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的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在知识层面属于了解水平。活动建议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二、教材分析: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血管和心脏构成的。物质是通过血液运输的,血液流动的管道是血管,动力是心脏,本章依次介绍介绍血液、血管、心脏,以帮助学生建立血液循环的完整概念。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具备血液知识基础上,以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为突破口,重点探究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学情分析:我校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弱,进行分组实验时,两人一组,实验开展地扎实有效,学
2、生具备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在显微镜下进行活体观察时,缺乏描述分析现象的能力,需要教师逐步地培养。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尝试区分三种血管。2描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形成观察、分析及合作能力。4体验关爱实验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功能。教学难点:1不同的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五、教学策略:(一)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情境质疑法、
3、任务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分析与归纳法。2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微课教学(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实验材料准备:显微镜、金鱼、纱布、培养皿、载玻片、大烧杯、滴管。六、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运输业中有公路、铁路、空中航线承载货物的运输,同样在我们体内也有这样的运输线路,这些线路就是血管。据科学家统计人体内的血管有1000多亿条,如果把它们全部连在一起,可以绕地球两周半,这些血管大小、结构和功能相同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共同学习第二节课内容。学生猜测,教师不给予明确答案,引入新课。活动的设置,既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又激发学习兴趣。开
4、展实验,感知三种血管利用教材“想一想、议一议”内容引入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设置疑问,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1.明确实验目的、了解方法步骤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657页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材料以及方法步骤,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 为什么用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行不行?(2) 为什么要时常往纱布上滴加清水?(3) 怎样才能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更明确地进行实验。2.问题引领,实验操作(1)学生依据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实验。问题:通过观察你找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液流动速度一样吗?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它又汇集到什么血管中?(2)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5、,找到三种血管。避免学生观察时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能进一步思考、分析。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由感官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4.交流汇报(1)播放金鱼尾鳍血液流动视频,进一步认识并区分三种血管。(2)引导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记录进行汇报。归纳总结三种血管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7-59页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中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填写情况,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整合、提炼知识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思答疑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想一想、议一议”的问题,验证学生的推测是否
6、正确。完成“质疑猜测探究解疑”的自主学习过程。盘点收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了哪些知识。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巩固提升,拓展延伸(1)当堂巩固训练(分层)(2)组织学生课后调查与血管有关的疾病,了解如何保护血管。照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将课堂延伸到生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一、观察泥鳅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二、血管的种类、特点和功能血管分布结构特点血流速度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设计意图】体现本节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服务。巩固训练:1.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
7、换的场所在(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2.静脉瓣的作用是( )A.保护静脉血管壁B.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3.手背上的青筋是哪条血管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不能确定4.输液或抽血时,针刺入的是哪一种血管?为什么要在针刺入位置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5.中医“切脉”“切”的是哪条血管?6.课后调查与血管有关的疾病,了解如何保护血管。教学反思:我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打破了传统教师讲解归纳、学生记忆的模式,采用“质疑猜测探究解疑”的自主学习方法,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主,辅助教师的引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问题引领为线索,很
8、好落实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由于本节实验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实施这样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实验时间过长,会导致教学目标不能达成,为了将二者很好地有机结合,我通过实验方法的改进,重点强调,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遗忘的步骤,这样学生大概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实验。通过有效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直观感受到微观世界。问题的设置以文字形式强化学生任务的目标性,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更有效的进行教学。从而解决实验教学中最常见低效问题,不在深入思考分析,只停留在表面现象。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从而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能真正意识到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问题的设置,只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由于时间和教学条件的关系,进行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对光,另一人包裹金鱼,不能让每个学生经历完整实验过程,只是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以后的备课活动中,充分做好教学预设的环节,多从学生的角度着想,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