更新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周期性位置更新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 MME能够正确处理 UE发起的周期性 TAU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EPS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已经签约 EPS 业务; c) MME上配置周期 TA 更新定时器为一个较小值; d)

41、UE 已经附着到 EPS网络,且处于 ECM-IDLE 状态。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在周期TA更新定时器超时之后,发起周期TAU; 2) 在网络侧查询用户的MM上下文信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进入 ECM-IDLE 态后经过周期 TA 更新定时器时长后发起周期 TAU; b) MME中用户 EMM状态为 EMM-REGISTERED; c)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检查点:检查点: a) UE是否位置更新成功; b) 查看UE的状态; c) 查 看TAU Accept中 应 该 包 括Additional update result指 示control-

42、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和EPS Network Feature Supported in Attach Accept字段指示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sation 为真。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1.7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位置更新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MME间位置更新且 S-GW 改变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 MME能够正确处理 Inter MME ,S-GW 改变的 TAU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已经签约业务。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开机

43、发起MME间位置更新; 2) 在网络侧查询用户的MM上下文信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TAU成功; b)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检查点:检查点: a) UE是否位置更新成功; YD/T XXXXXXXX 11 b) 查看UE的状态; c) 查 看TAU Accept中 应 该 包 括Additional update result指 示control-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和EPS Network Feature Supported in Attach Accept字段指示 Control plane CIoT EPS

44、optimisation 为真。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1.8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位置更新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MME间位置更新 S-GW不变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 MME能够正确处理 Inter MME TAU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已经签约业务。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开机发起MME间位置更新; 2) 在网络侧查询用户的信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TAU成功; b)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检查点:检查点: a) UE是否位置更新成功; b) 查看UE的状态;建议增加新旧MME之间的交

45、互过程(和C-IOT相关的能力传送) ; c) 查 看TAU Accept中 应 该 包 括Additional update result指 示control-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accept和EPS Network Feature Supported in Attach Accept字段指示 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sation 为真。 6.1.2.2 控制面主叫数据业务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2.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控制面主叫数据业务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空闲态上行数据传输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当 UE

46、在空闲态发起数据传送请求,MME 能正确处理。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在 HSS 中已签约业务; c) 用户已经附着在 NB-IoT 网络,建立了默认承载,且处于 ECM-IDLE 状态。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在ECM-IDLE状态下有数据业务发起业务请求; 2) 在网络侧查询用户的信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Control Plane Service Request成功; b) 数据业务发送成功; c)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符合详细消息流程图及其描述。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2.2 测试

47、项目:测试项目:控制面主叫数据业务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连接态上行数据传输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当 UE在连接态发起传送数据请求,MME 能够正确处理。 YD/T XXXXXXXX 12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在 HSS 中已签约业务; c) 用户已经附着在 NB-IoT 网络,建立了默认承载,且处于 ECM-CONNECTED 状态。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在ECM-CONNECTED状态下有数据业务发起业务请求; 2) 指示只发一条的参数release assistance indication; 3) 收一条下行再释放;

48、 4) 发完之后定时器超时eNodeB释放。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数据业务发送成功; b)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6.1.2.3 控制面被叫数据业务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 6.1.2.3.1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控制面被叫数据业务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空闲态下行数据传输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当 UE在空闲态 MME 能正确处理网络下行数据传输。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在 HSS 中已签约业务; c) 用户已经附着在 NB-IoT 网络,建立了默认承载,且处于 ECM-IDLE 状态。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U

49、E在ECM-IDLE状态下能接收下行数据。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数据业务发送成功; b)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3.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控制面被叫数据业务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连接态下行数据传输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当 UE在连接态 MME 能正确处理网络下行数据传输。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在 HSS 中已签约业务; c) 用户已经附着在 NB-IoT 网络,建立了默认承载,且处于 ECM-CONNECTED 状态。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 1) UE在ECM-CONNEC

50、TED状态下能接收下行数据; 2) 在网络侧查询用户的信息。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a) 数据业务发送成功; b) 消息跟踪能够跟踪到相应的消息,流程正确。 6.1.2.4 IP 头压缩 测试编号:测试编号:6.1.2.4.1 YD/T XXXXXXXX 13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IP头压缩 测试分项测试分项:支持头压缩终端从 NB-IoT 发起附着请求,身份标识为 IMSI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验证 NB-IoT网络能够正确处理用户的 IMSI 附着。 预置预置条件:条件: a) 网络中各网元系统及操作维护台运行正常; b) 用户在 HSS 中已签约业务; c) 终端和 MME 支持 I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设备/水电安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